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台台办期刊一般是由电视台内部主办,它以展现电视台形象为主要目的,以提升电视台形象为主要宗旨,以电视和电视台相关资料为主要内容。鉴于此,电视台台办期刊很容易被认为是电视台的附属品,是依托电视台而生存的。笔者认为恰恰相反,台办期刊对电视台的形象塑造起着相当大的推动作用,电视台通过台办期刊以纸媒形式向外界展示着电视台的形象,台办期刊是电视台的纸媒形象代言人。
电视台台办期刊是电视台的窗口
电视媒体以它独特的媒体特性征服了广大的受众,电视在受众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信息提供者和重要的学习娱乐工具。然而电视的信息传播方向是单一的,受众只是在接受信息,只是拥有选择电视频道的权利,对电视节目背后的信息并不了解。电视台台办期刊上经常刊登的电视节目制作背后的故事,这些信息观众在屏幕前不常看到,可以满足受众对电视台的好奇心,也无形中拉近了电视台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比如,河南电视台台办期刊《首播》2007年第2期刊登的两篇文章:《快乐七天3频道谈古论今笑笑笑》和《笑过年“关”——经济生活频道春节特别节目〈快乐七天3频道〉主持杂想》,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工作人员,他们从自己的视角来剖析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总结节目创作的得失、表达主持节目的心得,并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快乐七天3频道节目的现场照片。通过《首播》这样的台办期刊,他们从纸质媒体中看到自己喜欢的主持人的文章,看到制作自己喜爱的节目的幕后人员的照片,看到电视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一方面使受众更客观地了解电视台的工作场景,拉近了受众与电视台的距离;另一方面向受众展示了电视台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状态、环境设施和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对外宣传电视台形象上起到了很好的正面作用。
电视台台办期刊是电视人的论坛
由于电视行业的专业性较强,而与电视理论相关的专业性期刊数量相当少,普通期刊不能为从事电视行业的专业人员提供足够的理论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空间,台办期刊的出现刚好为电视人提供了在纸媒中表达自己声音的论坛。电视专业人员将从工作实践中得来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巧发表在期刊上,可以促进行业内专业知识的相互交流,掌握行业最新的学术动态,了解国内外前沿技术,这些又为电视台提高节目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最实用有效的参考。
此外,电视台台办期刊的内容也反映出其办刊水平和电视台对行业理论知识的研究成果和重视程度,台办期刊的作者构成同样是反映出期刊质量和品位的指标。因此,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是稿源充足、提高刊物质量和品位的保障。期刊编辑根据期刊发展的需求,确定了一个好的选题,只有找到了合适的作者,写出了高质量的文章,期刊的质量和品位才能实现,编辑部的前期工作,包括市场调查、读者分析,栏目选题的确定等劳动才不会付诸东流。虽然发表的文章需要编辑的修改加工,但不可否认,文章的整体思路、风格、笔调等都是作者所独有的,也正是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文章才构成了期刊的特色,吸引了读者。
电视台台办期刊是纸质媒体与电视媒体的另类融合
纸质媒体历史久远,在人类传播史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也为人类的信息传播和文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在电视台台办期刊中,电视媒体成为了纸质媒体的“信息提供者”,这一特殊现象也许只有在电视台台办期刊中才可以表现得如此突出。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还是由于纸质媒体自身的优势,纸质媒体的权威性增强了电视台刊登政策类信息的权威性,纸质媒体的信息存储持久性延长了电视媒体信息存在的时间,增强了信息的持久性,很好地弥补了电视媒体所传信息转瞬即逝的弊端。由此可以看出,电视台台办期刊中纸质媒体与电视媒体融合的现象是两个媒体之间的一种优势互补。
特色是电视台台办期刊的生命线
邹韬奋先生曾说过:“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特色是期刊区别于其他期刊的特征,是期刊持续发展的内因和动因,也是期刊创建品牌在受众心目中形成品牌认知度的基础。由于电视台台办期刊同电视台紧密相连的办刊背景,其“特色”就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台办期刊与非台办期刊相比,电视台主办的性质就是与其他期刊的不同之处,这一特色就决定了台办期刊在办刊宗旨、内容选择、读者对象、作者分布上都与其他期刊有所区别。其二是指台办期刊与同类期刊相比,不同的台办期刊由于其主办电视台特色定位的不同,与之对应的台办期刊特色定位也各有千秋。因此,办好电视台台办期刊,应该从期刊的背景出发,紧密联系电视台的定位特色,更好地发挥台办期刊对电视台新近政策、动向和信息的宣传、解释、强调作用;办好电视台台办期刊还应从电视台的受众对象考虑,在期刊内增加互动性较强的栏目,增强受众对期刊的依赖度和信任度,从而通过科学的栏目设置,提升受众对期刊的品牌认知度,为电视台在纸质媒体中建立自己的品牌。
电视台台办期刊以其独特的创刊背景和办刊环境,在中国数量繁多的期刊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但是,由于电视台台办期刊发展时间较短,该类期刊尚无完整的办刊理论体系,因此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随着电视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台办期刊必然会成为电视台的理论阵地,该类期刊的发展也会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邹韬奋:《韬奋文集(卷二)》,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
