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情绪影响着全体学生。要让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必须先“活”起来。教师要“活”用教材,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激“活”课本,等等多种方式使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课堂 教师 “活”起来
常言道:人生如戲。对于教学而言,课堂即舞台,教师即导演,学生即演员。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频率、高质量的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足可见“活”用课堂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如何去导演一场场好戏,如何使课堂动起来,如何使教学过程成为经典,如何使学生入戏并有所感悟有所获,就是教者要认真思考探索的了。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新过程。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活”起来,有效激活英语课堂教学呢?
一、课堂要“活”,教师先“活”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情绪影响着全体学生。要让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必须先“活”起来。一堂成功的英语课,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这“投入”表现在教师要真正地走进教材、走进学生,走进课堂,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交汇、精神的升华。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学生都在时刻关注。教师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定一些情绪。比如,在学习“I’m late.”这个句型时,教师可以晚一两分钟,再匆匆走进教室,然后“气喘吁吁”地说:“Sorry, I’m late.”这种方式比直接出示句型教授效果要好很多,学生易记易懂。当然,大部分的英语教学,教师都应该以一种积极向上、愉快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学生在这样一位“活”的教师的陪伴下,必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那么这课堂怎能不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二、活用知识,拓展视野
教师要能够“活”用知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但其实,英语教师所具备的知识是有限的。聪明的教师要善于运用他所掌握的所有知识,灵活地服务于他的英语课堂。更重要的是,作为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教学技能,才能轻车熟路,熟练地驾驭好英语课堂。作为英语教师,只有寻求充满生机的教学方法,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英语课才会充满活力!在课堂上,常常会有一些学生提出一些超过课堂的问题,这时候,老师千万不能只是一句“与课堂无关”而草草打发,可以加以解释或引导。对于知道的可以给学生详加解释,树立教师在学生心中博学的形象;不知道的,可以直接坦白,课后查阅后再与学生讲。教师不必为“不知”而担心学生会“嘲笑”自己,因为一个谦虚谨慎的老师同样是学生尊重的。这些小插曲常常会吸引学生充分的注意力,学生感兴趣。另外,教师不能死抱课本知识,可以适当的给学生一些补充营养。比如,在学习“hello”这句问候语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爱迪生是发明hello的第一人;在教授水果单词“mango”时,我给他们补充了“chocolate”“coffee”等音译外来词。这不仅能调动学生兴趣,也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还可以让他们在课后去寻找一些有趣的英语典故、好听的英语歌曲、丰富的英语故事等并进行交流,资源共享,拓展视野。
三、活用教材,兴趣激发
教师要“活”用教材,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激“活”课本。我们面前只有教科书。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虽然教材图文并茂,但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当的话,有趣的英语课本就只是一个个枯燥的单词,一段段难以接受的对话。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利用多媒体,游戏、竞赛等活动,结合教材,从多角度、多方位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例如,在教授身体部分名称时,要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头或别人的头、脸、鼻、眼睛、耳朵等说head、face、nose、eye、ear等等,然后教师发指令Touch your head.学生随即做动作,并在小组间开展竞赛,这样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整个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师还可以加快指令的节奏,学生的反应随之加快,学生在动作中眼、口、耳、手多种感官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脑筋快速运转,反应灵敏,印象深刻。
另外,可以使用直观教具、卡片、简笔画等使单词活起来。比如在教apple、banana、pear等单词时,我让学生自带苹果、香蕉、梨的实物,学生看后,自然迫切地想知道这些东西用英语怎么说,并会积极的记住这些单词;其次,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单纯地死记硬背单词,会使他们感到枯燥厌烦,在教新单词时,如果采用实物或图片等,把抽象的词语变成具体直观的东西,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继而产生极大的兴趣,想学,想记那些相应的单词。使用图片、简笔画、幻灯、投影片、玩具等直观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四、课堂开放,打破常规
课堂上可打破单一的师生交往局面,可以组建小组学习形式,学生的座位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而随时随地的重新组合,变成各种形状。如“花朵”形、“扇”形、“半圆”形、“圆”形等,以加强学生群体间的交流;还可以让学生上讲台或离开座位进行非正式群体的自由研讨。给学生拓展语言实践和交流空间,促使学生加强合作、相互探索,大胆交际。大为提高。
通过谈论自己的朋友家人等使交际内容活起来;通过“开火车”、当“小老师”及各种竞赛,使各种练习活起来。通过“Have a chant”“Sing a song”等让英语内容丰富起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不再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上,还能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英语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造思维,增强创新能力。例如,在新授水果名称时,让学生去摸摸,闻闻,吃吃,辨别水果名称;在教动物单词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动物形象,并配以动物发出的声音;在学习家居用品的时候,用直观的图片呈现家庭的布置,将“desk”“table”归为一类“chair”“sofa”“bed”归为一类。这样从视觉和听觉多方面刺激学生,让学生想学要学,想说就说,具备分辨的能力。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积极评价,活而不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及时给予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保证整堂课活而不乱的关键。
比如在教授水果单元时,用以画西瓜,草莓,菠萝,葡萄的方式进行分组记分。课后哪个组获得的水果数量多,这个组便可以得到“惊喜”。让评价方式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达到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采取小竞赛,将全班同学的名单做成一个大表格,课后对所在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及时奖励。以上各种多元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在保证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热情高涨,而且又能很好地控制好课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英语氛围,运用多元积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就能找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总之,我们在学生学英语起始阶段应尽可能多地创造充足的语言锻炼机会,多采用活动式教学,通过听听做做、唱唱玩玩,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丰富充足的语言任务环境中,自然地形成对语言的认识并尽可能多地学习英语,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在不自觉、无意识的情境中得到英语的逐步提升。为学生创造一个在听懂与会说之间、在看懂与会读之间、在会读与能写之间的语言自我发展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关键词】课堂 教师 “活”起来
常言道:人生如戲。对于教学而言,课堂即舞台,教师即导演,学生即演员。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频率、高质量的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足可见“活”用课堂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如何去导演一场场好戏,如何使课堂动起来,如何使教学过程成为经典,如何使学生入戏并有所感悟有所获,就是教者要认真思考探索的了。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新过程。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活”起来,有效激活英语课堂教学呢?
