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h888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情绪影响着全体学生。要让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必须先“活”起来。教师要“活”用教材,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激“活”课本,等等多种方式使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课堂 教师 “活”起来
  常言道:人生如戲。对于教学而言,课堂即舞台,教师即导演,学生即演员。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频率、高质量的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足可见“活”用课堂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如何去导演一场场好戏,如何使课堂动起来,如何使教学过程成为经典,如何使学生入戏并有所感悟有所获,就是教者要认真思考探索的了。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新过程。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活”起来,有效激活英语课堂教学呢?
  一、课堂要“活”,教师先“活”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情绪影响着全体学生。要让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必须先“活”起来。一堂成功的英语课,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这“投入”表现在教师要真正地走进教材、走进学生,走进课堂,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交汇、精神的升华。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学生都在时刻关注。教师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定一些情绪。比如,在学习“I’m late.”这个句型时,教师可以晚一两分钟,再匆匆走进教室,然后“气喘吁吁”地说:“Sorry, I’m late.”这种方式比直接出示句型教授效果要好很多,学生易记易懂。当然,大部分的英语教学,教师都应该以一种积极向上、愉快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学生在这样一位“活”的教师的陪伴下,必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那么这课堂怎能不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二、活用知识,拓展视野
  教师要能够“活”用知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但其实,英语教师所具备的知识是有限的。聪明的教师要善于运用他所掌握的所有知识,灵活地服务于他的英语课堂。更重要的是,作为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教学技能,才能轻车熟路,熟练地驾驭好英语课堂。作为英语教师,只有寻求充满生机的教学方法,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英语课才会充满活力!在课堂上,常常会有一些学生提出一些超过课堂的问题,这时候,老师千万不能只是一句“与课堂无关”而草草打发,可以加以解释或引导。对于知道的可以给学生详加解释,树立教师在学生心中博学的形象;不知道的,可以直接坦白,课后查阅后再与学生讲。教师不必为“不知”而担心学生会“嘲笑”自己,因为一个谦虚谨慎的老师同样是学生尊重的。这些小插曲常常会吸引学生充分的注意力,学生感兴趣。另外,教师不能死抱课本知识,可以适当的给学生一些补充营养。比如,在学习“hello”这句问候语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爱迪生是发明hello的第一人;在教授水果单词“mango”时,我给他们补充了“chocolate”“coffee”等音译外来词。这不仅能调动学生兴趣,也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还可以让他们在课后去寻找一些有趣的英语典故、好听的英语歌曲、丰富的英语故事等并进行交流,资源共享,拓展视野。
  三、活用教材,兴趣激发
  教师要“活”用教材,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激“活”课本。我们面前只有教科书。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虽然教材图文并茂,但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当的话,有趣的英语课本就只是一个个枯燥的单词,一段段难以接受的对话。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利用多媒体,游戏、竞赛等活动,结合教材,从多角度、多方位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例如,在教授身体部分名称时,要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头或别人的头、脸、鼻、眼睛、耳朵等说head、face、nose、eye、ear等等,然后教师发指令Touch your head.学生随即做动作,并在小组间开展竞赛,这样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整个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师还可以加快指令的节奏,学生的反应随之加快,学生在动作中眼、口、耳、手多种感官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脑筋快速运转,反应灵敏,印象深刻。
  另外,可以使用直观教具、卡片、简笔画等使单词活起来。比如在教apple、banana、pear等单词时,我让学生自带苹果、香蕉、梨的实物,学生看后,自然迫切地想知道这些东西用英语怎么说,并会积极的记住这些单词;其次,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单纯地死记硬背单词,会使他们感到枯燥厌烦,在教新单词时,如果采用实物或图片等,把抽象的词语变成具体直观的东西,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继而产生极大的兴趣,想学,想记那些相应的单词。使用图片、简笔画、幻灯、投影片、玩具等直观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四、课堂开放,打破常规
  课堂上可打破单一的师生交往局面,可以组建小组学习形式,学生的座位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而随时随地的重新组合,变成各种形状。如“花朵”形、“扇”形、“半圆”形、“圆”形等,以加强学生群体间的交流;还可以让学生上讲台或离开座位进行非正式群体的自由研讨。给学生拓展语言实践和交流空间,促使学生加强合作、相互探索,大胆交际。大为提高。
  通过谈论自己的朋友家人等使交际内容活起来;通过“开火车”、当“小老师”及各种竞赛,使各种练习活起来。通过“Have a chant”“Sing a song”等让英语内容丰富起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不再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上,还能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英语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造思维,增强创新能力。例如,在新授水果名称时,让学生去摸摸,闻闻,吃吃,辨别水果名称;在教动物单词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动物形象,并配以动物发出的声音;在学习家居用品的时候,用直观的图片呈现家庭的布置,将“desk”“table”归为一类“chair”“sofa”“bed”归为一类。这样从视觉和听觉多方面刺激学生,让学生想学要学,想说就说,具备分辨的能力。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积极评价,活而不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及时给予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保证整堂课活而不乱的关键。
