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风险评分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冠心病监护病房需求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qian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入院时病情稳定且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住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风险预测评分,以筛选需要CCU的患者。

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805例行PCI治疗的入院时病情稳定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654例患者作为建模组,有CCU需求125例,无CCU需求529例;2018年8月至2018年10月151例患者作为验证组,有CCU需求28例,无CCU需求123例。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确定评分标准,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最佳约登指数确定临界值。

结果

805例STEMI患者中,有CCU需求153例(19.01%),其中泵衰竭(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最多见(113例)。建模组中,最终年龄(60~74岁,OR = 1.513,95% CI 0.945~2.424,P = 0.085;≥75岁,OR = 2.740,95% CI 1.371~5.478,P = 0.004)、总缺血时间>4 h(OR = 1.701,95% CI 1.022~2.831,P = 0.041)、入院休克指数≥ 0.8(OR = 1.910,95% CI 1.178~3.099,P = 0.009)、多支血管病变(OR = 2.090,95% CI 1.272~3.432,P = 0.004)、术前病变血管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0级(OR = 2.099, 95% CI 1.313 ~ 3.353,P = 0.002)、急性前壁心肌梗死(OR = 3.696,95% CI 2.347~5.819,P<0.001)、既往有脑卒中史(OR = 3.927,95% CI 2.057~7.500,P<0.001)共7个变量是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有CCU需求的独立危险因素。评分标准:年龄<60岁为0分、60~74岁为1分、≥75岁为2分,总缺血时间>4 h为1分,入院休克指数≥0.8为2分,多支血管病变为2分,术前病变血管TIMI血流分级0级为2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为3分,既往有脑卒中病史为3分,总分15分。0~6分患者为低风险,7~15分为高风险。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中,风险预测评分诊断STEMI患者有CCU需求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0(95% CI 0.692~0.788,P = 0.580);验证组中,风险预测评分预测STEMI患者有CCU需求的AUC为0.755(95% CI 0.658~0.853,P = 0.755)。

结论

基于年龄、总缺血时间、入院休克指数、多支血管病变、术前病变血管TIMI血流分级、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和既往有脑卒中史建立了预测入院时病情稳定且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有CCU需求的风险预测评分,用于识别发生并发症的高风险患者,帮助医生进行CCU决策,为合理分配有限的CCU资源提供简便、实用的临床工具。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出血转化类型与血清尿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3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入院时血清尿酸水平,统计出血性脑梗死(HI)和脑实质血肿(PH)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HI、PH的危险因素。结果365例患者中,未发生出血转化328例(对照组);发生出血转化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