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今年三季度的CPI为4.4%,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我国目前尚处于温和通货膨胀,避免温和式通货膨胀演变为“飞奔的通胀”,进而避免股票市场大幅度的波动,通胀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通货膨胀的的界定,通货膨胀的现状,通货膨胀的演变,研究通货膨胀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关键词:上证综指 CPI 温和通胀 资本市场 通货膨胀
1 通货膨胀的界定
我国的通胀目前已达4.4%,利率2.5%。通胀等于手中的货币贬值,通胀等于粮食、蔬菜等核心商品都在顽强的上涨,人人担忧。
在不知不觉中,货币资产贬值了。房价上涨更具有普遍的威胁性及伤害力;世界各国的央行都在比较了美国、英国、德国的模式后,选定学习德国的模式,把反通胀、稳定物价作为央行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主要模式。央行副行长易纲就公开讲过“通胀是央行的天敌”。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经济学教材把2%-3%的通胀称为爬行通胀;3%-10%之间的通胀成为爬行通胀称为温和通胀。10%以上的2位数通胀为“飞奔的通胀”,50%以上的涨幅为恶性通胀(只发生在战争、严重自然灾害及政权危机、更迭之时)。中国目前尚处于温和通胀。但必须提高警惕,防止其进一步演进及发展到恶化的情景。
2 通货膨胀的现状
11月11日中国统计局公布的三季度及10月宏观数据,分析主要数据我们注意到经济增速回落放缓,市场担忧经济增长一扫而空。10月我国工业增速继续放缓,但降幅趋缓,经济回稳趋势明显,一扫市场对我国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消费及投资增长均相对稳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主力。10月消费及投资增幅稍微回落,对经济增长支撑有力。
通货膨胀压力凸显,央行政策效应滞后性较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又创本年度新高。食品仍是引发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行的主要动力,虽然央行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措施遏制通货膨,但央行措施具有较强的滞后性,通货膨胀短期内难以逆转。
中国经济稳健增长将支撑国内股市及商品期货市场稳健上行,中期向上的格局仍将延续。
通货膨胀压力凸显,投资者将更多选择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品种,利好股市及商品市场,短期调整后市场将回升势。
3 通货膨胀很可能演变为“飞奔式通胀”
3.1 国内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一直以适度宽松为主;1999年全国M2为9万亿,现在是69.9万亿,等于GDP35万亿的两倍(美国M2只有GDP的80%);此外,从2008年起,我国货币政策宽松;2009年新增贷款9.59万亿,2010年将达7万亿;我国启动国家投资四万亿(这些——铁路、公路、机场、基本建设还在持续在建之中,第二、三年会追加配套资金,我国近年来向社会投放了大量货币。
3.2 国际影响因素
美国的货币政策所致。由于中国贸易顺差几千亿美元中80%来自美国,于是美国就逼人民币升值(可升到3.8%)。你不升值,美联储就24小时开动印钞机印美元,大量流向利率2.5%(是美国利率10倍)的中国。外汇与热钱大量地,无时无刻地,无孔不入地流入中国,造成中国外汇储备剧增,外汇占款又导致基础性货币被动投放很多、很快。
特别是近期,这使中国等新兴国家非常为难。三条路都难,本币升值,几千万家出口企业全关门,几千万农民工返回农村。提高利率,已是美国利率0.25%的10倍了,美元等外汇会更加大量地、疯狂地进入中国,造成更高通胀,利率在通胀推动下再提高,对外资更具吸引力,热钱进得更快。提高准备金率,已高达18%,是世界大国中最高的了。但还可提得更高达到20%或以上的可能。提高准备金率不要支付利息,不怕热钱吸入,故会多次发生,利率会动得少些。但提的太高了也不是权宜之计。
4 通货膨胀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2003-2006年通胀与股市。从2003年年末开始,CPI出现持续走高的局面,从11月开始,CPI达到3%以上,2004年6月更跃升至5%以上。但由于国家及时采取的政策调控,从当年11月之后物价就出现了明显的大幅回落,10月为4.30%,11月为2.80%,12月已降至2.40%。
