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助推作用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ailz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它能够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且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那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能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教育软件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载体,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并逐渐展示了它的主要优势。
  一、激发兴趣,使之乐学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我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
  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形象、生动、直观而且动感性强等特点,适应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春》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春、夏、秋、冬四幅风景图,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表现春天的诗句,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像。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在有如亲临其境之中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激发动机,使之勤学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图文并茂的教学情景,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能促使学生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认知活动,主动探索知识,大大激发其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其主体积极性。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猴子摘桃”的程序来练习形近字来完成句子,让猴子从一棵写满了“关键字”(情、请、清、晴、蜻)的桃树上摘“桃子”完成句子。“猴子”根据需要,用鼠标拉动某一个词摘下桃子,放在句子中。当选择正确时,“桃子”就呆在句中,计算机屏幕上就出现了鲜花,发出热烈的掌声,并出现“你真聪明!”的字样,以此作为鼓励;若选择错误,该词马上返回树上,并出现一只油腔滑调的米老鼠和“你要加油!”
  这样,学生受到了鼓励,感受到了亲手摘桃的喜悦,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促进了参与的欲望,同时也促进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增强了学习动机,使他们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
  三、激发思维,使之活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景,巧设悬念,给学生留下一点问题,创设出一种信息差,促使他们在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中,产生强烈的参与需要与愿望,迸发出敢想、敢说、敢做的表现欲望,以饱满的学习情绪、积极的态度主动地、灵活地学习。同时教师利用学生好动好想的心理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标新立异。有效诱导和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想象、创作等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课前,教师首先播放一段“鲸”的录像。让学生的思维进入鲸的世界。接着提问: 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吗?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当学生理解了这些问题后,老师把学生分成四组,用自学的方式来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各组先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然后让学生以汇报的形式进行汇报。为了降低学生上网查询的难度, 教师课前设计了一个专题栏目, 把网上有关鲸的资料集中到这个专题网页中,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充分的信息。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 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 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探究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
  实践充分证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若能适时、适度、适当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精心筛选的声、像内容呈现于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语言实践机会,便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乐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之勤学;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之活学,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就体育与美学的意义、功能与依据、框架与运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体育与美学构建的具体设想,强调了美学与体育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体育与其它教育一样有明确目标,体育也是以培养人才为旨,其目的是全面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使之身心全面发展,配合德育、智育、美育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学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如何使学者养成良好的审
期刊
千百年来,衢州倍受儒风润泽,学风兴盛,人才辈出。衢州百姓多受儒学熏陶,崇善尚德,始终保持淳朴的民风和良好的道德水准,此风传承千年而不衰。孔氏南宗对中国江南地区的思想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课改前线的一员,我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的课堂是为学生而设计的。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又是课改的关键。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心,都有智慧点,都有闪光点,如何才能发掘出来,利用到课堂教学中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需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一、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和鼓励  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是生物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理念,然
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优势明显,用它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化静为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这些现代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同时,还促进了教材观念、教学思想的变革。引发了新理念、新课堂、新数学、新方法的思考与探索。我根据自己几年来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从以下几方面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
基层党务工作的特点:一是直接面对群众;二是总是与具体业务工作联系在一起;三是比较琐碎;四是承上启下。我们必须对这些特点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并采取恰当的措施予以应对、解
摘 要: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出现一种“课能听懂,题不会解”的普遍现象,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在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的具体对策,切实帮助学生听懂与学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学习 原因分析 对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
本文采用限元工具建立实际水平井眼弹塑性模型,结合有效塑性应变准则,在某气田原地地应力及岩石强度参数的基础之上,研究了酸化前后井壁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地层压力衰竭后井壁
在杭州举行rn12月13日,浙江展览馆里人头攒动,由杂志社联合浙江省漫画家协会、中共路桥区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隆重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为展览题词.
信息经济作为“新概念”,越来越为民众所知,成为当前热点话题.而信息经济作为新产业,也越来越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信息经济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有的将其理解为互联网,有的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