3.祝林浩:《学术期刊作者群的组建》,《岭南学刊》,2006(4)。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
编校:张红玲
电视台台办期刊是电视台的窗口
电视媒体以它独特的媒体特性征服了广大的受众,电视在受众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信息提供者和重要的学习娱乐工具。然而电视的信息传播方向是单一的,受众只是在接受信息,只是拥有选择电视频道的权利,对电视节目背后的信息并不了解。电视台台办期刊上经常刊登的电视节目制作背后的故事,这些信息观众在屏幕前不常看到,可以满足受众对电视台的好奇心,也无形中拉近了电视台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比如,河南电视台台办期刊《首播》2007年第2期刊登的两篇文章:《快乐七天3频道谈古论今笑笑笑》和《笑过年“关”——经济生活频道春节特别节目〈快乐七天3频道〉主持杂想》,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工作人员,他们从自己的视角来剖析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总结节目创作的得失、表达主持节目的心得,并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快乐七天3频道节目的现场照片。通过《首播》这样的台办期刊,他们从纸质媒体中看到自己喜欢的主持人的文章,看到制作自己喜爱的节目的幕后人员的照片,看到电视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一方面使受众更客观地了解电视台的工作场景,拉近了受众与电视台的距离;另一方面向受众展示了电视台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状态、环境设施和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对外宣传电视台形象上起到了很好的正面作用。
电视台台办期刊是电视人的论坛
由于电视行业的专业性较强,而与电视理论相关的专业性期刊数量相当少,普通期刊不能为从事电视行业的专业人员提供足够的理论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空间,台办期刊的出现刚好为电视人提供了在纸媒中表达自己声音的论坛。电视专业人员将从工作实践中得来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巧发表在期刊上,可以促进行业内专业知识的相互交流,掌握行业最新的学术动态,了解国内外前沿技术,这些又为电视台提高节目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最实用有效的参考。
此外,电视台台办期刊的内容也反映出其办刊水平和电视台对行业理论知识的研究成果和重视程度,台办期刊的作者构成同样是反映出期刊质量和品位的指标。因此,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是稿源充足、提高刊物质量和品位的保障。期刊编辑根据期刊发展的需求,确定了一个好的选题,只有找到了合适的作者,写出了高质量的文章,期刊的质量和品位才能实现,编辑部的前期工作,包括市场调查、读者分析,栏目选题的确定等劳动才不会付诸东流。虽然发表的文章需要编辑的修改加工,但不可否认,文章的整体思路、风格、笔调等都是作者所独有的,也正是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文章才构成了期刊的特色,吸引了读者。
电视台台办期刊是纸质媒体与电视媒体的另类融合
纸质媒体历史久远,在人类传播史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也为人类的信息传播和文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在电视台台办期刊中,电视媒体成为了纸质媒体的“信息提供者”,这一特殊现象也许只有在电视台台办期刊中才可以表现得如此突出。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还是由于纸质媒体自身的优势,纸质媒体的权威性增强了电视台刊登政策类信息的权威性,纸质媒体的信息存储持久性延长了电视媒体信息存在的时间,增强了信息的持久性,很好地弥补了电视媒体所传信息转瞬即逝的弊端。由此可以看出,电视台台办期刊中纸质媒体与电视媒体融合的现象是两个媒体之间的一种优势互补。
特色是电视台台办期刊的生命线
邹韬奋先生曾说过:“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特色是期刊区别于其他期刊的特征,是期刊持续发展的内因和动因,也是期刊创建品牌在受众心目中形成品牌认知度的基础。由于电视台台办期刊同电视台紧密相连的办刊背景,其“特色”就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台办期刊与非台办期刊相比,电视台主办的性质就是与其他期刊的不同之处,这一特色就决定了台办期刊在办刊宗旨、内容选择、读者对象、作者分布上都与其他期刊有所区别。其二是指台办期刊与同类期刊相比,不同的台办期刊由于其主办电视台特色定位的不同,与之对应的台办期刊特色定位也各有千秋。因此,办好电视台台办期刊,应该从期刊的背景出发,紧密联系电视台的定位特色,更好地发挥台办期刊对电视台新近政策、动向和信息的宣传、解释、强调作用;办好电视台台办期刊还应从电视台的受众对象考虑,在期刊内增加互动性较强的栏目,增强受众对期刊的依赖度和信任度,从而通过科学的栏目设置,提升受众对期刊的品牌认知度,为电视台在纸质媒体中建立自己的品牌。
电视台台办期刊以其独特的创刊背景和办刊环境,在中国数量繁多的期刊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但是,由于电视台台办期刊发展时间较短,该类期刊尚无完整的办刊理论体系,因此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随着电视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台办期刊必然会成为电视台的理论阵地,该类期刊的发展也会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邹韬奋:《韬奋文集(卷二)》,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
3.祝林浩:《学术期刊作者群的组建》,《岭南学刊》,2006(4)。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