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员工成为安全卫士,而非安全隐患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go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范企业安全风险看起来是一项“技术活”,但其实无论是安全攻防还是技术对抗,网络安全领域的自然法则其实与“人”息息相关。
  随着BYOD灵活办公的普及,在保护企业的数据、应用、知识产权等方面,员工常常成为最大的安全威胁。
  员工对IT安全政策的疏忽,以及对网络威胁的漠不关心是云安全最大的障碍之一。员工显然对安全问题缺乏充分的了解。调查显示,几乎2/3的企业将“员工缺乏网络安全知识”归结为最大的内部威胁,公司内仅有1/10的员工完全了解网络攻击实施的全过程。
  近期思杰和波耐蒙研究所(Ponemon Institute)针对IT安全基础设施所展开的一项题为《全球调查:需要一种新的IT安全架构》的全球调查显示,超过一半(66%)的被访者表示,由于操作太过复杂,员工和第三方會选择绕过安全策略和技术。事实上,这种复杂性更会加剧“影子IT设备或软件”的增多,它们不受IT管理员监管。
  缺乏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不足常常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知道自己遭遇了黑客入侵,以及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网络被入侵。如果企业员工没有充分了解攻击是如何发生的,既没有采取措施保护数据安全,也不会对网络风险进行监控并向IT管理人员求助,那么遭受网络攻击的隐患就会一直存在。
  企业怎样才能既让员工享有移动、高效、便捷的工作方式,又确保数据、应用和具备竞争优势的知识产权的存储安全?企业该如何提倡灵活、积极的IT安全管理文化,又该如何通过增加培训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首先,要让员工成为安全卫士,而非安全隐患。
  企业要确保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并使安全性要求牢牢植根于业务流程之中。安全要求需要嵌入到企业的日常运作中,让“人体防火墙”发挥作用,让员工成为安全解决方案,而不是安全隐患的组成部分。
  严格说来,应该在公司制定从上到下的安全策略,让尽可能多的部门员工、利益相关方提出意见和建议,网络安全问题人人有责。集中开展安全讲座,每年应该组织一次以上的常规培训。
  开展有趣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数据泄露事件与社会工程学事件和鱼叉式网络钓鱼攻击有关。网络钓鱼攻击通常是电子邮件钓鱼,骗取受害者点击恶意链接。有些企业据此“定制”了假的钓鱼邮件,将邮件发送给员工,使IT团队能够了解哪些员工更容易受到攻击,从而为这些员工提供额外的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发现更复杂的欺诈和骗局。思杰 (Citrix) 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曹衡康表示:“我们提倡企业有责任为所有员工提供必要的工具、指导和培训,以提升员工保护企业安全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供认证、全面的课程培训,以及免费的学习机会,提高员工识别潜在攻击并及时做出响应的能力。”
  其次,要激励员工守护企业网络安全。
  进一步说,企业还应该让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抵御安全攻击、维护网络安全的日常工作中去。明智的企业应该让员工树立安全观——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也是发展的保障,员工必须帮助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等数据安全,与企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与此同时,树立持久的安全保护意识,提倡员工学习安全知识,让员工感到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比如,此前提到的用“伪造”钓鱼邮件“模拟”安全攻击,就是帮助员工提升安全意识的一种方式,旨在培养员工识别潜在攻击的能力。
  这种模拟安全攻击是行之有效的培训工具,既可以测试企业员工遇到威胁、受到攻击时的反应,也可以作为一种互动式的员工培训活动。向员工介绍最佳实践和安全做法,激励员工创造一种自然抵制安全威胁的公司文化,减少大规模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
  这种方法同时能够赋予企业员工更大的预防攻击的责任,每个人都可以养成相应的安全习惯和意识,共同推进和保护企业网络安全。
  最后,要自下而上保护数据安全。
  员工的安全意识很重要,但采取协作和移动办公的新员工们,不仅需要培养安全防护知识,更应该获得具有保障的技术基础设施,以确保应用、数据等安全。没有这样的IT安全基础设施,任何“有安全意识的”企业文化本质上都是脆弱的。
  为了应对网络威胁格局的日新月异,安全的核心技术支柱应该包括:身份和访问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以及监控和响应。企业历经数十年已经学会了一些基本措施、应急响应机制,以及更为规范的安全流程、满足企业安全需求的解决方案,可以为企业用户全盘提供企业、网络、应用、数据直至员工的相关安全培训。最终,让员工能够在任何地方安全、高效工作的同时,还能兼顾满足隐私、合规和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
  网络攻击的不断演变推进了安全技术的发展。在媒体和公众对网络安全持续关注、移动办公方式越来越流行的今天,企业只有积极主动开展培训,并充分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固IT基础设施,才能真正增强网络安全信心。这对所有企业而言,都是切实可行并能够实现的。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互联网 ”模式的流行、监管环境的变化,网络安全不仅对我们的工作、企业安全非常重要,而且对国家安全、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断增大,这些因素都将促使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升级保护措施,从“人”和“技术”两个方面增强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其他文献
