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评价是学校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设计的教学评价是吸引学生在每个阶段有序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根据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学校三个月的深入调查,以及对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的走访,同时研究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教学评价的目的、特点、方式及呈现形式等方面分析了澳大利亚初中科学多元化评价体系,旨在为改善国内初中科学教学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澳大利亚 初中科学 多元化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设计的教学评价是吸引学生在每个阶段有序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有效的教学评价还能指引学生按既定目标学习,并强化他们的学习成果。
改善学科教学,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改善其评价方式,但最难、阻力最大的也是改变评价方式。为了了解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教学评价体系,更新教育理念,拓展视野,笔者于2014年9月至12月,参加了宁波市教育局组织的“影子教师”项目,深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中学进行调查,走访了州教育部领导、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并研究了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发现,澳大利亚初中科学采用多元化评价,注重学习过程和专业发展趋势的评估,操作性强,值得我们借鉴。
一、多元化的评价目的
“Assessment for learning(评价是为了学习)” “Assessment as learning(评价是一种学习方式)” “Assessment of learning(评价是对学习的反馈)”是澳大利亚教学评价的三大支柱功能。正是多元化的评价目的,让教学评价在学科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1.评价是为了学习(Assessment for learning)
澳大利亚国家课程标准尤其强调,“评价是为了学习”是一个成功教学的最基本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修正下一步教学。教师还可以将评价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习效率。
2.评价是一种学习方式(Assessment as learning)
评价过程学习化是指将考试过程变成一种运用已有学习能力进行拓展性学习的过程。例如,教师经常把学生做项目当作一次测试。完成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它需要运用原有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构建新知识,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此外,评价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包含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学会测定自己的发展能力、提问能力和操作技能;学生利用自我评价和教师反馈,反思自己的学习,加深对知识的再理解,更加接近学习目标。
3.评价是对学习的反馈(Assessment of learning)
作为评价的最基本目的,它可以通过成绩帮助教师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或评价标准,为学生学业发展状况留下轨迹,同时为他们以后获取证书、毕业升学等留下必要的证据。
二、 多元化的评价特点
1.学校常规评价与国家教学质量监控并举
澳大利亚科学教学评价由两条主线构成。
一条为常规评价。学校制订年度评估计划后,教研组长将组织教师严格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订评价计划,包括每学期测评重点、测评内容、各块内容的分值、测试所用的试卷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评价标准,给出学生评价等级(A~E),这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业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分层教学的依据;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及时调整学习。
另一条是中学科学基础评价(ESSA)。ESSA是联邦政府委托专业评价机构,专门针对8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业成就水平进行的在线测试,旨在从国家层面监控全国科学教学质量状况。每年11月下旬,评价机构将向社会开放网站,公布测试纲要、主要内容,并给予一周左右的准备时间。测试当天,学生阅读所发资料,同时在线答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有排序、判断、简答等题型,另外还有三个大型论述题。内容均在大纲要求的各个知识点范围内,包括实验操作技能、生活技能以及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网站开放时间为两周左右。
不同于其他评估,这一考试有两大作用,一是提供学生在第四阶段(7~8年级)科学学业成绩的全面报告,并作为第五(9~10年级)、第六阶段(11~12年级)学习的起点,与12年级HSC考试成绩进行比对,评估学生在后续阶段的科学学业发展趋势。二是加强学生、教师和家长对科学的关注度,为参与国际科学PISA考试和TIMSS做好准备。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融合
形成性评价由美国哈佛大学斯克里芬(M.Scriven)提出,布卢姆(B.S.Bloom)将其引入教学领域。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与判断,它通过多种渠道,综合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评价,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估。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它用来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结论和判断。
澳大利亚科学教学十分重视学习过程,在一学年的四个学期中,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实验操作、课堂表现等均给予形成性评价,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时修正师生的教与学。但形成性评价作用不止于此,它们还将量化为分值保留下来,作为学生年度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九年级科学终结性评价为例(见表一)。
表一
将形成性评价融入终结性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一个相对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估。也正是这一评价形式,使澳大利亚高度自由、开放的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3.个体评价与群体表现相联系
