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性化视角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90107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已逐渐从假设走向了实然,但由于网络本身的复杂多变,网民结构的多种多样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在发展中还存在缺失,如教育目标同一性、教育内容的公共性、教育方法的单一性。针对以上问题,教育者应加快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理念、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路径以及提升网络教育者的信息素养,以此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深入发展。
其他文献
图书剔旧工作一直是各类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图书剔旧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剔旧出新的意义作了相关分析,讨论了高职院校图书剔旧的原则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彰显师生双主体性作用的教学模式。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多种方式,设置合理的目标与评价体系
目前的中职数学教学的困境是,只注重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一味的“学数学”和“说数学”,忽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课堂效能低下。为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改进、创新教学
自"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手,然而,各种主客观因素限制了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岗位上的作用发挥,从制度上给大学生"村官"以合理定位,寻求高
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不能忽视使大学生成为开创性的个体。在目前不太理想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完全可以跳出传统观念,大胆创业。作为高校,应当善于引导并支持大学生创业。在校期
引入审美文化理论对当代广西文学进行研究,论述广西文学和广西文化现状所体现的"幸福指数",试图启发人们今后自觉地建构广西的精神文化家园。
潘慧,女,1961年出生于广西柳州市。中共党员。研究员、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心理学博士后。现任广西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企业公民委员会专家评委。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课题组兼
桂学是以广西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理、学科。现代意义上的桂学,是指以广西社会、文化、思想、艺术、科技、工艺等为研究对象的、具有广西特色的一种理念和学说的总和。
2013年10月29日下午4点30分,由广西桂学研究会主办、广西教育学院承办的广西桂学研究会广西教育学院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广西教育学院隆重举行。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日益强调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的整体宏观背景下,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城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