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mkk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性思维,而且是未来美术学习的基础,起着启蒙作用。本文基于对美术课程中保护和引导孩子的自由创作能力意义分析,提出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美术创作环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关键词:小学美术 自由创造力 培养策略
  1 引言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其对外界的认知方式比较特殊,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小学生认识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想象力,丰富学生情感。让小学生在绘画中感受生活的五彩斑斓,用绘画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情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老师要注重更新教学方式,通过特色美术教育让学生保持一份童心与天真。
  2 美术课程中保护和引导孩子的创造力意义
  小学阶段美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美术课堂让学生对于美术艺术有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通过美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打破传统小学生固化的学习模式,为其它学科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在美术课堂中保护学生原有的一份天真与创造性思维,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打破学生学习“难”的想法,让学生以更加理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3 在美术课堂中激发和引导学生自由创造的措施
  3.1 创设自由环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自由的美术学习环境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所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在美术课堂上,老师要摆脱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移去部分课桌和板凳,在教室内留出一定的空。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站在教室的中心进行课堂讲解,向学生展示和讲解相关作品的内涵与艺术审美属性。同时当老师布置完课堂绘画主题后,可以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绘画,并鼓励每个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该主题内容的理解,进而用画笔描绘出自己想象的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用画笔将自己想象的场景描绘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在环境方面,老师可以在教室的一面墙上设置留白区域,在每次美术课结束之后,选择部分同学的作品挂在留白区域,通过这种形式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在美术学习之路上不断创作。
  3.2 室外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小学美术特色课堂中,可以进行室外写生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对生活现象观察与思考中进行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下雨天你看到了什么?”为主题的美术课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在下雨天,搬着自己的板凳坐在教室门前观察雨中的校园,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如老师可以提问,在下雨的时候,你感到校园的颜色与其他时候有什么不同?你看那个叶子上面是不是有个雨珠,它会不会滴下来?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除了“看”,还要“听”——聆听雨中的声音,并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在不断创作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3.3 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传统的小学阶段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以油画、色彩、素描等基础知识学习为主。为了更好地发挥美术教学对学生思维的影响作用,在特色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泥塑、剪纸等内容。在泥塑美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边玩泥巴边把自己想象中的物体塑造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教学内容,使美术学习更加富有童趣;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动手中拓展学生的思維。同时,剪纸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阶段进行剪纸教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爱好;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3.4 家校互动,拓展美术教学资源
  家庭是学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与学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美术教学同样需要老师与家长密切地配合。家校互动会提高学生在美术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美术,在生活中保持一份好奇心和创造力。一方面,老师要将在学校内讲解到关于颜色和图形的知识及时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与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交流,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家长要将在生活中发现的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动物、颜色等反馈给老师,以便老师设计出真正符合幼儿兴趣的儿童特色美术课堂。
  4 小结
  小学阶段是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开始,良好的开始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而且可以为未来更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拓展学生知识面,简化未来学习难度。为了更好地发挥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影响作用,就要求美术老师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美术学习知识,而且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阶段性年龄特征,创设出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美术课程。
  同时小学特色美术教学要求美术老师要发散自己的思维,创新教学形式,通过室内理论教学与室外写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借用室外实践深化学生对于美术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在生活中鼓励学生不断思考与创新。另外,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融入泥塑、剪纸等非传统美术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安排、实践动手环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好奇心,而且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小学生心中植入一份爱国之情。
  参考文献:
  [1] 施亚娟.小学美术教育如何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J].小学生(中旬刊),2021(02):37.
  [2] 张芳.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0(82):153-154.
  [3] 刘燕.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9(10):251.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寨中心小学 (甘肃省定西市 743000)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患者影像服务的难点与痛点,接着介绍了云影像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重点分析了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包括患者身份信息更新,本地云部署等。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医院系统架构相结合,搭建云影像系统,实现患者报告和影像资料的云存储。患者可通过互联网终端查看下载影像检查报告和资料,避免重复检查,节省时间和金钱。云影像系统的使用,简化了患者就诊流程,改善了患者服务体验,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