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制图》是土建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把学生感到困难的知识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帮助他们尽快建立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制图水平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工程制图》的教学方法做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 工程制图 教学
一、明确专业教育目标,了解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认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需改变以往基础教育学习的观念和理念,明确专业目标,认识专业课程的重要性。通过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介绍,使学生在感观上有清晰的认识:工程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是工程技术人员相互沟通交流的工具,是工程结构物修建的基石。通过讲解和多媒体演示,使学生认识专业工作,深刻体会本课程与专业工作的紧密联系,与相关专业课程的紧密联系,自然产生学习的欲望,并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为“入门”学习奠定基础。
二、引入空间坐标体系,建立投影的基本概念,强化“三维”与“二维”的转化关系
本阶段最佳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投影法,“三维”与“二维”的转化过程,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多遍演示,使学生熟练掌握,尽快“入门”(如图1)。
对本图详细剖析和多遍讲解,把深刻的投影理论融入图中,使学生加深理解,加深记忆。
许多学生在最初学习制图课程时,空间思维有障碍,则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抽象的知识简化,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引导和启发学生产生深入学习的动机,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加强抽象思维的训练,锻炼空间思维能力
《画法几何》是工程制图的基础,研究在二维平面上图示和图解空间几何形体的理论和方法。由构成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几何要素点、线、面的投影入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通过抽象思维上升到具体感观,使想象力更丰富,形象更清楚。本阶段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空间几何要素,在三维坐标体系下具体化,而后转化为二维平面投影,或逆向练习,反复训练,使立体思维与平面相互转化,往复交替(如图2:交叉直线)。
四、通过视图、轴侧图和立体模型三者之间转换练习,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不断由物画图,立体思维向平面转化,由图想物,平面向立体思维转化,使形象、联想、想象、推理、判断等思维形式往复交替,空间思维能力会逐步提高。轴侧图可表征物体的形状,作为辅助性图样使用,它的图样效果类似于从不同角度对物体的直观形象观察,在培养读图能力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利用绘制轴侧图作为沟通视图和空间形体的纽带,通过画轴侧图练习,使学生根据形体画轴侧图,再由轴侧图画三视图;或由三视图画出轴侧图,再由轴侧图对照三视图,想象出实际形状。经过立体图与平面图之间的往复训练,不断加强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
教学中,反复将视图、轴侧图和立体模型三者对照,使学生对三者的联系加强,实现三者之间的自如转换。通过多种练习方式,加强训练。
五、借助立体模型和动画演示,分析相贯体和复杂组合体的投影问题,结合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截交相贯组合体,对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针对该部分内容,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对图形进行加工处理,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观察的过程,能生动、形象的显示出来。建立三维模型库,根据需要,随时调用,并根据需要旋转任意角度观看,形象的说明物体的形状及相贯线形状,有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化难为简,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并为更复杂组合体的学习打下基础。
读组合体视图,常用两种方法: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教学中,组合体从形体角度分析可认为由基本体经过叠加或切割形成,故其组合形式可分为叠加式、切割式和综合式三种。读图时,从最能反映组合体特征的视图入手,联系其他视图,找出基本几何体相应投影,逐个剖析其形状,再根据它们的相对位置,综合想象出组合体的整体形状。
画组合体视图时,先进行形体分析,分析它们由哪些简单基本几何体组成?以什么形式组合?相对位置关系如何?而后选择最能反映组合体结构形状特征的图作为主视图,依据由主到次,由外到内,由可见到不可见,逐步画出各视图。
六、工程图样部分,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及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讲授前,挑选一些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构模型,或者结构图片,让学生对其仔细观察,对物体的形状及外在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些较为复杂的工程结构物,使学生在头脑中加深对工程结构物的图像认识和图象记忆。通过阅读简单的工程结构物投影图,让学生想象出结构形状。通过绘图,练习读图,同时提高绘和读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留意观察土建工程结构物的结构形状,加深图形认知能力。
七、在制图教学中充实AutoCAD绘图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基本工程技能进一步提高
在制图课程内可以将计算机绘图纳入制图课程教学中,介绍CAD软件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方法,教会学生使用CAD软件,建立组合体的三维模型及投影图、剖面图、断面图和尺寸标注方法,利用CAD软件绘制工程物的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详图、结构施工图等图形。这样,让学生学会了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又可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
八、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互动的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根据行业企业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适当加强实践课程时间,加强学生对工程专业图样的了解、认识和学习,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课程建设.改进和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高职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总之,在教学整个过程中,要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抓住课程特点,坚持“教学主导,学生主流”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贯彻启发式教学理念。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和拓宽空间思维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严格要求,培养他们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 工程制图 教学
