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公好云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ridzmhuiyo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在汪曾祺的笔下颇为受宠。
  《泰山片石·序》:“我从泰山归,携归一片云。开匣忽相视,化作雨霖霖。”
  自己写的“云诗”月朦胧、鸟朦胧,但他中意的一首“咏云诗”却明快、清丽。“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南朝齐粱隐士陶弘景的这首《诏问山中何所有》,汪曾祺是好生欢喜。
  “这四句诗毫无齐粱诗的绮靡习气,实开初唐五言绝句的先河,一个人一生留下这样四句诗,也就可以不朽了。”他在《初识楠溪江·九级瀑》中不吝赞叹。于是,行文屡次征引。书赠友人时信手拈来,还是朱文印章之印语。
  “汪公好云”与“叶公好龙”不是一回事,这是真爱。
  《觅我游踪五十年》,写在昆明的日子,“落拓到了极点,一贫如洗”,有时吃饭都是个问题,只好卧床不起。同学朱德熙见状,就夹着一本字典,喊他起来。卖了字典,把饭吃了,闲逛,或者到英国领事馆花园的草地上躺着,“看天上的云”。优哉游哉,云聚云散。
  云聚云散,具体是个什么模样?21岁时,汪曾祺写下的《待车》试图描绘了一通:“云自东方来,自西方来,南方来,北方来,云自四方来。云要向四方散去。”等于没说。
  《异秉》中的药店学徒,整天都過得“刻板枯燥”。只有趁着太阳,爬上梯子,到屋顶晒丸药,才是最快乐的时刻。特别是到了七月,傍晚时分,可以看巧云,“七月的云多变幻,当地叫做巧云。那是真好看呀:灰的、白的、黄的、橘红的,镶着金边,一会儿一个样,像狮子的,像老虎的,像马、像狗的”。
  再着急,也要把云细细读。1945年的《老鲁》,汪曾祺写道:当教员的干巴巴等着喝水,却迟迟不见挑水的,原来人家“正在软草浅沙之中躺着看天上的云呢”。没有投诉,也不开除。汪曾祺的解释是:“没办法,这个学校上上下下全透着一种颇浓的老庄气味。”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这是杜甫的句子。没想到,这个凭着沉郁和悲凉行世的汉子,也被流水、云彩收拾得这般服帖。
  人一辈子,就应该痛痛快快地看几次云。
其他文献
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相对于其他门类的设计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冷门的设计门类,人们对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关注度远远不如对电子类产品的关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也增加了对农业机械产品的补贴金额,因此,农业机械产品设计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工业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多种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将工业设计运用到农业机械产品的设计中,可以在产品的色彩、造型以及使用界
目的与意义:可溶性糖、有机酸和芳香是果实风味物质的重要成分,对果实的感官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组分与含量对果实的感官品质起决定作用。果实品质改良是西瓜育种项目的重要目标。目前,对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的研究较少,参与有机酸积累和代谢的相关基因还未见报道,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如何进行相互转化还不清楚。因此笔者通过测定近等基因系材料中西瓜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结合转录组测
1  从古城保定出发,一列火车  咣当咣当开进太行山  开进人民中间  无边的山坡上,果树似海,波涛汹涌处  一个人,穿着一双旧旅游鞋,鞋上  挂满奋笔疾书的泥浆  他埋首于群山中  那些苹果,那些核桃,那些板栗  那些惊雷闪电,汇聚成太史公笔下的六个字  ——太行山新愚公  2  荒凉了十万年的山坡,被  一个人喊醒  从历史的杂草乱石中抬起头  长出蜿蜒的果树林  结出富岗苹果,绿岭核桃  在
辛卯年的年三十下午,济南泺源大街好像宽了两倍多。往日的车辆、人流,都没了。偶尔有一两辆车从他身边驰过。天上飘起雪花。雪花凉丝丝地落到他缩着的脖子里,然后贴着皮肤瞬间融化。他现在有点后悔自己的决定。要不,他该在老家的热炕上,看着散发着油墨香的春联,听着侄子们燃放的鞭炮,吃着母亲包的热水饺了。  他嘴里呼出的热气,漫过他的脸,四散开去。祝福的短信,一条条发过来,他都懒得回,甚至懒得删。  一大早就给母
海鸥  在离海岸线更遥远的地方,一串串波涛,接踵而来,拍击和湮没。  目光追逐那些白色痕迹的时候,目光期望从望远镜中抓住那道白色痕迹的时候,时光的影子终于以一只海鸥的英姿出现。  它像箭一樣射来。  这种处处为家的灰白动物,正在大海上翱翔,携风夹雷,从我们头顶一闪而过。  灯塔  四周簇拥着尖叫、推击、冷漠、嘲弄、淹没……  此消彼长的闪烁,与遥远保持神秘的呼应。  它们让奔腾和暴烈安宁,让剽悍和
“十七年”农村小说的内涵十分丰富,关于该历史时期的研究至今仍然十分活跃,其叙事策略、题材划分、爱情故事等、文艺批评等的研究层出不穷。柳青的《创业史》,在整个“十七年”文学中都处于难于超越的经典地位,作者选定的特定题材和独特视角,以因其产生的激烈的文学争论延续至今,足见“十七年”文学的丰富底蕴。《中国当代农村小说研究1949—1966》一书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文革”的这十七年史料及据此创作的小说为蓝
目的与意义: 与葫芦科其他作物相比,西瓜性型遗传规律和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相对落后。利用不同性型的西瓜材料进行相互杂交获得了5组六世代分离群体,深入分析其后代分离规律及季节对材料性型的影响并揭示西瓜性型遗传规律,有助于促进优良雌性系的发现,并改进西瓜杂交种子生产。此外,为发现控制西瓜性别表达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材料与方法: 利用3种西瓜性型的4个材料一共构建了5组六世代群体:Group1的母本为
今年8月12日,河北省委、省政府颁发了《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培育建设10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此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的家乡能否成为特色小镇?”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紧接着,9月初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将全世界媒体的目光吸引到杭州,记者们在关注G20峰会的同时,亦注意到在浙江当
进入20世纪以后,我国农业与生物科学获得诸多成就,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突破。农业与生物科学文献大多使用英文记载,掌握农业与生物科学专业英语势在必行。在开展农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农业与生物科学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水平。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英语教学存在不足之处,农业与生物科学专业英语教学难度较大,教师并未整合阅读教学、翻译教学等等。专业英语学习与
2014年5月29日,应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邀请,笔者随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瓜甜瓜研究发展中心徐永阳主任、中国园艺学会副秘书长马跃研究员、河南省种子管理站高级农艺师时晓红一行到位于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杏花营试验基地,重点考察了基地中大棚与露地的西瓜、甜瓜新品种试验和栽培技术试验。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西瓜研究所吴占清所长、霍志邦副所长、程志强副所长、安水新研究员等主要专家领导陪同介绍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