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指南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何70成 摄071

  2019年2月,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出版了全新的西语版《上海指南》(Guía de Shanghái),以帮助西班牙语母语者更好地探索上海,同时推出了由韩培培策展的相关展览《城市漫游探索》。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却同是生活在上海的4位年轻摄影师——亚历杭德罗·斯科特(Alejandro Scott智利)、何成(中国)、琼·洛巴塔(Joán Llabata西班牙)、姚瑶(中国)为这个项目提供、创作了关于上海的城市影像。
  雍和、陆元敏镜头中的上海,已是记忆中的经典,而关于大都市瞬息万变的当下以及时代步履留下的点点印记,交错着、显现在这些年轻人的影像中。
何成 摄

  在这个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大都市中,城市景观与现代生活的瞬息万变正在挑战着我们对日常概念的理解。在心理和地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类的感知与城市的文化一起,造就了人与人之间许多共通的空间,意识和无意识,过去和现在交织于此。

城市背影


  何成
  何成是这次展览中唯一的上海“土著”,对于这座城市,他可能有着比其他几位摄影师更深的感情和感触。本次展览的作品突出了这个城市中的人,而且是从背影来观察街上形形色色的路人。他们的穿着,举止,和能看到的有限的神情或多或少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些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尤其是被选为主视觉的这幅作品,就非常有代表性。尽管我们看不到老先生的正面,但是一身西装加上帽子和墨镜,是上海“老克勒”的标准形象,我们会下意识地去想这位老人一定是一位讲究生活,有文化,有腔调的人。
琼·洛巴塔(Joán Llabata) 摄

  在城市的生态中漫游,我们发现着这座城市的不同层面和肌理,编织着各自的心理地图,交错的大街小巷充满着无尽的想象 。用心的观察者在街道中穿梭和思索,城市作为叙事,正在实时被反复解读和诠释。
瓊·洛巴塔(Joán Llabata) 摄

上海24/7


  琼·洛巴塔
  琼·洛巴塔(Joán Llabata)来自西班牙,在中国生活已经多年,工作之余他喜欢拿着自己的胶片相机扫街。这个系列比较集中展现了他晚间出行中在街上的各种店铺里看到的有趣场景。Joan发现这座城市里有太多的人很晚还在从事着各种工作,虽然大部分人都已经在家中, 但是街上的各个角落里在发生着的远比你想得要活跃。而且一个我们都想知道但无解的迷之现象,为什么水果摊很多都开到很晚,真的凌晨会有很多人去买水果吗?
亚历杭德罗·斯科特(Alejandro Scott) 摄
亚历杭德罗·斯科特(Alejandro Scott) 摄

不可复制


  亚历杭德罗·斯科特
  亚历杭德罗·斯科特(Alejandro Scott)来自智利,现生活于上海,平日工作是进行商业活动的拍摄。用镜头记录城市的瞬息万变及过程,是他观察城市的方式。通过静态摄影和动态录像结合展现的形式,用动与静的对比来展现记录的一个时间段内一个地点发生的一切。摄像机记录出现在画面中事物,摄影师则选择抓取拍摄这其中的一些吸引他的情节。在展厅的展示方式则是将视频投影于摄影作品重合放置,在这个叠加的时空里让我们一起观察眼前被加速和被静止了的熟悉的街景。
姚瑶 摄

  作为当下和市井生活的记录者,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和不同时刻的真实与多样。生活在一个效率至上的城市,空间的距离感正在被消除,然而人们停下脚步去观察生活却变得尤为奢侈。
姚瑶 摄