  比如在教授水果单元时,用以画西瓜,草莓,菠萝,葡萄的方式进行分组记分。课后哪个组获得的水果数量多,这个组便可以得到“惊喜”。让评价方式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达到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采取小竞赛,将全班同学的名单做成一个大表格,课后对所在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及时奖励。以上各种多元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在保证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热情高涨,而且又能很好地控制好课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英语氛围,运用多元积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就能找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总之,我们在学生学英语起始阶段应尽可能多地创造充足的语言锻炼机会,多采用活动式教学,通过听听做做、唱唱玩玩,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丰富充足的语言任务环境中,自然地形成对语言的认识并尽可能多地学习英语,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在不自觉、无意识的情境中得到英语的逐步提升。为学生创造一个在听懂与会说之间、在看懂与会读之间、在会读与能写之间的语言自我发展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散文又称美文,尤其是写景抒情的散文,似乎就是被晕染放大了的诗歌——既有诗歌般凝练优美的语言,又有诗歌般唯美悠远的意境。而意境是作者通过对具体景物的点染、勾画所营造的蒙上了作者心灵色彩的画面。在此,构成意境的景物自然不再是无情感之草木,无温度之风月,而是句句是情,字字关情,此所谓王国维“一切景语皆隋语”者是也。散文中的意境,究竟是客观景物迎合了作者心境,还是作者的心境晕染了本是无情的客观情境,似乎已
【内容摘要】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之间的研讨分析学情和学习内容,形成以学生的学代替教师的教,自主合作探究,教与学互相促进的设计方案。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导学案的运用为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探索出的一种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数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随
诗歌鉴赏,总是教师比较头疼的,尤其展现在高考之中,每次在鉴赏诗歌时总会出现教师很累,学生迷茫,不会做题的尴尬。而且凡是课本中出现的诗歌,一定不会出现在考卷中,最终诗歌欣赏的教学往往会出现会的依旧会,不会的依旧不会的教学低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他们参与的热情,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在诗歌教学中进行多元化的活动式教学是打破坚冰的一个尝试。  教师的主导地位的确立是学会鉴赏诗歌
意象就是将诗人的情意融注在形象中,包涵并体现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它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都可以看作意象。  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花鸟虫鱼、风雷雨电……都可以作为多情诗人笔下的意象出现,而在众多的意象中,月亮历来成为众多诗人的“宠儿”,成为了诗人们反复歌咏的永恒题材。这一轮皎月究竟有何魔力,能让这么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诗人们都对它情有
为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提升学校软实力,促进区域间教育均衡发展,区教育局出台了关于深化城乡共同体学校“捆绑”机制实施意见,将一所乡镇学校和一所城区学校结为“捆绑”共同体。随着“捆绑”工作的不断深化,必将导致“捆绑”发展这种教育新范式的形成,从而通过这种新范式来实质性地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思考一】强化团队功能,增强团队凝聚力、形成“和衷共济”的团队精神。  一枝独秀不是春,满园春色才是春。要
【内容摘要】在高中课程学习中,化学这门课相对来说实用性会更强点,由于其自身有许多化学方程式需要掌握,要求学生对每个化学方程式的由来都必须清楚,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化学方程式和各种元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星期带学生去实验室进行做实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一些抽象的东西,从而更好的把握新知识,确保在记忆化学方程式时候是在理解的基础进行记忆,从而加深印象,吃透
【内容提要】课程改革赋予了思品课堂新的三维目标,也赋予了教师、学生新的课堂角色,重新诠释了教材的含义。教材——理想课堂“待解读的文本”,要让让它物尽其用;教师——理想课堂的策划者,又是富有生活情趣的课堂的导演者;学生 ——初中政治的理想课堂,应是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充满智慧的思维不断碰撞,敢于探究和创新的行为不断发生。  【关键词】理想课堂 待解读的文本 学习的主体 课堂的主角  新课程标准强调改进
在高三阶段的复习课中,语法复习历来都是师生颇感头痛的内容,往往耗时多,效率低。这就要求我们在时间中寻找出教与学的良方妙法。笔者认为:高三英语语法复习教学,很有必要根据各个教学班的实际情况,结合毕业班教学的特点,实施这个“语境结合”,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成效。我们必须遵循从语境中来,到语境中去的原则,将语法教法与学生日常的语言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利用和创设不同的语言环境,在生动活泼的,规范的语言环境中
【内容摘要】思想品德课程菜单式作业设计应该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础,真正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辩证地相结合。既提高教学效果,又巩固和丰富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即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培养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又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  【关键词】作业设计 自选菜单 内容形式  传统的思想品德作业往往由老师统一布置配套作业本作业,作业形式单一,优秀
【内容摘要】探究学习的养成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探究”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个过程,它既是课程理念的一部分,又对实现课程理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太平天国运动”课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历史探究学习的培养。  【关键词】探究学习案例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历史教学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更应在此过程养成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