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人们现在逐渐开始重视心理健康,它在健康中的地位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在某种程度上将成为人类健康的“核心”。世界卫生组织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命具有活力,潜能得到开发,价值得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同时提出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志: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有幸福感;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高效率地生活。
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呈上升趋势,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会干扰大学生的正常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应引起足够重视。根据高职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笔者认为其心理健康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 认识能力正常
认识能力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高职生胜任学习任务、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心理保证,主要表现在: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能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学习中能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自己的情操,全面发展自己;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锐、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大学生应根据社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确定目标,使确立的目标既有可能实现,又具有激励作用。
2 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人体对外界刺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一种态度体验,对人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高职生情绪稳定应该表现在:能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心境;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遇到挫折时,情绪反应适度并能泰然处之。能够认识到“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平静地接纳现实。愤怒时应注意分寸及方式、方法:言论对事不对人;不要涉及他人的家庭、种族、社会地位、外貌;不要限制别人发火,当你发火时,对方有回敬的权利;敢于为自己过火的言行向对方道歉;发火前,要找到对方过错的确凿证据;让别人知道你为什么生气;不要把事情做绝,在冷静下来之后,可以重新考虑,做出让步。另外还要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会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他人,并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社会生活之中。
3 意志健全
意志健全主要体现在行动上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它是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与调节其行动,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高职生的意志健全应该表现在:在各项活动中具有坚韧性、果断性、独立性和较高的自制力;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坚定的信念和自觉的行动;能克服不良的习惯与欲望,抵御不正当诱惑;有充分的自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人格统一
人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性,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精神面貌能够完善和谐地表现出来就是人格统一,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高职生人格统一的表现应该是:能统一自己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与气质、性格、能力,和谐发展;自我意识正确,不产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表里如一;能够抵制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等人格分裂的不良倾向,更不能出现双重人格与多重人格;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自信、乐观,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自尊自爱,自我肯定而不是自轻自贱;自主、自强、自律,能促进自我全面发展与完善。
5 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正常运行的润滑剂,是个人心情舒畅的兴奋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人际关系和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敢于交往、乐于交往、善于交往;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有着广泛而稳定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人际冲突,化解矛盾,处理好竞争与互助的关系;在交往中能用真诚、宽容、理解、信任的态度与人相处;能理智地接受爱和给予爱。
6 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社会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在社会环境改变时,面对现实,对环境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主动调整自我以积极地适应环境;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不断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及态度,使自己的理想、目标、行为和社会协调一致;当社会环境出现负面变化时,不是被动消极地去适应,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影响周围的环境,保持头脑清醒,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每个高职生都应努力追求心理健康的最高境界,不断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
(作者单位:冀中职业学院)
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呈上升趋势,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会干扰大学生的正常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应引起足够重视。根据高职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笔者认为其心理健康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 认识能力正常
认识能力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高职生胜任学习任务、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心理保证,主要表现在: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能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学习中能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自己的情操,全面发展自己;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锐、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大学生应根据社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确定目标,使确立的目标既有可能实现,又具有激励作用。
2 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人体对外界刺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一种态度体验,对人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高职生情绪稳定应该表现在:能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心境;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遇到挫折时,情绪反应适度并能泰然处之。能够认识到“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平静地接纳现实。愤怒时应注意分寸及方式、方法:言论对事不对人;不要涉及他人的家庭、种族、社会地位、外貌;不要限制别人发火,当你发火时,对方有回敬的权利;敢于为自己过火的言行向对方道歉;发火前,要找到对方过错的确凿证据;让别人知道你为什么生气;不要把事情做绝,在冷静下来之后,可以重新考虑,做出让步。另外还要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会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他人,并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社会生活之中。
3 意志健全
意志健全主要体现在行动上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它是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与调节其行动,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高职生的意志健全应该表现在:在各项活动中具有坚韧性、果断性、独立性和较高的自制力;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坚定的信念和自觉的行动;能克服不良的习惯与欲望,抵御不正当诱惑;有充分的自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人格统一
人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性,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精神面貌能够完善和谐地表现出来就是人格统一,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高职生人格统一的表现应该是:能统一自己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与气质、性格、能力,和谐发展;自我意识正确,不产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表里如一;能够抵制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等人格分裂的不良倾向,更不能出现双重人格与多重人格;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自信、乐观,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自尊自爱,自我肯定而不是自轻自贱;自主、自强、自律,能促进自我全面发展与完善。
5 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正常运行的润滑剂,是个人心情舒畅的兴奋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人际关系和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敢于交往、乐于交往、善于交往;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有着广泛而稳定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人际冲突,化解矛盾,处理好竞争与互助的关系;在交往中能用真诚、宽容、理解、信任的态度与人相处;能理智地接受爱和给予爱。
6 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社会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在社会环境改变时,面对现实,对环境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主动调整自我以积极地适应环境;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不断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及态度,使自己的理想、目标、行为和社会协调一致;当社会环境出现负面变化时,不是被动消极地去适应,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影响周围的环境,保持头脑清醒,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每个高职生都应努力追求心理健康的最高境界,不断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
(作者单位:冀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