上海,上海


  姚瑶
  姚瑶每天进行的摄影实践其实就是在对这个城市进行随时随地的探索,漫游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用脚步丈量着城市的维度,用手机记录着眼前的所见。我们走过的街道、去过的餐厅、进过的商店,却在姚瑶的眼里变出很多奇特的画面。而且可能这些瞬间起初显得很琐碎并且毫无关联,但是细细看便会发现或者激发你想象其中各种线索的串联。姚瑶的作品也仿佛自带韵律,有一种乐感贯穿始终,轻快跳跃,很浪漫也很有诗意;照片中也经常藏有一些让人看了会心一笑的小细节。
  2017年,徐松和蒋磊磊远赴山西王狮乡阳湾明德小学和云南丽江烂泥箐乡的大二地小学,为贫困儿童和留守儿童进行摄影教学,而发给小朋友的相机则都是网上好心人捐助的。在上第一堂课之前,他们很忐忑,摄影是一件很个人、也很自由的事情,老师们怕讲得太多太具体,会框住孩子们的思维。经过再三讨论,两人决定用介绍、引导、陪伴和点评的方式,以最低限度的影响教孩子们摄影,让他们拿着相机“自由生长”。在第一堂摄影课上,蒋磊磊为孩子们介绍了从摄影发展之初到现在的各种形式和内容。从摄影之父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到现如今的人人都能上手的手机摄影;从安塞尔·亚当斯极致的风光摄影,到探讨时间、记忆等抽象概念的杉本博司;从法国著名摄影家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到国内崭露头角的合肥抄水表工刘涛,还有森山大道、卷川实花等等,他们想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摄影案例告诉孩子们:摄影的可能性有很多种,而你就是其中的一种。
  教学开始后的第一个月,蒋磊磊从孩子们手上收来了第一波作业。由于相机都是网友捐赠的,CF卡、SD卡、TF卡各种形式的相机都有,孩子们拍出的图像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有的是几十兆的RAW格式,而有的就只有几K,这让他对与孩子们的作品产生了一丝担忧。
  但令人意外的是,就在这些作品中蒋磊磊发现了个别几张抓人片,不过,一开始的他觉得这只是偶然。在后来几个月的作业中,优秀的作品越来越多,而且一些很出众的作品总是来自于固定的几个学生。没想到在这短短几个月“自然生长”的状态下,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自己的一套摄影方法,并开始显现了独特的视觉天赋。那些用各种被淘汰的相机拍摄出来的作品中散发着一种野生的、自由的生命力,这是很多被训练出的摄影师所不具有的。
  蔣磊磊将孩子们的数千幅作品整理了两大部分,“梦”的部分和“现实”部分。“现实”部分,展现了孩子们对“瞬间”的捕捉,这是摄影的基本功,他们通过一张张“决定性瞬间”,为观者展现了既有宽度又有深度的山村生活。宽度来源于他们对于学习和生活的事无巨细的观察,而深度则来自于影像中或张扬或含蓄的情感。他们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任何摄影技巧,也没有像我们大量阅读过前人优秀的摄影作品,但在这些作品中,竟散发出了一些经典摄影作品中的气质。也许不论是“野生”还是“专业”,最终都能达到摄影的目的。
  “梦”的部分则通过孩子们在日常中的“非日常”性的观察,为观众展示了一个虽然物质贫瘠,但却充满着奇思妙想、天马行空的独特童年视角。或许,这些孩子已经在无意识中体会到了摄影的功能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拷贝”那么简单。孩子们利用闪光、欠爆、虚晃等手法,为我们展示出了一个由他们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梦幻世界。
  就像在最纯净的自然环境中寻找萤火虫一样,他们在山区孩子的身上,寻找到了纯粹的影像。这些影像无关器材的贵贱、无关技巧的高低、也无关荣誉和名利,这些质朴的画面全都来自孩子们纯粹的生活观察。
其他文献
黑白是一种纯碎的摄影艺术表现方式,主要以光影和层次突出画面的细节和质感。在风光摄影的拍摄中,最重要的是构图、光线和色彩。可以说色彩在风光摄影中有着情绪渲染和表达作用,非常重要。那么祛除了色彩的黑白风光摄影是否还可以表达主观情感呢?答案是肯定的。陈笑芳酷爱风光摄影,无论黑白还是彩色。她说:“风光摄影創作如同写诗,诗歌既有热情洋溢的,也有朦胧抒情的,不同的风景用不同的手法来展现,才能够更加准确地将自己
