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居保对储蓄挤出效应的省间差异研究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医保已实现全面覆盖意味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在数量上率先达到突破,但质量仍因地而异,发展参差.消除不同省份间差异是我国下一步实现医保质量突破的必经之路,但在此之前,首先要充分认识差异.文章选取全国30个省份在2008—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从城居保对居民储蓄的影响角度入手,借助挤出效应探讨不同省份间城居保的落实效果,得到一半省份的城居保对储蓄存在挤出效应,而另一半则为挤入效应且不存在区域挤入或挤出现象的结论.
其他文献
结合国内发展情况与世界发展大趋势,我国将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调整,这样使得财政收入受到了一些影响,部分基层地区矛盾较为突出,使得基层社会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文章对当前部分地区的财政收入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次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相关部门的运行有所帮助.
财政税收是我国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而且我国政府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税收理念,将税收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去,造福百姓,因此财政税收对市场经济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财政税收与市场经济的互为基础和正相关关系,并分析了财政税收对市场经济发展在消费、投资、进出口贸易和就业方面的影响,最后为促进财政税收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依据磁性地层和14 C年代结果,结合岩性分层特征,对永定河冲积平原南部QYJ01年代地层进行划分,并综合QGJ01和QHJ01钻孔年代地层划分成果讨论沉积速率特征.将QYJ01钻孔的年代地层划分为上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其对应孔深分别为198.1~450.9 m、111.5~198.1 m、88.65~111.5 m、23.7~88.65 m和0~23.7 m.综合分析永定河冲积平原南部第四纪代表钻孔QYJ01、QGJ01和QHJ01的沉积速率特征,发现永定河冲积平原南部晚新生代地层
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前锋地带,关于该构造带的空间展布和晚第四纪活动习性等科学问题尚不清楚.此外,1927年8.0级古浪地震也造成断裂带上的一些地表破裂.运用构造地质学与地貌学原理及年代学测试方法,展开了相关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①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为NWW—SEE走向、呈右阶斜列式展布.②自西向东,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方式整体表现为以逆冲为主,逐步过渡为逆冲兼走滑运动或走滑活动为主;垂向上的活动强度整体上西弱东强,且中间增加的幅度最大,而断裂带的水平左旋滑移分量中-东段较大.③断裂活动具
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家高度关注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开始对各个层面的建设要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科学规划,以便出台适当的计划和策略,推动社会可持续性发展.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长期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最终形成的财政税收体制更契合当今的市场经济要求,为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但是,目前财政税收体制还没有到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仍旧有一定问题存在,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国内与国外的经济环境和整体发展形势进行全方位分析,立足社会建设需要,深化改革国家的财政税收体制,使其走上一条规范有序和
对南设得兰群岛基岩区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恢复其地层层序与演化过程.通过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对比分析了前人年代学、地球化学、古地磁学、古生物学、地层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南设得兰群岛地层划分为24个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南设得兰群岛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层序和年代学格架.研究表明;南设得兰群岛火山活动早白垩世—早中新世总体呈现从西南向东北迁移的趋势,可能是被断裂分割的洋底从西南向西北先后发生俯冲的结果;第四纪以来,伴随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打开,在裂谷环境中,形成了以幔源碱玄武岩浆喷发的迪塞普申岛、企鹅岛等.研
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特别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因此,振兴乡村经济,农业经济管理是重要抓手.文章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展示和剖析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提出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
火山机构识别与解剖是陆相火山岩区填图的核心,以浙江新昌东茗复活破火山为例,探讨陆相火山岩区火山机构的调查与研究方法.该破火山以磕山-乌龟山-大尖岗火山通道为中心,火山-沉积岩层围斜内倾分布,环状、放射状断裂及岩脉发育.在综合运用遥感解译、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及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查明了火山机构类型、形态、范围及其喷发产物特征和时空分布格局,并以此作为恢复火山喷发历史及确定火山机构演化的重要手段.结果显示,东茗复活破火山先后经历了正常沉积夹小规模喷发、大规模喷发、破火山口沉陷、晚期复活4个演化阶段.研究表明
如何“剥离”盖层,以获取盖层下伏基岩地质(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化信息是开展成矿带浅覆盖区地质填图的重要研究内容.结合区域地质及地球物理场特征,梳理了填图区与基岩地质填图有关问题,在填图区岩石物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1:5万重力、磁力和激电(IP)测量数据处理分析,采用多参数互约束解释技术和钻探验证约束技术“剥离”盖层,进而获得杜热一带覆盖区下伏基岩地质图,并提出以“穿透性”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重磁电)为先导,融合地质、地球化学、浅钻为一体的综合调查技术.在填图区新识别隐伏岩体43处(包括中酸性岩体18处
山东齐河地区被大面积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覆盖,但富铁矿资源潜力大,隐伏岩体的圈定对于提高厚覆盖区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和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航空重磁数据处理提高解释的准确性,利用航磁△T化极垂向一阶导数、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航空重力剩余异常等实现隐伏岩体范围圈定,在研究区共圈定6处中基性岩体,并利用航磁切线法、航空重磁剖面联合反演,结合地面电法、钻孔等资料,获取隐伏岩体的顶面埋深,编制了李屯、潘店、大张岩体的顶面深度三维立体图.在厚覆盖区利用航空重磁并结合地面物探和钻探进行综合研究、圈定隐伏岩体,为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