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来源 :吉林蔬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ver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伦镇地处长春、吉林两大城市之间,隶属于九台市,是九台的西大门,西距长春8公里。气候条件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近年来,卡伦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创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积极培育蔬菜品牌,调整蔬菜种植结构,提升了当地无公害蔬菜产业化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吉林省蔬菜市场提供合格的无公害蔬菜产品,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 基本情况
  卡伦镇自然情况:行政区域总面积168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为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9万人。现有耕地17.787万亩,蔬菜生产面积4.626万亩,其中棚室面积15574亩。
  2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1 生产情况
  2013年蔬菜种植面积约4.626万亩,产量18.803万公斤,种植户数为3314户,从业人员6485人,东风村等为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等。
  2.2 蔬菜棚膜经济情况
  卡伦镇蔬菜棚膜经济面积409公顷,有棚室4359栋,主要分布在镇郊、东风、王家、红星、任家村。设施蔬菜种植以油麦菜、菠菜、香菜、韭菜等绿叶菜为主,主要销往长春、吉林、沈阳等城市,绿叶蔬菜占长春市场的份额的40%以上。快白菜种植也已形成了特色产业,仅任家村的种植面积就达到210公顷,主要供应长春、吉林两市。以1000平方米蔬菜大棚为例,每年可种植叶菜7-8茬,可获利40000元。
  2.3 收益情况
  全镇2013年农村总收入6.92亿元,其中农业收入3.63亿元,种植业36253万元,其中蔬菜收益108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8元,占30%。每亩生产成本750元左右,收益3500元左右。
  2.4 卡伦蔬菜专业合作社233个。
  2.5 任家村农业示范园建于2012年,占地23公顷。今年,计划总投资377万元,用于发展订单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蔬菜采摘体验农业、经济作物农业和果蔬采摘农业,具体是:(1)订单农业用地8公顷,投入资金24万元,种植品种为青储玉米。(2)设施农业用地1公顷,有2栋温室、6栋大棚,投入资金22万元,种植品种为西瓜、香瓜、柿子、豆角、叶菜类等。(3)高效农业用地7.6公顷,投入资金63万元,种植品种为水稻、粘玉米、紫薯、黄秋葵等保健食品品种,含2.5公顷农田、1栋大棚。(4)蔬菜采摘体验农业用地4公顷,投入资金55万元,种植品种为柿子、黄瓜、茄子等家常蔬菜及金色角瓜、紫背天葵、窝瓜、苦瓜、穿心莲等特色蔬菜,含超级客户体验区、采摘超市区和经济种植区。(5)经济作物农业用地2.5公顷,投入资金13万元,种植品种为西瓜、香瓜。
  3 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不灵,缺乏对市场的把握和预测。蔬菜是时鲜产品,市场价格多变,供求矛盾转化快。菜农缺乏总体的供求信息的引导,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并且不注重市场调查预测,经常会因市场误导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蔬菜生产过剩。使得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大跌,不仅菜农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造成生产资料及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3.2 菜农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建立固定的供销渠道。菜农多实行“分田劳作”的“小农生产”。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蔬菜生产沿用家庭模式,限制了生产规模并妨碍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导致在农作物生长方面难以做到统一管理和规范生产。菜农思想保守,缺乏主动出击市场意识。买方市场较大制约卡伦蔬菜产业发展,直接影响蔬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3.3 科技新成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入户低,技术服务不健全,蔬菜科研和技术推广经费少,立项难,蔬菜生产第一线的专业人员少,严重影响生产技术推广。
  3.4 无公害蔬菜生产不规范,质量安全监督难以全程贯彻实施,制约卡伦蔬菜生产向无公害蔬菜发展。在生产上,农民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在病虫害防治上和化肥施用上,农民无序使用农药,化肥超量施用。制约卡伦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直接影响无公害蔬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3.5 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低,加工技术滞后,产品结构单一。蔬菜深加工能力不强一直是卡伦蔬菜产业发展瓶颈。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循环能力差。农业大部分处在卖“原字号”产品的阶段,产品以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为主,下游产品少,附加值低,竞争力差,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创汇产品少。企业生产加工品种单一,并过分依赖单一销售市场,极易受到市场制约,经营风险较大。
  4 卡伦镇政府蔬菜产业开发设想
  将都市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
