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港的假潮及成因探讨

来源 :海洋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3 a(1964-1986年)的假潮资料,讨论了龙口港假潮的振幅、频率、周期和持续时间等;给出了导致假潮的各种天气形势和风场;分析了不同气象要素对假潮的贡献;探讨了大和特大振幅假潮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风场变化是导致龙口港假潮的直接原因:100cm左右和>150 cm的大和特大振幅假潮,是龙口港特殊地理环境、港湾及附近大范围海域骤猛的向港爆发性大风尤其强雷暴大风涌水在港内骤然积聚和海水惯性振荡的综合结果,该假潮具有较大危害性.
其他文献
根据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及口门位置的四个验潮站38年的月均水位资料,利用小波方法分析水位的周期性变动成分,同时结合重标极差法与Mann-Kendall法对水位变动的持续性及趋势性进
本文对波流共同作用下大尺度圆柱墩群周围的波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利用波浪弥散关系的迭代计算求得波向与流向的夹角以及波浪的相对频率.流畅通过求解浅水环流方程得到,波浪
选择长江口南港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为研究对象,以2001年9月所采底沙的颗粒分析资料为根据,并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水动力分析,运用Gao-Collins粒径趋
根据1999—2001年月平均海面高度资料讨论了青岛和胶州湾附近海面高度的年变化。结果表明:各验潮点夏季的海面高度普遍高于冬季的海面高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此外,夏季胶州湾
以二维断面海温分布模型为例,利用海温实际观测数据,将变分伴随方法应用于断面海温初始场的优化.讨论了变分伴随方法的基本思想,分别从模型方程的连续和离散形式出发推导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