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在战后的发展

来源 :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本文仅就以下几个问题,谈一些探讨性的看法,请同志们指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究竟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看起来好象是个早已解决的问题,但在实际上,往往有着不同理解。至今常用的提法就有两个:(一)它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二)直接引用列宁的一句原话,即“国家同拥有莫大势力的资本家同盟日益密切地溶合在一起”。由于国家政权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上述提法就自然会产生这样一个问
其他文献
<正> 1983年7月27日,陕西省哲学学会、省高校哲学教学研究会和本刊编辑部,邀集西安地区部分院校哲学教师,座谈怎样提高哲学课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吸引力。到会的有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医学院、西安冶金学院、西安矿业学院、西北建工学院等校马列主义教研室的代表。教育部政教司的同志也出席了座谈会。现将座谈会的部分发言摘登如下: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建材职业技术教育山西省建材工业学校八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对我省建材工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胡富国书记多次指出,山西建材工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要建设南
本文利用钙离子选择性电极动态测量技术,在高水困比下研究了经不同热处理制度得到的几种石膏的溶解和水化特性,并对水化过程中发生的物相变化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正> 自人类诞生以后,统一的物质世界便形成了物质和意识两大现象,产生了物质和意识这一基本关系。物质和意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这一矛盾运动不断发展的过程。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又不是纯粹被动
<正> 一、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最基本的范畴认识论,一般说来,是关于认识现象和认识活动的学问。人类的认识现象和认识活动,都是在认识者和认识对象的相互关系中发生和发展,因而,研究哲学认识论,首先便要区分认识者和认识对象,没有这种区分便不能考察它们的关系。在哲学认识论中,我们通常称认识者为认识主体,认识对象或被认识者为认识客体。在认识论理论体系中,主体和客体是逻辑的出发点,关于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认识的真理性和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对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展开。
<正> 近读1983年第6期《教学与研究》上刊载的清庆瑞、黄文真同志《对“平分土地”应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一文(下面简称清文),有些不同的看法,因而觉得有必要对“平分土地”问题进行再分析。
<正> 谈改革,首先必须有目标。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为我们树立了、明确了目标。高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是为培养“三个面向”的四化建设人才服务的。他们要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要面对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复杂局面,不仅要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挑战,还要回答政治思想上的严重挑战。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新一代的人才
分析了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比较了管磨机的两种传动方式,概述了中心传动减速机的发展过程。认为山西铝厂拟建水泥厂的管磨机,应选用JS系列中心传动硬齿面减速 机作为其配套产品。提出了选型时应注意的问
浅谈企业文化理论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于清达(山西光华玻璃有限公司030024)“企业文化”由来已久,有了企业也就产生了企业文化。但是“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