2003年,中国股市局部牛市开始,大盘呈现震荡走势。从2004年的1月30日到2005年4月30日,市场经历了一波下跌行情。其原因是1月31日出台了“国九条”:《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创办创业板市场发行股票的计划对投资者产生了压力,股票市场开始调整。而2004年内证监会高层的变动,几大券商的清盘和“庄股”德隆的倒下,都使股市陷入低迷。
从2005年4月开始,中国股市进入了一轮前所未有的牛市。这次行情的伊始是中国证监会于2005年4月30日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宣布正式启动。随着证监会于2005年6月推出《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股改行情啟动,各种利好消息出台。伴随着人民币升值,国家宏观基本面的持续向好等正面消息,大盘不断创出新高,截至2007年10月,上证综指已达到6124点。2006年CPI增长1.5%,2007年CPI增长4.8%,2008年CPI增长5.9%。自2007年10月上证综指从6124点用一年的时间股指跃回到1664点。2009年CPI增长-0.7%,2008年10月上证综指从1664点上涨到2009年8月的3478点。
经过分析得知,通货膨胀对股市有负面影响,CPI的上涨会使股指下跌;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作用在股市上,使股指发生波动。市场一方面对当前政策的出台作出反应,另一方面也根据政策对未来进行预期,最终反映在股票指数的走势上;通货膨胀通过预期向股市传导的路径得到较好的验证。通货膨胀的发生通常会影响到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经济的信心,而信心的下降会马上反映在股市上,产生比较明显的利空情绪。
参考文献:
[1]谢百三.化解通胀压力、搞好股市的13条建议.上海证券报.2010年11月22日.
[2]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通货膨胀影响资本市场实证研究.上海证券报.2009年06月27日黄常忠,卢婷,聂小丽,辛扬.通货膨胀影响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作者简介:王晓艳,女,1960年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齐齐哈尔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管理系教师,主要从事会计、证券投资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上证综指 CPI 温和通胀 资本市场 通货膨胀
1 通货膨胀的界定
我国的通胀目前已达4.4%,利率2.5%。通胀等于手中的货币贬值,通胀等于粮食、蔬菜等核心商品都在顽强的上涨,人人担忧。
在不知不觉中,货币资产贬值了。房价上涨更具有普遍的威胁性及伤害力;世界各国的央行都在比较了美国、英国、德国的模式后,选定学习德国的模式,把反通胀、稳定物价作为央行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主要模式。央行副行长易纲就公开讲过“通胀是央行的天敌”。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经济学教材把2%-3%的通胀称为爬行通胀;3%-10%之间的通胀成为爬行通胀称为温和通胀。10%以上的2位数通胀为“飞奔的通胀”,50%以上的涨幅为恶性通胀(只发生在战争、严重自然灾害及政权危机、更迭之时)。中国目前尚处于温和通胀。但必须提高警惕,防止其进一步演进及发展到恶化的情景。
2 通货膨胀的现状
11月11日中国统计局公布的三季度及10月宏观数据,分析主要数据我们注意到经济增速回落放缓,市场担忧经济增长一扫而空。10月我国工业增速继续放缓,但降幅趋缓,经济回稳趋势明显,一扫市场对我国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消费及投资增长均相对稳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主力。10月消费及投资增幅稍微回落,对经济增长支撑有力。
通货膨胀压力凸显,央行政策效应滞后性较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又创本年度新高。食品仍是引发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行的主要动力,虽然央行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措施遏制通货膨,但央行措施具有较强的滞后性,通货膨胀短期内难以逆转。
中国经济稳健增长将支撑国内股市及商品期货市场稳健上行,中期向上的格局仍将延续。