古巴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也是摄影人心目中的胜地。我们的年度十杰摄影师隽大鹏不久前就带着佳能EOS 5D Mark IV前往古巴拍摄,记录下了那里曼妙的色彩和精彩的光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重返80年代  “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明媚的阳光照新屋,门前开红花……”对于古巴这个国家,在印象中应该更多的是神秘,听得最多的是像80年代的中国,由于年龄的缘故,对那个年代并没有很
复古美型机身  E-PL7延续了奥林巴斯PEN系列的经典造型。机身做工精致考究,无论是漆面还是转盘上的螺纹都具有很强的品质感。机身正面的防滑饰皮,一方面提高了拍摄时的握持感,另一方面也让机身更具复古气息。将E-PL7拿在手中,拍摄者会自然生出把玩的欲望。  奥林巴斯为E-PL7提供了3种机身配色。黑色版沉稳优雅,白色版甜美时尚。相比之下,我更青睐于银色版。银色机身配合黑色饰皮,具有非常浓郁的复古气
转眼间已经是2015年的第三个月。  即将放寒假的你,即将与家人团聚的你,  即将放下工作踏上一段欢动旅行的你,  是否正在为购买、升级摄影器材而感到困惑呢?  如何选择一台  适合自己的相机  评价一款相机的标准有很多,画质、性能、外观、操控性、扩展性、携带性等等。可以非常确信的是,完美的相机是不存在的。假如有一款相机真的能在以上几方面做到尽善尽美,那么它的价格肯定不会特别亲民。在笔者看来,选择
抠图中,最难的就是头发丝了,一丝一丝的头发,如果只靠魔术棒工具,或快速选择工具,是不能一次性抠干净的,本文介绍“调整边缘”工具,能让您轻松抠出头发丝,虽然不能100%抠出,但已经能抠出很大部分了,很具有真实感了。  图中模峙形象美丽,长发飘飘,用光柔和、不乱,眼神光突出,很有神采。可是背景非常普通,作为一般的糖水片没问题,可是难成佳作。幸好背景比较单纯,使我们有可能把人物以及头发丝抠图分离出来,换
冬日暖阳 俞纪根 摄小船悠悠 俞纪根 摄春游 顾纪生 摄五彩缤纷 冯学安 摄夜荡口 张群莉 摄古桥全貌 褚春玲 摄孝义之风代代传  鹅湖的礼让、孝义之风,代代相传,源于吴文化的谦让美德和儒家思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在这里尤为昭彰,汉有丁兰,晋有华宝,元末华幼武,明初华贞固。  恪守孝道,推已及人,博爱众生,务本济物,把“孝”衍化为“义”,是鹅湖孝义文化升华为实际行动的具体表现。鹅湖的华氏先贤在
01 让手机充当相机的快门线快  门线是摄影必备的配件之一,能让手机做快门线就好了。  在手机中安装App软件Remote release,相机保持开机状态,手机连上OTG线,再与相机的数据线口连接,启动软件,如图3所示,勾选“默认使用该设备”,按“确定”,进入手机控制快门界面,如图4所示。调整好相机,只要轻触手机上的快门键。“咔嚓”,相机快门启动成功,相机回放看一下,大功告成,如果现在你就手舞足
高速公路与我们的生活如此密切相关,却又如此让人感到陌生,幸好因为有了像陈信荣一样拍摄身边故事的摄影师,我们才有机会随着镜头的摇移,亲历了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热火朝天、艰辛苦累,直至最终的融合贯通、气势磅礴。  我认识中国高速公路,无疑是从福建宁德开始的。  这两年,我与朋友们谈到福建高速时,他们说:1997年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04年全省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2009年突破2000公里
今天是大众的摄影时代,广大摄影爱好者撑起了中国摄影事业繁荣发展的天地。在《大众摄影》创刊60年的纪念刊中,我们从读者创作的作品中,遴选出不同题材和不同风格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注重瞬间,有的强调光影,有的精于技法,有的追寻观念。乍看起来,这些照片似乎有些駁杂,也显得有些散乱,但是逐一品读,再把这些散点连成线,我们便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摄影现象的缩影,可以读懂当前中国摄影爱好者对于摄影艺术的理解与追求。
為了丰富俱乐部会员活动,加快提高会员创作水平,2019年1-12月,《大众摄影》俱乐部将实施俱乐部联展制,全年题材暂定为综合,参加者限为俱乐部会员。并将对俱乐部实行星级认定,入选作品积分与作品水平、俱乐部星级挂钩。《大众摄影》杂志每月将开辟6个版面发表会员入选作品。请会员直接在各自俱乐部专区“发帖”投稿。俱乐部星级管理办法、会员激励办法、会员积分办法、俱乐部会员申请条件、单独摄影组织参与办法、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