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生的团队意识,反映在评价中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最终成绩与班级或学校学生的总体表现挂钩。以澳大利亚高考录取分数——HSC成绩的由来为例。HSC成绩由两部分组成:(1)HSC考试(类似于高考)分数,占50%;(2)学生的平时成绩,也占50%。二是而学生平时成绩则为教师给出的该学生平时分数乘以各校系数。学校系数由教育局根据各校学生整体学业质量给出,质量高,系数就高,反之亦然。这在初中科学里也有类似反映,各班科任教师给出成绩后,教研组长需要汇总年级成绩,根据班级学生在年级中的整体状况相应调整每个学生的分值,再记录到报告单中。
[关键词]澳大利亚 初中科学 多元化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设计的教学评价是吸引学生在每个阶段有序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有效的教学评价还能指引学生按既定目标学习,并强化他们的学习成果。
改善学科教学,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改善其评价方式,但最难、阻力最大的也是改变评价方式。为了了解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教学评价体系,更新教育理念,拓展视野,笔者于2014年9月至12月,参加了宁波市教育局组织的“影子教师”项目,深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中学进行调查,走访了州教育部领导、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并研究了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发现,澳大利亚初中科学采用多元化评价,注重学习过程和专业发展趋势的评估,操作性强,值得我们借鉴。
一、多元化的评价目的
“Assessment for learning(评价是为了学习)” “Assessment as learning(评价是一种学习方式)” “Assessment of learning(评价是对学习的反馈)”是澳大利亚教学评价的三大支柱功能。正是多元化的评价目的,让教学评价在学科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1.评价是为了学习(Assessment for learning)
澳大利亚国家课程标准尤其强调,“评价是为了学习”是一个成功教学的最基本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修正下一步教学。教师还可以将评价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习效率。
2.评价是一种学习方式(Assessment as learning)
评价过程学习化是指将考试过程变成一种运用已有学习能力进行拓展性学习的过程。例如,教师经常把学生做项目当作一次测试。完成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它需要运用原有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构建新知识,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此外,评价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包含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学会测定自己的发展能力、提问能力和操作技能;学生利用自我评价和教师反馈,反思自己的学习,加深对知识的再理解,更加接近学习目标。
3.评价是对学习的反馈(Assessment of learning)
作为评价的最基本目的,它可以通过成绩帮助教师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或评价标准,为学生学业发展状况留下轨迹,同时为他们以后获取证书、毕业升学等留下必要的证据。
二、 多元化的评价特点
1.学校常规评价与国家教学质量监控并举
澳大利亚科学教学评价由两条主线构成。
一条为常规评价。学校制订年度评估计划后,教研组长将组织教师严格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订评价计划,包括每学期测评重点、测评内容、各块内容的分值、测试所用的试卷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评价标准,给出学生评价等级(A~E),这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业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分层教学的依据;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及时调整学习。
另一条是中学科学基础评价(ESSA)。ESSA是联邦政府委托专业评价机构,专门针对8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业成就水平进行的在线测试,旨在从国家层面监控全国科学教学质量状况。每年11月下旬,评价机构将向社会开放网站,公布测试纲要、主要内容,并给予一周左右的准备时间。测试当天,学生阅读所发资料,同时在线答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有排序、判断、简答等题型,另外还有三个大型论述题。内容均在大纲要求的各个知识点范围内,包括实验操作技能、生活技能以及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网站开放时间为两周左右。
不同于其他评估,这一考试有两大作用,一是提供学生在第四阶段(7~8年级)科学学业成绩的全面报告,并作为第五(9~10年级)、第六阶段(11~12年级)学习的起点,与12年级HSC考试成绩进行比对,评估学生在后续阶段的科学学业发展趋势。二是加强学生、教师和家长对科学的关注度,为参与国际科学PISA考试和TIMSS做好准备。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融合
形成性评价由美国哈佛大学斯克里芬(M.Scriven)提出,布卢姆(B.S.Bloom)将其引入教学领域。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与判断,它通过多种渠道,综合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评价,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估。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它用来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结论和判断。
澳大利亚科学教学十分重视学习过程,在一学年的四个学期中,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实验操作、课堂表现等均给予形成性评价,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时修正师生的教与学。但形成性评价作用不止于此,它们还将量化为分值保留下来,作为学生年度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九年级科学终结性评价为例(见表一)。
表一
将形成性评价融入终结性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一个相对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估。也正是这一评价形式,使澳大利亚高度自由、开放的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3.个体评价与群体表现相联系
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生的团队意识,反映在评价中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最终成绩与班级或学校学生的总体表现挂钩。以澳大利亚高考录取分数——HSC成绩的由来为例。HSC成绩由两部分组成:(1)HSC考试(类似于高考)分数,占50%;(2)学生的平时成绩,也占50%。二是而学生平时成绩则为教师给出的该学生平时分数乘以各校系数。学校系数由教育局根据各校学生整体学业质量给出,质量高,系数就高,反之亦然。这在初中科学里也有类似反映,各班科任教师给出成绩后,教研组长需要汇总年级成绩,根据班级学生在年级中的整体状况相应调整每个学生的分值,再记录到报告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