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的的4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患儿舒适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实施前后患儿穿刺情况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实施后患儿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护理实施前患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为(80.02±3.26)分,护理实施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为(95.02±4.02)分,护理实施前后数据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期间给予患儿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适用于临床。

【关键词】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护理干预;舒适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5-01
  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严重危害新生儿的生命健康,现代医学常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机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临床操作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极易并发各项疾病,例如空气栓塞、出血、感染、心脏骤停等,临床操作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较为严格,如何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中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了保障新生儿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治疗权益,本文笔者特选取48例高胆红血素症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旨在观察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配合,详细内容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的的4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儿24例,胎龄37周到42周之间,平均胎龄(40.02±0.23)周,日龄在1天到11天之间,平均日龄(5.26±1.42)天,纳入标准:(1)所选患儿黄疸出现时间均在24h之内,均符合外周动静脉共同换血的指征,均自愿或准医嘱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2)患儿家属对本项研究知情,且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3)治疗依从性较好。对两组患者的资料做客观比对,提示可于下文开展比较分析(P>0.05)。
  1.2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将患儿置于远红外辐射台上,取患儿仰卧位,对患儿的四肢进行适当的约束,将患儿与心电监护仪进行连接,设置参数,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换血时间维持在3~4h为宜,换血量为150~180ml/kg,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动脉放血,采用输血的方式作用于外周静脉,调节好输液及放血的速度。
  2护理配合
  2.1换血前护理:术前对换血室内的环境进行干预,采用消毒剂对室内的地面、操作台及墙面进行消毒,调节好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及时通风换气,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给予患儿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做好术前药械的准备,并对器材进行消毒,对药品进行清点,确保治疗的顺利开展;加强对患儿病情的了解,针对患儿的体重、日龄、生命体征等进行核对,确保换血指数的合理性方可开展手术;术前对患儿进行4h的禁食,将胃部的内容物清理干净、以防术中出现呕吐等情况,采用5~10mg/kg的苯巴比妥钠静脉注射用作术前镇静,建立动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患儿人血白蛋白,实施进行心电监护;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争取患儿家属的支持,提高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1];(2)术中护理:术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采用无菌手套,对动静脉的表皮进行消毒及铺巾,采用留置针建立动脉通道,接好换血器械的管道,密切观察血液流动情况,避免出现堵塞,调节好血液流动的速度,确保放血与输血速度一致[2];(3)术后护理:术后继续采用蓝光治疗,根据患儿黄疸水平规定照射时间;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术后每一个小时进行呼吸、心率、体温、血糖、血压的检测,避免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水肿、惊厥、嗜睡等症状,观察有无低血糖、酸中毒、低血钙、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时上报主治医师给予应对措施;观察穿刺点情况,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患儿出汗,防止穿刺点感染;对患儿进行提问监护,将患儿放置与保温箱内,观察体温变化;及时补充葡萄糖酸钙;患儿出院时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指导,提高家属看护能力[3]。
  3结果
  护理实施后,48例患者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护理实施前患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为(80.02±3.26)分,护理实施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为(95.02±4.02)分,护理实施前后数据差异做統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
  4讨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是临床降低血清胆红素最快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反馈较好,但是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要求较高,要求医护人员具有娴熟的穿刺技术,减少多次穿刺对患儿的伤害,确保穿刺后针头固定,不移位不脱出,临床换血过程中哄对患儿的依从性要求较高,争取患儿家属的理解,对患儿四肢进行适当的固定,确保换血顺利完成,保障换血通道的通畅,避免血栓堵塞。临床给予患儿舒适护理干预,提高患儿技术对疾病及治疗的理解,提高换血依从性,减少因患儿因素导致的不良事件,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4-5]。本项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实施后患儿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护理实施前患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为(80.02±3.26)分,护理实施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为(95.02±4.02)分,数据可以看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期间给予患儿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适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丽影.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8):1008-1009.
  [2]郭碧清,梁丽芬.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6):103,105.
  [3]李丽萍.15例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初探[J].健康前沿,2017,26(1):42,45.
  [4]吴晓娟.新生儿溶血患儿动静脉同步换血术观察与护理[J].饮食保健,2017,4(21):140-141.
  [5]张蓉,王巧玲.445例新生儿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25):2635-2637.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评价优质护理在ICU危重患者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于本院ICU病房接受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危重患者共71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家属护理选择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患者均接受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ICU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CPM)与护理康复对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抽取在本院进行膝关节损伤术的156例患者为实验对象,时间是2017年5月-2019年5月。依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n=78)和干预组(n=78),对照组进行单纯CPM锻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康复,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干预组低,数据差异明显,具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了标准化护理对于脑卒中重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9月所收治的脑卒中重症患者共计80例,按照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顺序将其随机划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实施标准化模式,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经过标准化护理后,其认知功能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胃腸外科空肠输注老年患者(以下简称胃肠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肠内营养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把98例胃肠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营养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情况强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于结肠癌晚期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本研究选择86例患者均选于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晚期患者,运用奇偶数进行随机分组,43例患者为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43例偶数组为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比对护理效果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癌痛评分具有一致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癌痛评分与对照组癌痛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自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6月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中,选择56例作为本研究的案例,均分2组,参照组28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研讨组28例产妇接受预见性护理,观察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研讨组产后出血量2小时、24小时均较参照组的产后出血量低,同时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
期刊
【摘 要】目的:对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进行探究和总结。方法:本研究选择性回顾了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之间在某院进行了治疗的150例急危重症患者治疗的资料,对其在急救护理过程当中较为容易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总结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医护人员缺乏抢救能力、抢救记录缺少完整性、医患沟通不及时和抢救设备没有完整性四个主要问题,其中医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应用重症早期预警护理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共选择94例小儿手足口病作为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随机分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重症早期预警护理策略,评价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口腔溃疡愈合、皮疹消退及发热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9.0mmol/L,需要采取胰岛素治疗,并考虑是否存在循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79-01  相比于一般产妇来说,高龄产妇由于身体机能已经开始下降,在分娩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大,所需要忍受的疼痛也相对比较剧烈。因此,有效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需要采用剖腹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剖腹产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类型在妇产科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将产妇的腹壁切开之后再打开子宫取出胎儿和胎盘,既能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加强供应室护理质量对控制降低院内感染率方面的影响分析。方法:课题收集笔者医院ICU收治患者62例为客观分析对象,课题开展时间在2018年1月到2019年7月,依据不同入院时间分组,早期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晚期组开展加强供应室护理管理。结果:早期组31例患者中,继发院内感染患者9例,感染率为29.03%,晚期组31例患者中,继发院内感染患者3例,感染率为9.67%,组间差异显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