  4.1 将镇区以外地区作为卡伦镇都市农业区,依据自身的资源和区位形成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类型区。以现代化的生态养殖和无公害粮食、蔬菜的种植吸引城市游客进行都市农业生产体验,观田园风光、吃农家饭、体验农家乐趣。农业、旅游业的一体化发展必将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且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4.2 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全力推进食品、蔬菜加工体系,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建成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4.3 预计未来二年内建成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的专业化蔬菜批发市场。
  5 对策及建议
  推进蔬菜产业发展,要实行示范性带动、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优势蔬菜产品竞争力。在多措并举、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 实施科技示范,增强服务功能。样板示范、典型引路、用事实说话,是引导菜农采用新技术的有效途径。要从“抓多数”向“抓少数”转变,在抓整体推动的同时,更加注重抓增效增收典型、引导农民生产方面转变。要培育农民能真正看得见、学得会、学得起的示范园、示范场、示范户、示范棚,发挥其培训、示范和引导作用,带动农民自我调整、自我发展,通过示范带动蔬菜生产工作的开展。
  5.2 实行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产品安全质量。为了提高广大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合理用药和施肥,规范其栽培管理技术,从源头抓起,保障蔬菜产品安全。指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提供优质无公害蔬菜,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3 强化质量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创蔬菜名牌,实施名牌战略,对推动蔬菜产业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大力发展名优新蔬菜品种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和长春农业博览会等时机大力推出一批新品牌。品牌战略和蔬菜产业发展相互促进,使产品有效地扩大市场占有率。
  5.4 积极采取新技术和引进新品种,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加快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是推动蔬菜产业新发展的关键。在新品种引进过程中要坚持面向市场需求的原则,面向市场需求引进精特菜品种。同时,要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的原则,注重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充分利用蔬菜种类多、品种丰富、栽培特性复杂、种植方式灵活的特点,进行优化组合,组装配套,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种植效益。
  5.5 加快产业化经营,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蔬菜优势产区的发展壮大。扶持有条件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建设蔬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利用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强、信息灵敏的优势,把市场信息、适用技术、管理经验及时传送给农户。
其他文献
软腐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是白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高发年份常常成片死亡以致绝收。1症状从白菜莲座期到包心后均可发生,初侵染时,在菜帮基部形成水浸状斑,并向上扩散
1、以基本式站立,右臂扶住凳子,将重心微微移向右脚。弯曲左膝盖,脚本绷直。用左手向内去抓住左脚背,慢慢弯曲及抬起左膝,把左腿向上向后拉伸,身体重心微微向前,右脚膝盖绷直。眼睛望向前方,保持平稳的呼吸,收紧腹部。吸气向前向下再次延伸,呼气回来,将手放开,换另一侧。  2、身体前倾,双手撑椅,站在椅子前面,向前倾下身体;双手撑到椅子上,扶住椅子坐板,伸直双臂。吸气身体成一条直线,呼气时臀部紧紧收缩;腰
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逐年递增,在为市场提供优质瓜菜的同时,也为瓜菜的病害越冬、存活、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喜低温高湿的病害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危害加重!上升为灾变性
【正】1实施轮作选用前茬种植不同科蔬菜的菜地种植叶菜。常年绿叶菜直播地要进行土壤消毒。如生石灰消毒。2清洁田园在前茬蔬菜采收后要及时清除枯叶、残株及四周杂草,集中
<正>萝卜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我国栽培的萝卜在植物学分类上一般称为中国萝卜。萝卜是以肥大的肉质直根为食用器官的二年生十字花科植物,早秋播种生长的第一年形成膨大的
对于裂隙宽大于2 cm的腭裂常规手术方法往往整复较困难,需要剥离广泛,创伤较大,难以达到有效的双层关闭裂隙,术后伤口裂开的机会较大,给二期整复带来困难.对宽大腭裂的整复术
1 辣椒青枯病  1.1 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植株顶部叶片萎蔫下垂,接着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凋萎。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初病时,病株白天萎蔫,夜晚恢复,2~3天后全株萎蔫死亡,死株仍保持绿色。病株根部常变褐腐烂,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部分病茎可见1~2厘米大小褐色病斑。纵切茎部可见木质部淡褐色,横切茎部保湿后手指挤压断面有白色混浊黏液溢出。  1.2 发病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