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萌指南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x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萌,近年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形容可爱美好之人(及动物,甚至非生物)。他们都带有baby的某些特征:大脑袋、大眼睛、柔弱的小身体,还具备baby的某些个性:淘气、好奇、天真、无助,都渴望他人的宠爱与呵护。在这个角色扮演的世界里,萌分两种:一种是真萌,一种叫卖萌。后者也叫“装可爱”。
  卖萌的历史和装13一样悠久,且同为全民健身运动。据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记载:“(安禄山过生日)后三日,召禄山入内,贵妃以绣绷子绷禄山,令内人以彩舆舁之,欢呼动地。玄宗使人问之,报云:‘贵妃与禄山作三日洗儿,洗了又绷禄山,是以欢笑。’玄宗就观之,大悦,因加赏赐贵妃洗儿金银钱物,极乐而罢。自是,宫中皆呼禄山为禄儿,不禁其出入……”遥想一大把年纪的“禄儿”躺在襁褓里,口中直唤杨二奶作妈妈,这萌卖得真是有点儿重口味。
  所以说卖萌也要讲萌品。萌品建立在萌类基础之上,在日本ACG学院体系里,有多达五十多种萌类(或曰“萌属性”),从病娇到傲娇,由伪娘到萝莉,只怕你想不到,不怕你没处萌。有心人可系统学习,根据自家底子来决定是走大和抚子系还是走电波系、天然系、元气系、小恶魔系……又或是无口系的路线。就连小沈阳那种乍听之下贱兮兮的娘娘腔,在卖萌学院派看来竟然也是经典的“口癖”翻版呢。初级萌基本靠外表扮天真出位。比如香港某位已过世的老年富女,当年就老爱扎着两根小辫儿,成天穿件迷你裙。又比如咱们内地某些青年女白领,手里捧着《圈子圈套》目露凶光,身上穿着成人版童装绷巨乳,出门再带上个Hello Kitty拉杆箱……这类初级萌杀伤力一般,萌品也还算好,对社会产生不了大的危害。微博表情爱用“囧”、“挖鼻屎”、“哼”、“黑线”的,也是初级萌的一种。中级萌靠口活就够。像“坏蛋”、“笨蛋”、“傻瓜”之类词汇,都是披着贬义词外衣的萌词。如果前面加个“小”字,比如“小坏蛋”、“小笨蛋”、“小傻瓜”……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调情了。此类常见语法还有:把“我”替换成“人家”,结尾再加个“啦”、“呢”等等。如果你突然听见穿Prada的女魔头在电话这头蹦出一句:“人家等你的合同很久了啦。”基本就可判定她是在对电话那头的猥琐男使用中等规模杀伤性萌器。轻易不要使用外国萌词,如果一个张江男或五道口男在微博上说“Bazinga”,只说明此人试图表现和谢尔顿一样的浓浓GEEK钙气,严重点说是萌品败坏。
  高级萌都掩藏得很深,外人都管他们的卖萌行为叫“赤子之心”。比如公知学小恶魔委屈地嚷嚷要退出微博,拙劣一点的还会学元气系穿小背心投篮。只是天长日久了,你会发现所谓“赤子之心”总是和空洞的承诺一样被批量贩卖。所以说高级萌骨子里都是扮萌猪吃老虎的狼。
  卖萌行为归根到底,体现的是对成人世界的某种绝望,这就和小孩老爱扮大人一样是种反向意淫。你以为你还可爱,说到底不过是买卖。
其他文献
关于教育有很多的真知灼见,有的沉淀在经典里,有的散落在网上,有的孕育并生长在一线名师的实践中。在信息泛滥的自媒体时代,人们得到的行业资讯更加容易,可是要想从海量的资讯中做个筛选,精准地把握有价值且与阅读者的生活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付诸有深度的阅读,则需要一份接地气、有高度的杂志。  从已经读到的几期来看,中国教育观察家——《精品》做到了。  在以往准备校长培训和校长后备培训的讲稿时,我习惯从《校
期刊
虽然我和《校长》杂志的交往有七八年时间,也许更长,虽然我对《校长》杂志和它的编辑长期以来一直有着某种深刻的认同,但是,当《校长》的编辑老师向我介绍《精品》杂志时,我还是有些主观地认为一本新办的杂志,取名《精品》未必名副其实吧。  我翻看了它的最新两期。首先我看到了它的征稿启事。那里有主办单位和办刊宗旨,作为一个由新华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专业期刊,它的追求是办成一个“教师精英读物”,“ 为教师提
期刊
这是农历丙申猴年的岁末,这其实是很平常的一天:北方的飘雪,南国的暖阳,还有来来往往人海茫茫,历史并不常常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让一切发生改变,只是在我们的心里,习惯找一个开始。 一元复始,时间从此有了某种仪式感般的壮丽,我们是媒体,总有表达的欲望,尤其在这个容易让人百感交集的节点。我们兴许会触摸年轮的粗粝质感,喟叹流金岁月丰美成熟;而今天,我们更愿意赞美初生,因为它是伊始,是祈盼,是借以无限的可能而抵御