据报道,Facebook近日宣布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亨茨维尔市投资7.5亿美元建设一个全新的数据中心。  据《伯明翰商业日报》报道,阿拉巴马州州长凯·伊维(Kay Ivey)表示,该数据中心将提供平均8万美元年薪的工作,为当地创造100个新的就业岗位。  这个亨茨维尔数据中心将加入Facebook遍布全球的数据中心网络,这些数据中心负责处理大量的用户数据,并且为应用和服务提供动力。Facebook通
据《曼谷邮报》6月7日报道,泰国副总理颂奇·乍都斯披塔(Somkid Jatusripitak)要求,截止到2020年,泰国国家广播和电信委员会(NBTC)要全面采用5G无线通信系统。  泰国致力于发展通信基础设施,以确保到2020年能够全面采用5G通信系统,并由国家广播和电信委员会负责。该举措最初是由泰国副总理颂奇于2018华为亚太创新日的主旨演讲中提出的。颂奇说:“我已经任命泰国国家广播和电信
数字经济统计体系亟待完善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经济正成为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的经济活动之一。做好数字经济的测度核算是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管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然而,现有的传统度量方式不能科学度量数字经济,适应数字经济体特点的统计指标体系亟待建立。  我国机器人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态势。2012年至2017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平
本报讯 2016年德州仪器(TI)中国教育者巡回讲座近日在武汉举行,此站是TI今年全国15个城市巡回讲座的最后一站。作为TI中国大学计划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巡回讲座是TI面向教育者展开的技术培训讲座,旨在为广大从事单片机、模拟和无线技术的教育者提供业界最新技术,并为其在课程革新和科技研发方面提供最全面的技术支持。  今年的TI中国教育者巡回讲座于4月20日在天津启动,随后陆续在北京、上海、西安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2018年10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10月,电信业务总量完成50659亿元,同比增长139.8%,10月当月增速达139.5%,电信业务收入累計完成10948亿元,电信业务总量保持高位增长。
IDC近日针对企业CIO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17年,云计算在他们的IT预算中排第一名,之后是大数据和移动。10年前,企业的IT环境很简单,基本上支持Windows就可以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人们日常办公中有采用Windows、Mac OS、安卓、iOS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平台多种多样、设备各有不同,这给企业的IT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要去部署IT
2016年8月2日,Emerson宣布将其网络能源业务出售给美国白金私募基金,交易金额为40亿美元;12月1日,该项收购计划顺利完成,艾默生网络能源更名为Vertiv,并正式进入品牌切换过程,在这期间采用双品牌运行策略。  作为一家曾经叱咤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和工业市场的领导企业,艾默生网络能源的此次变动受到了来自市场各维度的一致关注。客户在问:“我们还能继续享有艾默生网络能源的产品和服务吗?”合作
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正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2018年上半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各地区、各部门纷纷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落地实施,加快推进“宽带中国”、“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电子政务、新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信息化发展亮点纷呈,取得显著进步。  5G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商用进程提速。20
本报讯 7月21日,由暨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链运行平台成果发布暨版权链司法认定的证据效力及相关问题的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举行。  会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链运行平台”正式发布。据悉,该平台旨在构建完整的区块链版权授权与维权模型,解决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产品非法转让追责模型、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版权保护法律效應等问题,为数字版权在线上产权管理中提供法律
中国计算机报报道组  12月19日,2018中国ICT企业家大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成功举办。大会以“享数字经济新机遇 筑智能互联新时代”为主题,政府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企业领袖、新闻媒体等1000多位嘉宾到会,共话数字经济未来发展。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ICT产业发展50周年,也是集成电路发明60周年,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