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案例教学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ong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就业指导课中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并已被实践证明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和利用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就业指导课应是一门帮助学生获得有关职业、择业、就业与创业知识、技能以及经验,促进学生选择、获得并准备从事一项与个体匹配的职业并力求获得职业生涯成功的课程。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体现在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分中,更是体现在学生求职就业时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展示中。将案例教学引入就业指导课已成为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手段。
  二、典型案例库建设的必要性
  1.提升就业指导课案例教学有效性和系统性
  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的案例教学十分重视,但是在案例收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工作显得相对滞后。缺乏有效性和系统性,使得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性有所欠缺。实际上,简单的举例或者引用数据,是无法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和效果的,更难以做出就业指导课所要求的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由此可见,典型案例是案例教学得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条件。典型案例库的建设,能提升就业指导课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案例教学内在要求。
  2.保证就业指导课案例教学科学性和规范性
  典型案例库建设的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备课,规范教学的过程。典型案例从选择、编辑、引用、评价,在于学生课堂互动中,发挥着启示、引导的作用。只有优质的案例才能体现就业指导课的科学性,才能收到学生的认可和参与。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对案例中的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思想和认识,通过这些活动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典型案例库的建设,能较大程度上树立科学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观念,规范就业指导课课程教学过程。
  3.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对典型案例进行思考、分析、研究和讨论,发现问题,做出判断;找出其中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措施。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扩展了所学知识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的应用范围。典型案例的建设,一定要贴近学生现实需求。通过学生参加讨论和分析自身关心的问题,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就获得了在短期内接触、处理各种各样问题的实践机会,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三、典型案例库的建设
  1.典型案例的特点
  (1)指导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课程的指导思想,将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均没有定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正确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准确设计人生定位,把握机遇,使得他们能终身受益。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情景再现与角色体验,能引起大家对课堂教学中某种导向性的问题的关注,并能促使这些思想问题的解决,而不能局限于个别情景或者特殊问题。
  (2)实践性。典型案例的选择应是真实可靠的,这就为在课堂上接受书面知识的学生提供一次宝贵的实践机会。因此,实践性也是在选择典型案例时需要把握的重要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以主体的角色出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体验实践过程。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以及教师总结和点评,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案。典型案例的实践性,体现了就业指导的案例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效弥补了学生实践经验的欠缺。
  (3)针对性。典型案例库建设应是在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相对熟悉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要掌握大学生就业的基本规律以及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实际需求,要做到对症下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理论脱离实际。同时,要注意把握本校学生或者授课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如,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需求不同、不同年级的学生目标不同等。因此,在典型案例选择的时候要特别思考,“这些学生需要什么”“这个案例能达到什么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典型案例的针对性,并取得实效。
  (4)启发性。案例之所以能称之为典型,必然有引发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因此,典型案例的启发性也应是重要特点之一。典型案例能记忆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发学生对整个职业生涯的考量,更能启迪学生对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典型案例本身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存在,切忌成为学生死记硬背的“标准答案”。通过典型案例的研究和讨论,能够拓宽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典型案例库建设原则
  (1)“分层分类”原则。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就业由原来“统分统招”的模式过渡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就业指导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帮助掌握求职技巧,设计职业生涯,为将来的发展与成才打下基础。典型案例库建设作为就业指导课案例教学的基础,应把握分层次、分类别的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分析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年级、专业、目标、需求等方面进行区分,并配套选择相应的案例,进行“分层分类”的案例库的建设,保证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2)“求真求实”原则。典型案例库的建设,要求从社会现实出发、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本着真实、有效的原则开展。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保证这些典型案例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启发性。同时,在运用案例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择业教育。本着事实就是的原则,了解不同授课对象的发展规律来建设典型案例库,提高案例教学的实效性。案例库的建设,是为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更为直接更为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对典型案例的建设应该是动态的,紧跟就业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并且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案例内容。
  (3)“共建共享”原则。案例的来源对于案例库的建设至关重要,把握共建共享原则,是指将案例库建设要与老师教育研究结合,要与学生实践活动结合,要与校友资源结合。在共同建设的基础上,共享优质资源和典型案例,提高就业指导课案例教学的实效。首先,典型案例库的建设不是短期突击的,是任课老师平时积累的结果。如关注与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视频资料。其次,通过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典型案例的收集。最后,通过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收集典型案例,如本校的优秀毕业生的事迹编成案例,建立案例教学库。   四、典型案例库的应用
  1.案例学习与讨论
  案例学习与讨论,主要围绕大学生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这个问题。老师应该做到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相对独立地分析案例、发现问题、多方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但这种答案又不是单一的。通常是先由一位准备得比较充分的同学代表自己或小组进行发言,然后由其他同学或小组针对于这个发言提出补充意见或反对意见。对于同一个案例,每个学生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剥去案例中非本质的细节,揭示其内部特征以及案例与教育理论之间的必然联系。
  2.案例点评与分析
  在学生学习和讨论案例之后,由老师对案例进行点评。包括案例的成功就业的原因、影响就业的因素和值得借鉴的地方。主要是起到互动和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案例内化为就业资源、就业动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能安全就业、积极就业、顺利就业。案例教学虽然是由老师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但并不追求统一的答案,也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思考、探索,建立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课堂评估与反馈
  在就业指导课授课中,可以结合案例教学将学生讨论案例的表现与其课程考核成绩挂钩。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讨论中只是应付,不积极思考,发言不认真等情况的发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就业指导案例教学中来,成为就业指导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同时,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或者课间交流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情况,并对学生在上一阶段的表现做出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案例的应用做出客观的总结和必要的调整。
  五、结语
  案例教学方法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法,给就业指导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结果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而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记忆的内容达65%。案例分析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并用理论分析来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获得的收获会很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相对更深刻。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思维活动,获得知识更牢固、更深刻、更清晰。将案例教学运用于就业指导课程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典型案例库的建设和应用,就是此问题的回答和实践,但仍需要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曹长德.教育学案例教学\[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3.
  \[2\]罗群.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构想\[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13-15.
  \[3\]吴云鹏.教育学综合案例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
  \[4\]崔树军.职业生涯规划案例教学方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28.