一、课堂要“活”,教师先“活”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情绪影响着全体学生。要让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必须先“活”起来。一堂成功的英语课,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这“投入”表现在教师要真正地走进教材、走进学生,走进课堂,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交汇、精神的升华。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学生都在时刻关注。教师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定一些情绪。比如,在学习“I’m late.”这个句型时,教师可以晚一两分钟,再匆匆走进教室,然后“气喘吁吁”地说:“Sorry, I’m late.”这种方式比直接出示句型教授效果要好很多,学生易记易懂。当然,大部分的英语教学,教师都应该以一种积极向上、愉快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学生在这样一位“活”的教师的陪伴下,必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那么这课堂怎能不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二、活用知识,拓展视野
教师要能够“活”用知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但其实,英语教师所具备的知识是有限的。聪明的教师要善于运用他所掌握的所有知识,灵活地服务于他的英语课堂。更重要的是,作为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教学技能,才能轻车熟路,熟练地驾驭好英语课堂。作为英语教师,只有寻求充满生机的教学方法,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英语课才会充满活力!在课堂上,常常会有一些学生提出一些超过课堂的问题,这时候,老师千万不能只是一句“与课堂无关”而草草打发,可以加以解释或引导。对于知道的可以给学生详加解释,树立教师在学生心中博学的形象;不知道的,可以直接坦白,课后查阅后再与学生讲。教师不必为“不知”而担心学生会“嘲笑”自己,因为一个谦虚谨慎的老师同样是学生尊重的。这些小插曲常常会吸引学生充分的注意力,学生感兴趣。另外,教师不能死抱课本知识,可以适当的给学生一些补充营养。比如,在学习“hello”这句问候语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爱迪生是发明hello的第一人;在教授水果单词“mango”时,我给他们补充了“chocolate”“coffee”等音译外来词。这不仅能调动学生兴趣,也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还可以让他们在课后去寻找一些有趣的英语典故、好听的英语歌曲、丰富的英语故事等并进行交流,资源共享,拓展视野。
三、活用教材,兴趣激发
教师要“活”用教材,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激“活”课本。我们面前只有教科书。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虽然教材图文并茂,但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当的话,有趣的英语课本就只是一个个枯燥的单词,一段段难以接受的对话。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利用多媒体,游戏、竞赛等活动,结合教材,从多角度、多方位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例如,在教授身体部分名称时,要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头或别人的头、脸、鼻、眼睛、耳朵等说head、face、nose、eye、ear等等,然后教师发指令Touch your head.学生随即做动作,并在小组间开展竞赛,这样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整个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师还可以加快指令的节奏,学生的反应随之加快,学生在动作中眼、口、耳、手多种感官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脑筋快速运转,反应灵敏,印象深刻。
另外,可以使用直观教具、卡片、简笔画等使单词活起来。比如在教apple、banana、pear等单词时,我让学生自带苹果、香蕉、梨的实物,学生看后,自然迫切地想知道这些东西用英语怎么说,并会积极的记住这些单词;其次,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单纯地死记硬背单词,会使他们感到枯燥厌烦,在教新单词时,如果采用实物或图片等,把抽象的词语变成具体直观的东西,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继而产生极大的兴趣,想学,想记那些相应的单词。使用图片、简笔画、幻灯、投影片、玩具等直观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四、课堂开放,打破常规
课堂上可打破单一的师生交往局面,可以组建小组学习形式,学生的座位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而随时随地的重新组合,变成各种形状。如“花朵”形、“扇”形、“半圆”形、“圆”形等,以加强学生群体间的交流;还可以让学生上讲台或离开座位进行非正式群体的自由研讨。给学生拓展语言实践和交流空间,促使学生加强合作、相互探索,大胆交际。大为提高。
通过谈论自己的朋友家人等使交际内容活起来;通过“开火车”、当“小老师”及各种竞赛,使各种练习活起来。通过“Have a chant”“Sing a song”等让英语内容丰富起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不再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上,还能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英语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造思维,增强创新能力。例如,在新授水果名称时,让学生去摸摸,闻闻,吃吃,辨别水果名称;在教动物单词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动物形象,并配以动物发出的声音;在学习家居用品的时候,用直观的图片呈现家庭的布置,将“desk”“table”归为一类“chair”“sofa”“bed”归为一类。这样从视觉和听觉多方面刺激学生,让学生想学要学,想说就说,具备分辨的能力。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积极评价,活而不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及时给予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保证整堂课活而不乱的关键。
比如在教授水果单元时,用以画西瓜,草莓,菠萝,葡萄的方式进行分组记分。课后哪个组获得的水果数量多,这个组便可以得到“惊喜”。让评价方式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达到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采取小竞赛,将全班同学的名单做成一个大表格,课后对所在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及时奖励。以上各种多元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在保证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热情高涨,而且又能很好地控制好课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英语氛围,运用多元积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就能找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总之,我们在学生学英语起始阶段应尽可能多地创造充足的语言锻炼机会,多采用活动式教学,通过听听做做、唱唱玩玩,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丰富充足的语言任务环境中,自然地形成对语言的认识并尽可能多地学习英语,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在不自觉、无意识的情境中得到英语的逐步提升。为学生创造一个在听懂与会说之间、在看懂与会读之间、在会读与能写之间的语言自我发展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