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不仅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且是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事实。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财经工作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真实性;完整性;会计法律法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21. 005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21- 0007- 01
会计信息是指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信息,是对会计主体经济业务活动中以货币计量反映的价值运动的一种客观表达。衡量会计信息质量高与低的标准,主要是看会计信息能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投资决策、产品经营决策、产品成本预测、产品保本点预测等的准确性。
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除了企业内部因素外,还有大的经济环境和会计法规体系及其宣传、贯彻、落实情况。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失真或质量不高,除了利益驱动、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素质外,还有会计法规体系的健全和对会计法规的宣传、贯彻、落实程度等,更主要的是强化会计监督力度。现在,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会计法规体系得到了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呢?笔者认为,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
1.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大力宣传《会计法》,使会计人员、单位领导以及广大干部职工真正了解和掌握《会计法》,这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高的基础。
2000年7月开始实行的《会计法》,是规范会计工作和行为的根本大法,它内容充实、体系完整、要求明确、特点鲜明,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会计“账面不清、数字不实、信息失真或质量不高”的问题,围绕“打假治乱”这个中心,突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立法要求,以“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为目的法律,其实施为依法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广大财会工作者履行会计职责,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宣传贯彻《会计法》是确保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2.必须依法落实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责任,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非常明确地把单位负责人确定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解决了长期以来单位会计行为主体错位的问题,纠正了单位的会计工作仅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事这一认识上的偏差,为顺利开展单位会计工作,营造一个好的会计工作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但是,这一认识上的偏差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扭转,需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解决这一问题,要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不失真,使质量得以提高,就要把单位负责人这一会计主体落到实处,就要依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将会计人员的相关责任落到实处,抓住这个关键,由单位负责人依据法律法规的责任,在吸收会计人员参与的情况下,制定和完善单位内部各项基础管理制度,规定和完善单位各部门及其人员的会计行为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确保会计工作顺利进行,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高。
3.必须抓住会计核算这一环节,依法规范会计核算工作,这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最根本的职能,是会计工作的核心,会计核算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和决定会计信息质量。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依法规范会计核算是根本。《会计法》对会计核算专用两章的篇幅,就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作了十分详尽的和明确的规范要求,会计部门和财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两章的规定和要求,以及其他有关的财会法规和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规范自身会计行为,恪尽职守,把会计核算工作搞好,使之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高,这是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所在。
4.必须强化会计监督工作,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
《会计法》对会计监督作了规定,构建了由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组成的监督体系。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也是当前会计工作“打假治乱”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迫切需要;它是对传统会计监督管理,创新和发展;它对于加大会计监督力度,确保会计监督到位,促使会计工作严格按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进行操作,起着强有力的保证作用。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依法搞好单位内部监督。与此同时,还要接受和主动配合社会、政府对单位进行的会计监督。只有会计监督体系真正发挥作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才能有可靠保证。
5.必须注重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以增强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意识,充分发挥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能动性。
《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但实际中,绝大多数会计人员都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由于受利益驱动和法制观念不强,以及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其无视会计职业道德,不加强业务学习,这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仅有必要经常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而且有必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监督和检查,主要是监督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同时,要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总而言之,针对目前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只有相应采取以上的措施和对策,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才能使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成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真实性;完整性;会计法律法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21. 005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21- 0007- 01
会计信息是指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信息,是对会计主体经济业务活动中以货币计量反映的价值运动的一种客观表达。衡量会计信息质量高与低的标准,主要是看会计信息能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投资决策、产品经营决策、产品成本预测、产品保本点预测等的准确性。
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除了企业内部因素外,还有大的经济环境和会计法规体系及其宣传、贯彻、落实情况。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失真或质量不高,除了利益驱动、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素质外,还有会计法规体系的健全和对会计法规的宣传、贯彻、落实程度等,更主要的是强化会计监督力度。现在,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会计法规体系得到了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呢?笔者认为,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
1.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大力宣传《会计法》,使会计人员、单位领导以及广大干部职工真正了解和掌握《会计法》,这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高的基础。
2000年7月开始实行的《会计法》,是规范会计工作和行为的根本大法,它内容充实、体系完整、要求明确、特点鲜明,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会计“账面不清、数字不实、信息失真或质量不高”的问题,围绕“打假治乱”这个中心,突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立法要求,以“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为目的法律,其实施为依法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广大财会工作者履行会计职责,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宣传贯彻《会计法》是确保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2.必须依法落实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责任,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非常明确地把单位负责人确定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解决了长期以来单位会计行为主体错位的问题,纠正了单位的会计工作仅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事这一认识上的偏差,为顺利开展单位会计工作,营造一个好的会计工作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但是,这一认识上的偏差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扭转,需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解决这一问题,要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不失真,使质量得以提高,就要把单位负责人这一会计主体落到实处,就要依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将会计人员的相关责任落到实处,抓住这个关键,由单位负责人依据法律法规的责任,在吸收会计人员参与的情况下,制定和完善单位内部各项基础管理制度,规定和完善单位各部门及其人员的会计行为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确保会计工作顺利进行,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高。
3.必须抓住会计核算这一环节,依法规范会计核算工作,这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最根本的职能,是会计工作的核心,会计核算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和决定会计信息质量。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依法规范会计核算是根本。《会计法》对会计核算专用两章的篇幅,就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作了十分详尽的和明确的规范要求,会计部门和财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两章的规定和要求,以及其他有关的财会法规和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规范自身会计行为,恪尽职守,把会计核算工作搞好,使之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高,这是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所在。
4.必须强化会计监督工作,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
《会计法》对会计监督作了规定,构建了由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组成的监督体系。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也是当前会计工作“打假治乱”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迫切需要;它是对传统会计监督管理,创新和发展;它对于加大会计监督力度,确保会计监督到位,促使会计工作严格按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进行操作,起着强有力的保证作用。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依法搞好单位内部监督。与此同时,还要接受和主动配合社会、政府对单位进行的会计监督。只有会计监督体系真正发挥作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才能有可靠保证。
5.必须注重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以增强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意识,充分发挥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能动性。
《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但实际中,绝大多数会计人员都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由于受利益驱动和法制观念不强,以及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其无视会计职业道德,不加强业务学习,这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仅有必要经常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而且有必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监督和检查,主要是监督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同时,要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总而言之,针对目前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只有相应采取以上的措施和对策,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才能使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成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