一、明确专业教育目标,了解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认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需改变以往基础教育学习的观念和理念,明确专业目标,认识专业课程的重要性。通过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介绍,使学生在感观上有清晰的认识:工程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是工程技术人员相互沟通交流的工具,是工程结构物修建的基石。通过讲解和多媒体演示,使学生认识专业工作,深刻体会本课程与专业工作的紧密联系,与相关专业课程的紧密联系,自然产生学习的欲望,并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为“入门”学习奠定基础。
二、引入空间坐标体系,建立投影的基本概念,强化“三维”与“二维”的转化关系
本阶段最佳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投影法,“三维”与“二维”的转化过程,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多遍演示,使学生熟练掌握,尽快“入门”(如图1)。
对本图详细剖析和多遍讲解,把深刻的投影理论融入图中,使学生加深理解,加深记忆。
许多学生在最初学习制图课程时,空间思维有障碍,则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抽象的知识简化,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引导和启发学生产生深入学习的动机,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加强抽象思维的训练,锻炼空间思维能力
《画法几何》是工程制图的基础,研究在二维平面上图示和图解空间几何形体的理论和方法。由构成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几何要素点、线、面的投影入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通过抽象思维上升到具体感观,使想象力更丰富,形象更清楚。本阶段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空间几何要素,在三维坐标体系下具体化,而后转化为二维平面投影,或逆向练习,反复训练,使立体思维与平面相互转化,往复交替(如图2:交叉直线)。
四、通过视图、轴侧图和立体模型三者之间转换练习,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不断由物画图,立体思维向平面转化,由图想物,平面向立体思维转化,使形象、联想、想象、推理、判断等思维形式往复交替,空间思维能力会逐步提高。轴侧图可表征物体的形状,作为辅助性图样使用,它的图样效果类似于从不同角度对物体的直观形象观察,在培养读图能力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利用绘制轴侧图作为沟通视图和空间形体的纽带,通过画轴侧图练习,使学生根据形体画轴侧图,再由轴侧图画三视图;或由三视图画出轴侧图,再由轴侧图对照三视图,想象出实际形状。经过立体图与平面图之间的往复训练,不断加强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
教学中,反复将视图、轴侧图和立体模型三者对照,使学生对三者的联系加强,实现三者之间的自如转换。通过多种练习方式,加强训练。
五、借助立体模型和动画演示,分析相贯体和复杂组合体的投影问题,结合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截交相贯组合体,对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针对该部分内容,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对图形进行加工处理,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观察的过程,能生动、形象的显示出来。建立三维模型库,根据需要,随时调用,并根据需要旋转任意角度观看,形象的说明物体的形状及相贯线形状,有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化难为简,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并为更复杂组合体的学习打下基础。
读组合体视图,常用两种方法: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教学中,组合体从形体角度分析可认为由基本体经过叠加或切割形成,故其组合形式可分为叠加式、切割式和综合式三种。读图时,从最能反映组合体特征的视图入手,联系其他视图,找出基本几何体相应投影,逐个剖析其形状,再根据它们的相对位置,综合想象出组合体的整体形状。
画组合体视图时,先进行形体分析,分析它们由哪些简单基本几何体组成?以什么形式组合?相对位置关系如何?而后选择最能反映组合体结构形状特征的图作为主视图,依据由主到次,由外到内,由可见到不可见,逐步画出各视图。
六、工程图样部分,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及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讲授前,挑选一些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构模型,或者结构图片,让学生对其仔细观察,对物体的形状及外在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些较为复杂的工程结构物,使学生在头脑中加深对工程结构物的图像认识和图象记忆。通过阅读简单的工程结构物投影图,让学生想象出结构形状。通过绘图,练习读图,同时提高绘和读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留意观察土建工程结构物的结构形状,加深图形认知能力。
七、在制图教学中充实AutoCAD绘图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基本工程技能进一步提高
在制图课程内可以将计算机绘图纳入制图课程教学中,介绍CAD软件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方法,教会学生使用CAD软件,建立组合体的三维模型及投影图、剖面图、断面图和尺寸标注方法,利用CAD软件绘制工程物的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详图、结构施工图等图形。这样,让学生学会了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又可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
八、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互动的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根据行业企业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适当加强实践课程时间,加强学生对工程专业图样的了解、认识和学习,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课程建设.改进和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高职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总之,在教学整个过程中,要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抓住课程特点,坚持“教学主导,学生主流”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贯彻启发式教学理念。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和拓宽空间思维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严格要求,培养他们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