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oy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世界发达经济体普遍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时,中国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更偏爱于货币供应量。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探究中央银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原因。本文首先从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等标准分析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最为中介目标的优劣性,接着从当今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两者的适用性,并从中国的具体经济情况说明二者的差异性。最后得出在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下,我们仍适应于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关键词】货币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一、作为中介目标的标准
  鉴于货币政策工具本身并不能作用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它既不能直接拉动经济,也不用直接抑制通胀,而只能通过影响一些中间变量,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消费、投资、供给、需求等变量作用于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选择适当的中介目标来反映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作为中介目标,必须满足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一)可测性
  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每月对外公布的可以衡量的量,通过和前几个月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化。利率虽然也是由银行每天对外公布的,但是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并不能反映中国真实的利率水平,目前银行外的借贷占市场总借贷的比例不断上升,且一些民间借贷缺乏政府的监管,利率高涨,这使得真实的利率水平难以衡量。
  (二)可控性
  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来决定的量。由于中国商业银行获取资金来源的渠道有限,且主要靠吸收居民存款来获得可运用的资金,这样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直接减少商业银行的可放贷金额,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量。对于利率,可以通过监管部门确定基准利率和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的上调幅度,但是没办法控制银行体系外的借贷利率,而这部分利率恰恰是需要控制的,因为它们对货币政策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
  (三)相关性
  货币作为购买的手段,货币供应量直接构成社会的总需求,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化和通胀程度的变化息息相关。利率作为获得资金的成本,在中国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并不明显,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低,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仍然低于通货膨胀率,这就导致了提高利率不能带来储蓄存款的增长,即不能减少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利率对投资的调节受制于投资回报率水平的高低,目前,中国的投资回报率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这就意味着即使调高利率,可能也不能减少投资额。这样,利率无法通过消费和投资这两大支出对社会的总需求产生影响,故不能对抑制通胀产生明显的效果。
  二、金融市场的现状
  货币政策工具必须通过金融市场作用于中间变量,再通过中间变量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对中介目标的选择相当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从政策工具到中介目标的传递效果,一般来说,金融市场越发达的国家越愿意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相反,金融市场发展较弱的国家愿意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而我国由于金融市场化程度低,创新能力弱,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一)金融市场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市场化程度仍较低,各种指标不能真实的反映市场的真实状态,利率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年,我们一方面面对着居民储蓄存款的下降,一方面面对着中小企业融资难进而转向民间借贷的现状,从最简单的供求理论进行分析,就知道货币资金这种商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理应提高基准利率水平,但是中国的加息却往往显得缥缈无力,这说明了货币资金的定价出现了明显的失衡。之所以出现上述这种现象,源于中国的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即利率不能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必须受制于有关管理当局的限制,因此决定了利率不能作为中介指标。
  (二)金融创新程度低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金融创新程度低。随着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金融市场并没有对此做出反应,既没有开发出新的金融工具代替货币及货币等价物的流通来隐形增加货币供应量,也没有研究出新的金融策略来加速货币的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货币的供应量,结果造成了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的持续下滑,直接造成了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的降低,物价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可见,由于金融创新的欠缺,使中央银行能够有效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并最终影响政策目标的效果。
  三、中国的经济特殊性
  任何一项政策的选择都要考虑到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冲击,中介目标的选择也受制于此。如为控制通胀,中央银行紧缩银根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既可以通过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减少货币供应量,也可以提高利率。具体选择那种中介目标,要考虑中国特殊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经济形势。
  (一)对出口的冲击
  根据凯恩斯的需求理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为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中国由于内需不足,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中国近年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但中国出口的产品科技含量水平低,出口企业规模小,主要靠低廉的产品价格来争取市场。而如果提高利率,则直接影响出口企业的融资成本,成本上升,必然造成其产品价格的提升,这对拉动中国的出口是不利的。此外,由于当今美国经济还未从金融危机中完全复苏,欧洲面临债务危机,日本遭受大地震的冲击,面临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低迷、需求下降,中国的出口面临严峻的形势,中国政府不允许再通过提高利率来打击中国的出口,相反,货币供应量对此的影响就显得较为间接。
  (二)对抑制通胀的效果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的利率水平对全球资本的流动产生重要影响。在全球流动性过剩,利率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如果选择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胀,那么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利率差异就会导致外国资本的内流,从而增加外汇占款,削弱抑制通胀的效果。与此同时,如果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调节的量,则可以有效的降低需求,控制物价。由于利率的调整对经济的冲击性大,对政策的效果进行削弱,那就不能大幅度的调节利率来抑制通胀。
  四、中介目标的最终选择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是从评价中介目标的基本标准看,还是考虑到当今中国的金融市场环境和特殊的经济状况,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都具有优异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就不用考虑利率,实际上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是息息相关的,只是由于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无法将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同时进行控制,即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不能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参考文献
  [1]范立夫著.金融创新下的货币政策[M].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06.
  [2]黄安仲著.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M].北京市: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09.
  [3]于辉著.中国货币政策效率分析[M].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08.
  [4]钟海英.试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商,2013(22):184—185.
  作者简介:王莹莹(1992-),女,汉族,吉林东辽人,就读于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
其他文献
In recent months,the number of terrorist attacks in Russia has soared.Moscow and the North Caucasus republics of Dagestan and Ingushetia have all been targets
期刊
飞行学生是民航业的生力军,培养飞行学生法制精神和理念,以法制促进民航安全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现在飞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指出了现在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
The 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SASAC),which supervises and manages asset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SOEs)under the supervisi
期刊
【摘要】当今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条件下,中国保险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其依然维持朝阳行业的本色,增长速度不但快于GDP,也快于国外同行,但近两年保险业的增长速度确实明显有所放缓,但无法影响我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 寿险市场 现状分析  一、中国人身保险市场发展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身保险市场保费收入迅速增长,1989年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为19.6亿元,201
随着新时期网络发展,高职院校思政教学面临许多的挑战和新状况,但长久以来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还是秉承传统的讲教模式.新时期的网络给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也
独立院校作为高校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做好党建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传媒系基层党支部建设为例,以《建立红色党建1+1+1,引领立德树人新风尚》“立
目的:了解护患双方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差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量表中文版对我院的96例患者和98名护士样本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