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忠县科协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农村科技服务活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认真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认真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村社开展“科技进村入户”、“科技三下乡”和“科技助推增收致富”等活动,广泛向全县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不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2007年以来,忠县科协通过专业协会不断加强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力度,共培训15516人次。特别是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科技活动周期间,由县科技部门牵头,组织各行业科技人员286人次,出动宣传车30车次,深入乡镇发放技术资料47种、97400份,接受农民科技咨询2237人次,赠送各种书籍7800余本,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种、养大户40多户,解决种、养技术难题60多个。忠县柑橘联合协会采取“送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等多种形式,选送8人到西南大学、中国柑橘研究所学习培训,聘请国内柑橘专家现场培训23场次,举办乡镇柑橘协会、专业合作社、果园业主、技术骨干及种植大户培训班12期,进村入园培训果农6万多人次,为全县柑橘产业发展培训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土专家”和种植能手。二是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及科普示范基地在农村科普示范中的积极作用,加速农业科技进步。2008年,“科普惠农兴村”项目──忠县柑橘联合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为先进专业协会。忠州镇养鸡大户周丽蓉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表彰为2009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忠县荣忠养殖基地和新立镇柑橘城2个农村科普惠农服务站。
2010年,科普惠农兴村项目 ──忠县皇华种子公司育种基地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审批为全国科普基地。2011年,忠县永辉蔬菜生产科普基地被市科协、财政局表彰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12年,忠县八斗台农业科普示范基地被市科协、市财政局评选为2012年市科普惠农助推农户增收计划项目全市1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之一。三是结合“三进三同”、“结穷亲”、“科技大下访”等活动开展科技帮扶。通过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宣传党的政策,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指导产业发展。四是围绕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经济能人中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2011年,忠县科协在县委党校举办的共9期村支书、主任、文书培训班上开设了《现代科技知识与气象科普知识》课,不断提高了村级干部的科技素质。(江建华 编辑:渝科)
(来源:重庆市科协供稿)
一是认真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认真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村社开展“科技进村入户”、“科技三下乡”和“科技助推增收致富”等活动,广泛向全县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不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2007年以来,忠县科协通过专业协会不断加强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力度,共培训15516人次。特别是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科技活动周期间,由县科技部门牵头,组织各行业科技人员286人次,出动宣传车30车次,深入乡镇发放技术资料47种、97400份,接受农民科技咨询2237人次,赠送各种书籍7800余本,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种、养大户40多户,解决种、养技术难题60多个。忠县柑橘联合协会采取“送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等多种形式,选送8人到西南大学、中国柑橘研究所学习培训,聘请国内柑橘专家现场培训23场次,举办乡镇柑橘协会、专业合作社、果园业主、技术骨干及种植大户培训班12期,进村入园培训果农6万多人次,为全县柑橘产业发展培训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土专家”和种植能手。二是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及科普示范基地在农村科普示范中的积极作用,加速农业科技进步。2008年,“科普惠农兴村”项目──忠县柑橘联合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为先进专业协会。忠州镇养鸡大户周丽蓉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表彰为2009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忠县荣忠养殖基地和新立镇柑橘城2个农村科普惠农服务站。
2010年,科普惠农兴村项目 ──忠县皇华种子公司育种基地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审批为全国科普基地。2011年,忠县永辉蔬菜生产科普基地被市科协、财政局表彰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12年,忠县八斗台农业科普示范基地被市科协、市财政局评选为2012年市科普惠农助推农户增收计划项目全市1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之一。三是结合“三进三同”、“结穷亲”、“科技大下访”等活动开展科技帮扶。通过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宣传党的政策,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指导产业发展。四是围绕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经济能人中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2011年,忠县科协在县委党校举办的共9期村支书、主任、文书培训班上开设了《现代科技知识与气象科普知识》课,不断提高了村级干部的科技素质。(江建华 编辑:渝科)
(来源:重庆市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