期刊
贵为某中国教育权威报刊的总编辑助理李君被审判的新闻播出了,看了视频后让人不免感慨,尽管早就传其被拘,但还是不太相信这个事实。李君的下场让人感叹中国教育的复杂性,一名只教过三年书的教育记者近些年来在教育界呼风唤雨,充当领袖,引领教育改革,更是亲自确定理念、设计模式,大肆造神,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在笔者看来,这就是某些人利用媒体、公权的影响力,明为引领教育改革,暗行不法獲利之事实!这也是中国教育的可悲之
期刊
2016年冬月初,“2016年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颁奖暨综合学术活动”在江苏省海门中学举行,就是此等高端的学术盛宴上,来自中国教科院、江苏省教科院的专家和数百名全省与会代表品尝了一道绝美精神佳肴——《精品》杂志2016年第4期。  “中国教育观察家”一行字赫然位于杂志封面的最上端,是啊,一篇篇精雕细琢的妙文,字字珠玑,诸如“国学大师”梁启超的卷首语、教育学研究高地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建
期刊
过去五六年间,这是他惟一一次联系高中时最投契的那位朋友。如同许多校园至交毕业后渐行渐远的故事,金丹华与韩寒的人生交集基本只剩下怀旧了。  那次接受采访前,金丹华想起家中相册里夹着一张字条,特意找了出来。那是韩寒退学前给他的一段赠言,圆珠笔写的,字迹模糊但尚可辨认,就如同十多年前的记忆。金丹华被它带回到少年意气中,顿觉百感交集,“那是我最真诚的时候,坚定相信自己认为对的东西。”  一个多月后,韩寒在
期刊
2个“文化人”在一起聊天,一个小声说,一个大声讲。小声的极有可能是个医生,大声的那一位则十有八九就是教师了。不敢高声语是恐惊了病中人,必须大声讲是怕孩儿们听不见。  这就是所谓的职业习惯!  咦,说好的谈谈李玉贵老师,怎么讲起了段子?  是的,因为不好谈,又怕谈不好,所以就先扯开去,找找别的话题呗。  在讨论“李玉贵”现象之前,我想先从“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的杜郎口中学说起——其实早在杜郎口刚刚声
期刊
即便你现在想要享受人生,也应该养成储蓄的习惯,但不要像之前一样:可能尝试过几次,后来又半途而废了。  大部分人采用了错误的储蓄方法,把储蓄变成了一件苦差事。他们整月都勒紧腰带,这里抠一点,那里省一些,但一个月下来,依然所剩无几,而且还会出现突如其来的修缮费,或之前遗忘的账单。  或许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正常来说,你会付钱给别人,唯独不会付钱给自己。买面包时付钱给面包店老板;偿还利息时
期刊
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深水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迭起。教育传媒也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然而,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 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可就在当儿,刚创办不久的教育月刊《精品》的问世,却使我的眼前一亮,颇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无边光景一时新”之感。  其光景之一,就是《精品》办刊的理念“高大尚”。该刊以“传播全国教育领域的新思想、新理念,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服
期刊
余一鸣,南京外语学校教师,中国作协会员,省市作协理事。著有长中短小说书十本。在《人民文学》《收获》等发表小说逾百万字,获人民文学奖和两届江苏紫金山文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南京金陵文学奖,获《人民文学》和《小说选刊》、《创作与评论》年度奖,获《中篇小说选刊》和《北京文学》双年奖。小说数次进入中国小说排行榜, 被转载选载有六十多次。  自从郑板桥“难得糊涂”流行以来,“糊涂”在人们的口中改变了贬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