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在脑卒中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gq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等指标在预测脑卒中发病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0月来山东电力中心医院体检的1295人,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颈动脉超声等检测,根据脑血流动力学指标(cerebral vascular hemodynamic index,CVHI)积分值分为健康组和脑卒中风险组,比较各组间的生理、生化及颈动脉超声等指标差异.结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在健康组与风险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空腹血糖、尿素氮指标在两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定期颈动脉超声检查,监测内膜厚度和斑块,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三低扫描模式对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到昌乐县人民医院诊治的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80例患者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扫描,研究组40例采用三低扫描,均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观察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SNR、SI4、CNR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CTDIvol、ED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97.50%比对照组80.00%高(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三低扫描模式对诊断头颈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征象特征.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112例,计算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并比较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CT特征检出率.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中央型解剖特征、纵隔淋巴结融合、纵隔血管侵犯检出率显著低于小细胞肺癌,周围型解剖特征、类圆形、支气管闭塞、肺不张检出率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P<0.05).结论:肺癌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推广.
目的:探讨在桥本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疾病的临床诊疗中,选择高频彩超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内结节性病变待查的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其超声图像特点,检查后行实验室检查,手术者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手术者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细胞学检查,将所获取结果作为参照,筛选出局限性桥本甲状腺炎(桥本结节)及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高频超声分别在桥本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微小结节中的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局限性桥本甲状腺炎(即桥本结
目的:比较正常人尸体L3-S1节段椎间孔外口相关解剖参数和正常人俯卧位和侧卧位L3-S1节段MRI影像椎间孔相关解剖参数.方法:测量6具正常人尸体标本L3-S1节段椎间孔纵径、横径,与2019年1月—2020年1月随机选取的20名健康志愿者腰椎磁共振影像俯卧位和侧卧位同侧椎间孔的纵径、横径进行对比.结果:尸体标本和磁共振影像上俯卧位从L3/4到L5/S1节段椎间孔的高度和宽度均呈逐步降低趋势.解剖学测量和影像学测量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人侧卧位从L3/4到L5/S1节段椎间孔的纵径和横径逐步降低
目的:对比非增强MRI评分与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varian-adnexal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O-RADS)MRI评分对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99例附件肿块患者M R I检查的资料,对比非增强M R I评分与O-R A D S MRI评分两种方法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UC)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非增强MRI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略低于O-RADS MRI评分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CT影像诊断方法,观察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影像诊断,并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对比分析CT诊断的分级及准确率情况.结果:病理检查中显示有152例单纯水肿型,有48例出血坏死型,其检出率为100%,而CT检查中显示有148例单纯水肿型,有48例出血坏死型,仅出现4例漏诊,检出率为98%,两种检查对比发现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8例单纯水肿型患者与48例出血坏死型患者中,A级、
目的:探讨DCE-MRI在鼻咽癌放疗后颅底骨质复发与颅底骨质放疗后改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月回顾性对比分析经临床证实的鼻咽癌放疗后颅底骨质复发(简称颅底复发组)50例和颅底骨质放疗后改变(简称放疗后改变组)25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和DCE-MRI并获得TIC,分析DCE-MRI技术对鼻咽癌放疗后颅底骨质复发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208例放疗后改变为I型曲线,45例颅底骨质复发为Ⅲ型曲线,其中42例放疗后改变和5例颅底骨质复发为Ⅱ型曲线
目的:探究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与磁共振(MRI)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MRI组与CT组,各49例,分别采用核磁共振诊断方式及CT诊断方式开展临床诊断,分析诊断效果.结果:MRI组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CT组,漏诊及误诊率显著低于CT组(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与磁共振方式开展诊断,可有效鉴别诊断患者病情,明确患者股骨头坏死情况,磁共振诊断价值更高,尤其对坏死早期诊断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目的:分析对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采取CT与MRI扫描三维重建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48例疑似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实施CT与MRI扫描三维重建诊断,将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其诊断准确度.结果:经检测,金标准检查结果为43例患者为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剩余5例患者为其他疾病.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为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41例,剩余7例患者为其他疾病.CT诊断为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36例,剩余12例患者为其他疾病.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诊断后,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评价牙周非手术治疗对上颌窦黏膜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使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对治疗前后的上颌窦黏膜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比各项指标和上颌窦黏膜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的牙周临床指标和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上颌窦黏膜厚度和长度值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结论:口腔颌面锥形束CT能够有效地将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后的上颌窦黏膜变化反映出来,是一种有效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