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猪场伪狂犬病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及gE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来源 :中国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c725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从河北省11个地市195个不同规模猪场采集的10 479份血清进行gE抗体的检测,采用PCR方法对流产胎儿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抗原检測,并将部分阳性样本进行gE全基因的扩增和遗传变异分析.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河北省11个地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RV感染,血清样本gE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0.05%;检测的195个猪场中,161个gE抗体为阳性,场群阳性率为82.56%,且存栏50~300头母猪的规模化猪场阳性率最高;不同阶段的猪群中,种猪群空怀母猪的阳性率最高,为73.75%.病原检测结果显示,204个流产胎儿中有54个为PRV阳性,阳性率为26.47%;对扩增的8株PRV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流行的毒株与2011年后的流行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且均在第48位和第492位各存在1个天冬氨酸的插入,为变异毒株.以上结果提示,河北省猪场PRV的感染较为普遍.
其他文献
长极性菌毛(long polar fimbriae,LPF)是一种最早发现于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中的CU(chaperone/usher)类型的菌毛,后来该菌毛在其他许多细菌
为进一步验证常山散的抗球虫效果以及效力试验用虫株的敏感性,在百球清为对照的基础上,对效力试验用虫株再次以三字球虫粉为对照进行试验.试验分为常山散组、三字球虫粉组、
中药具有低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和无耐药性等优点,在畜禽养殖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药复方制剂在獭兔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中药复方制剂在獭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