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瓣纹:我国古代瓷器主要装饰纹样

来源 :理财·收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ingmanz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莲属植物在一亿年前就已在地球上存在,最早它以可食用走入先民的生活,其凭借艳丽、多彩的花朵和优雅的风姿,逐渐地走进人民的精神世界。莲在中国古代有着美好寓意,莲花代表了圣洁、美好,莲子寓意“莲(连)生贵子”、莲藕与鱼组合代表着“莲(连)年有鱼(余)”,莲叶与鹤组合代表着“一路连科”,等等。荷花,她虽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没有菊花那样孤傲清高,但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在佛教中广泛运用。
  莲瓣纹,其在瓷器装饰上,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这与当时社会盛行佛教、道教有着密切关系。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绘当时寺庙之多情景,据史料记载,当时寺庙可达数万座之多。各种刻花、雕塑莲瓣纹的瓷器也应运而生,如南北朝时期的一件青釉莲瓣纹瓷尊,整体有纹饰十三层,长颈直口,在盖的四周雕饰有莲瓣纹,整个器物都以莲瓣的造型设计烧制,将刻画、浮雕、堆塑、模印、粘贴等多种装饰技法施于一体,在瓷器莲瓣纹工艺装饰达到完美统一。
  在唐宋时期,莲瓣纹更是以各种形式运用在瓷器造型上,在耀州窑系、定窑系、越窑系等窑系瓷器上都有不同的莲瓣纹装饰,特别是在唐代三彩和宋代五大名窯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有单层莲瓣纹、双重莲瓣纹及多重莲瓣纹。在形态上,有仰莲瓣、覆莲瓣、变形莲瓣、圆头莲瓣、尖头莲瓣、勾线莲瓣等纹饰。如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莲瓣纹碗、执壶,宋代定窑刻花龙头净瓶,腹下部刻画五层仰莲纹饰,上腹部刻画三层覆莲纹饰。特别是宋代汝窑莲花香熏座,一种造型是底部呈现卷起的荷叶状,熏炉模印三层仰莲;而另外一种造型是底部模印三层覆莲,熏炉模印三层仰莲,造型别致。
  元代以后,特别是到明清时期,莲瓣纹多作为辅助纹饰绘画在瓷器上,所绘莲瓣纹多出现在器物的肩、颈等部位。
  2019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宋代龙泉窑青釉莲瓣纹灯盏以14万多元成交。莲瓣纹装饰的瓷器自问世以来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一直受到藏家的追捧。
其他文献
法不责众是法治观念落后、法治意识淡薄的产物,一旦法“不责众”,这种行为就会在群众中相互“传染”,进而引发“破窗效应”,它不仅放纵违法行为,也亵渎了法律尊严。法治社会应坚决杜绝法不责众,只要违法犯罪,就该受到法律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