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模式应把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环节来设计、安排与实施,建立实际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践条件、实践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提升专业实力。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 实践教学体系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 on Improving Independent Institute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XU Hong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shang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00)
  Abstract 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s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rrangements, establish realistic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professional build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management of public utilities in the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conditions, problems of practice patterns, mak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to build the system, to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Key words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reflection
  實践教学是所有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必备的教学环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强的管理学分支学科,对实践教学环节要求较高。我们既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又须认真执行各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以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因而,构建一个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是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适应市场的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2009年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现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适时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首次招收了34 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通过几年的办学实践,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师生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构建了一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2012年取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本文将立足于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通过分析当前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困境,为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出一些尝试。
  1 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办五年来,一直执行创办初期制定的专业教学计划,即人才培养方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了若干问题。
  1.1 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比例不合理
  “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中,理解和体会课堂内学到的东西意义十分重大。如何在教学计划中合理体现实践教学,这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目前,本专业已建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实际上只有一门电子政务实验课在实验室上课,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在制订和修订教学计划时,需要对一些核心专业课程适当增加实验课时。比如管理信息系统、社区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等。
  1.2 集中实践环节相互分割
  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缺乏统一性和连贯性,相互割裂。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四项。为了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本专业先后建立了增城市荔城街光明村村委会、广州市香江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广东省佛冈县招商局等实习基地。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时,基本上全安排在这四个实习基地。按照教学计划,学年论文安排在第六学期,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教育部规定先要写学年论文,主要为以后写毕业论文积累经验。但是我们培养方案把学年论文时间仅安排一个学期,而且还是第六学期,第七学期就要开始写毕业论文,这么短时间的训练根本难以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往往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学生还不知道毕业论文该怎么写。所以必须重视学年论文的撰写,凡经过学年论文的写作训练,到写毕业论文时便驾轻就熟了。毕业实习时,由于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很多毕业生不是要参加招聘会,就是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加上还要毕业论文答辩,往往不得不频繁请假,根本就达不到实习的预期目的。最后,由于实习基地不能完全理解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往往随意指导敷衍学生实习,使得部分实习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实习的要求。
  1.3 课外实践重视不够
  关于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课外实践活动等实践,或多或少的表现得有些流于形式。因为没有安排课时进行社会调查、调研、研究和参观,也没有相应的指导老师,多数实践都表现得可有可无,难以保证效果。加上学生对实践环节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眼高手低,或因找工作或参加各种考试而耽误参加各种实践,使得实践不能落到实处。所有这些情况都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面临着许多困难。   1.4 实践教学师资弱
  目前本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大多是行政管理,专业性不强。且大多是应届毕业生直接走上讲台,几乎没有太多的关于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专业教师较为年轻、职称较低,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目前,从事专业实验课教学教师仅1人,实验课指导老师不足,难以有效应对学生的疑问。
  2 合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针对以上诸多问题,建立一个合理的、明确的和实践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实践的有效性,应重新区分各个实践环节,合理地安排以建立不同层次的实践。
  2.1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1)实验教学。首先,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使用多种方法来转换和更新实验室设备,提高其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可以利用经管专业实验室进行诸如办公自动化操作及办公软件应用等课程实践。其次实验室配套软件也要加大投入,以确保及时更新。如本专业的电子政务实验室,使用南京奥派电子政务系统已经好几年,其中个别实验已经过时,好几个实验步骤还基本类似,学生做完其中一个实验基本上已经没有兴趣再做下一个,配套软件的更新很有必要。此外,对于专业课程实践,比如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可以和经管专业联合建立一个模拟招聘场所,最大限度地优化学校的实验资源。
  (2)实习教学方面。首先,增加认知实习環节。本专业的实习教学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平时的社会实践课、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专业实习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建议在第一、二学期增加认知实习来弥补专业实习的不足。时间为期一周。可以将公共事业管理大致分为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和保障、社区等诸多方面,通过参观学习的方式来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让学生较快地了解公共事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和政策的演变过程。还可以结合一定的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由不同的专业教师带队,对行政服务中心、人才服务局、文化局等进行为期一周的认知实习。通过这一认知过程,让学生多看多听多问,切身体会公共事业管理的运行过程。
  其次,适当调整实习时间。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同时都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在此期间既要找工作又要准备论文答辩,不得不频繁向实习单位请假,从而影响实习效果。建议将毕业实习提前到第七学期,这样可以避开学生考研、找工作、准备论文答辩、考公务员等时间段,以提高毕业实习效果。
  再次,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点,尽量拓展和挖掘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可以分别和民企、社区、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合作。此外,充分利用院内丰富的管理资源,建立“校内公共管理实习基地”。把学生派遣到学院内各个行政管理部门,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参与管理,了解各行政管理部门的日常运作过程和办公要务。这样管理资源和教学资源的相互转换,既拓宽了实践教学渠道,又节省了实践教学成本,实现了双赢。
  最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管理细则》等规章文件,规范实习管理。为确保毕业实践实习工作,成立实践实习领导小组,由系主任担任实习带队教师,辅导员、教研室主任和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实践实习指导教师,确保实习教学质量。严格制定和执行实习及实践计划,确保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时间。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制定专业实习计划、毕业实习计划及社会实践计划。安排专业教师与实习单位负责人员组成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切实加强对学生毕业实习的过程控制与管理。采取实地巡视或不定期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随时监控学生是否在指定单位(岗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毕业实习,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处理。对每位学生每月检查次数不少于1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学生在实习阶段逐日填写实习工作日程,每周书写实习周记,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
  2.2 增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加强实践教学的关键是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师队伍。首先,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造就一批教学经验丰富、适应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其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专业教师到公共事业专业实习基地挂职锻炼,参与管理实践,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再次,定期聘请实习单位的领导和职员来校讲学,并担任实践教学的兼职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第四,增加实验室配备人员。可以利用学院实验管理中心人员适当兼任实验课指导老师,满足实验课教学。
  总之,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自觉学习动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赵宏斌,周伟.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74-276.
  [2] 崔长勇.完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途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63-165.
  [3] 范梅芝.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0(22):63-65.
  [4] 李承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11).
  [5] 卢岩,孙晓娜.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3).
其他文献
摘 要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27万,被称“更难就业季”。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高校创建创业特色基地的必要性、意义及现实存在的困难入手,从完善创业就业教育体系、加强社会支持、加强对学生创业团队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培训等方面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创业特色基地 创业教育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Necessity for College to Cre
摘 要 良好的沟通是个体发展人际关系的基础,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交流能力现状令人堪忧。本研究通过尝试对国内外3所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及交流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应该将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要素之一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并以核心课要求各专业区别对待,而人文、社科方面的交流能力培养则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 交流能力培养 专业培养计划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精神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扩大大学生的文化视野,锻炼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启发大学生的创造性,使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更美丽,更宽广、更深厚、更和谐。音乐审美活动本身就是能够使人获得愉悦和享受的活动,它与校园文化创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校园文化创意的发展来说,音乐教育为之提供了可靠的后盾,总而言之校园创意文化与音乐的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将围绕着这一话题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省地方大专院校的发展和就业趋势的转变,医学类专业的就业优势突显,这一方面促进了医专院校的发展,同时也对医专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探讨医专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内心,培养学生自信心,通过人性化管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班主任 班级管理 心得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tart from the Small Issu
摘 要 大学重视培养人才的办学宗旨,与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息息相关。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天道酬勤的理念,都深深扎根于教育之中。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大学诸多职能中的核心,其他职能必须也只能是围绕着教学展开。教学第一位的职能的位置永远不能动摇。  关键词 大学 职能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is always the First Function of 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