其他文献
重庆市沙坪坝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以下简称区青辅协)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曾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创造了辉煌,被人们称为“沙老大”。1997年我调到区教师进修学院任学科教研员,同时接受区教委和区科协的重托,兼任区青辅协秘书长。当时,由于人员退休调动和经费紧张等种种原因,区青辅协的活动几乎处于停盘状态,面对这样的窘迫境况,为了文化大区响当当的称号,我带领科技辅导员们通过几年的努力学习、潜心修炼
[摘要]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我国现阶段人文社会和艺术领域已经被公认取得了创造性成就的高创造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群体被试深度访谈获得的文本资料进行质性化的深入分析,发现时代特征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在创造性人才成长的道路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这些个体获得创造力得以发挥的关键影响事件。  [关键词]质性研究 创造者 关键事件 社会    创造力研究发展100多年以来,研究的内容经历了一个从单
【摘要】 初中生尚且没有形成完善的抽象思维,如果缺乏对知识点的牢固把握,在解题过程中就容易受到主观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影响,出现解题错误。而现阶段,很多教师和学生在对易错题进行整理时,采用的是传统错题本的方法,缺乏数据统计分析,无法对相应的资源进行合理使用。本文从大数据的角度,对初中数学易错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大数据 初中数学
凭唱歌出道时,黄雅莉不过16岁,一夜走红;唱火《蝴蝶泉边》时,黄雅莉也只有18岁,家喻户晓;2020年3月出现在《我家那闺女》这档综艺里时,黄雅莉已经31岁,身份与“歌手”相去甚远。观众无不怅然感叹:高开低走,十年沉寂,和同期的李宇春、张靓颖等人比起来,“不务正业”的黄雅莉,混得真不如意。然而,黄雅莉以诗情画意、情趣满满的家“山田心”告诉世人,虽然她现在很少有机会唱歌,但一直都在认真生活,她想要做
清代武举一改宋明两代重文轻武的趋向,在考试制度沿袭明代的基础上,将录用标准逐步恢复到注重武艺的本质上。  最初是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顺治时定为策二篇、论二篇。康熙年间改为策一篇、论二篇。到嘉慶年间,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于是干脆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 中一段,通常只要一百字左右。这已经把文化科目难度降到了小学生的水平。  文化科目在武举中沦为
【摘要】 教育关乎国之大业,特殊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日趋明显。针对残疾儿童的特殊身体和心理情况,需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和教学计划,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法,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依据学生的具体听力、智力和视力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做到让残疾儿童真正的学到知识,运用知识,活用知识。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数学教学 教育观念     引言  在我国,残疾儿童占据着一定的比重,
一、夏衍与 《新民晚报》 复刊  1994年秋天,我去北京组稿,第一个访问对象便是夏衍。  夏衍生于1900年,当时已94岁,请94岁的老人写文章,恐怕不行。但我去访问夏公,当时心存三个想法。第一,夏衍是中国电影界的掌门人,又是民国时著名的剧作家,《上海屋檐下》 《法西斯细菌》 以及他改编的 《祝福》 《林家铺子》 《狂流》 《春蚕》 与报告文学 《包身工》 都曾让我在写作中受益匪浅,今日有机会去
先秦时期,中国的弓箭制作工艺已经非常发达,它的标志是用多种材料制作的反曲复合弓的出现。《周礼·考工记·弓人》 详载了这种弓的制作方法,根据现代复制实验,这种弓最大有效射程达300米—400米,在150米左右能夠射透皮甲皮盾。作为远程打击武器,远胜标枪一类投掷武器。  而在古希腊、罗马战争中,标枪和铁饼是常用武器,也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比赛项目。欧洲从古希腊到中世纪都使用单体弓,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不
[摘要]本文介绍了用Fash8开发的体育网络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及体育多媒体课件适应网络应用的结构设计方法,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利用Fash8开发体育网络多媒体课件的一些方法与经验。  [关键词]Flash8 体育 网络 多媒体课件    体育多媒体教学课件融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以独特的交互性、巧妙的构思、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将课堂教学引人全新的境界,极大的增强教学效果。目前,制
摘要:《婴宁》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主人公婴宁由无时不笑到“虽逗亦不复笑”的巨大性格改变,暗示出在封建传统的统治之下,欲葆其纯真是多么的艰难。传达了作者关于人的自然天性在礼法社会必遭同化的宿命观。同时又流露出不甘心这一沉沦的抗争意识。  关键词:蒲松龄 婴宁 性格变化    志怪小说以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佛法灵异等内容为主。许多作品表现了宗教迷信的思想,但从作者的创作而言,也不免有些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