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眼科临床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研讨会会期更改
【摘 要】
:
【发表日期】
:
2004年40期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60岁.因偶然发现左眼眶下方肿物1年,视物弯曲3个月,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1.0,左眼为0.6;右眼外眼和眼前节无异常;左眼下睑轻度隆起,可扪及结节样肿物,可推动,深层可扪及硬性肿物,不可移动,有压痛,不光滑;眼球运动可,眼前节无异常;右眼黄斑区中心凹光反应消失,色素紊乱;左眼黄斑区视网膜下血性渗出;双眼眼压正常。
期刊
后部多形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posterior polymorphous corneal dystrophy,PPCD)早期无临床症状,多在眼部检查时偶然发现.常规裂隙灯检查时如不采用裂隙灯后部照明法仔细观察,常常漏诊.笔者于2012年1至9月共收治4例带状PPCD患者,报告如下.例1男性,8岁.因左眼红痒不适1周来宁夏眼科医院就诊.初诊诊断为“左眼结膜炎”,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滴眼.1周后复诊.体
期刊
目的 研究连续全遮盖治疗8 ~14岁学龄期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8 ~14岁的单纯屈光参差弱视儿童43例,采用连续全遮盖治疗3个月(遮盖日与非遮盖日比例为29∶1).运用ETDRS视力表和Optec 6500视功能检测仪测量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3个月后的视力和对比敏感度函数,通过视力和对比敏感度所衍生的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下面积(AULCSF)、峰值
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外伤学组主办,深圳市眼科医院承办,深圳市医师协会协办的第20届全国眼外伤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深圳市麒麟山庄会议中心(南山区西丽沁园路4599号)召开。
巨细胞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所引起的角膜内皮炎症反应.由于近年来在角膜内皮炎患者的房水中检测到了巨细胞病毒DNA,这一临床概念才被提出并逐渐受到关注.其发病机制不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角膜水肿、硬币状/线状角膜后沉积物,前房炎症轻,可伴有眼压升高.该病的诊断应在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眼部体征的基础上,通过PCR等技术检测患眼组织中的病原体来加以明确;但由于其临床表现
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与病理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传统病理学被注入了新的生机.眼科病理学领域的学术热点主要集中在糖尿病相关眼病、干眼症、AMD、眼部肿瘤等.结合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着重阐述我国眼病理学领域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