通货膨胀压力凸显,投资者将更多选择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品种,利好股市及商品市场,短期调整后市场将回升势。
3 通货膨胀很可能演变为“飞奔式通胀”
3.1 国内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一直以适度宽松为主;1999年全国M2为9万亿,现在是69.9万亿,等于GDP35万亿的两倍(美国M2只有GDP的80%);此外,从2008年起,我国货币政策宽松;2009年新增贷款9.59万亿,2010年将达7万亿;我国启动国家投资四万亿(这些——铁路、公路、机场、基本建设还在持续在建之中,第二、三年会追加配套资金,我国近年来向社会投放了大量货币。
3.2 国际影响因素
美国的货币政策所致。由于中国贸易顺差几千亿美元中80%来自美国,于是美国就逼人民币升值(可升到3.8%)。你不升值,美联储就24小时开动印钞机印美元,大量流向利率2.5%(是美国利率10倍)的中国。外汇与热钱大量地,无时无刻地,无孔不入地流入中国,造成中国外汇储备剧增,外汇占款又导致基础性货币被动投放很多、很快。
特别是近期,这使中国等新兴国家非常为难。三条路都难,本币升值,几千万家出口企业全关门,几千万农民工返回农村。提高利率,已是美国利率0.25%的10倍了,美元等外汇会更加大量地、疯狂地进入中国,造成更高通胀,利率在通胀推动下再提高,对外资更具吸引力,热钱进得更快。提高准备金率,已高达18%,是世界大国中最高的了。但还可提得更高达到20%或以上的可能。提高准备金率不要支付利息,不怕热钱吸入,故会多次发生,利率会动得少些。但提的太高了也不是权宜之计。
4 通货膨胀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2003-2006年通胀与股市。从2003年年末开始,CPI出现持续走高的局面,从11月开始,CPI达到3%以上,2004年6月更跃升至5%以上。但由于国家及时采取的政策调控,从当年11月之后物价就出现了明显的大幅回落,10月为4.30%,11月为2.80%,12月已降至2.40%。
2003年,中国股市局部牛市开始,大盘呈现震荡走势。从2004年的1月30日到2005年4月30日,市场经历了一波下跌行情。其原因是1月31日出台了“国九条”:《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创办创业板市场发行股票的计划对投资者产生了压力,股票市场开始调整。而2004年内证监会高层的变动,几大券商的清盘和“庄股”德隆的倒下,都使股市陷入低迷。
从2005年4月开始,中国股市进入了一轮前所未有的牛市。这次行情的伊始是中国证监会于2005年4月30日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宣布正式启动。随着证监会于2005年6月推出《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股改行情啟动,各种利好消息出台。伴随着人民币升值,国家宏观基本面的持续向好等正面消息,大盘不断创出新高,截至2007年10月,上证综指已达到6124点。2006年CPI增长1.5%,2007年CPI增长4.8%,2008年CPI增长5.9%。自2007年10月上证综指从6124点用一年的时间股指跃回到1664点。2009年CPI增长-0.7%,2008年10月上证综指从1664点上涨到2009年8月的3478点。
经过分析得知,通货膨胀对股市有负面影响,CPI的上涨会使股指下跌;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作用在股市上,使股指发生波动。市场一方面对当前政策的出台作出反应,另一方面也根据政策对未来进行预期,最终反映在股票指数的走势上;通货膨胀通过预期向股市传导的路径得到较好的验证。通货膨胀的发生通常会影响到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经济的信心,而信心的下降会马上反映在股市上,产生比较明显的利空情绪。
参考文献:
[1]谢百三.化解通胀压力、搞好股市的13条建议.上海证券报.2010年11月22日.
[2]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通货膨胀影响资本市场实证研究.上海证券报.2009年06月27日黄常忠,卢婷,聂小丽,辛扬.通货膨胀影响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作者简介:王晓艳,女,1960年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齐齐哈尔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管理系教师,主要从事会计、证券投资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