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分类的近期研究与进展

来源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uke_l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年代大熊猫在分类上属于浣熊、熊或独自一科,仍持续着120年以来的争论.自O′Brien等于1984-1985年进行蛋白质分子与DNA系列的研究后,到90年代,多数西方学者都同意将大熊猫隶属于熊科.但在中国,从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分子水平的研究,多数学者仍坚持把大熊猫独立为一科.尤其在古生物学方面,自1989年邱占祥等研究了云南中新世大熊猫的祖先化石以后,1993年黄万波又研究了大熊猫的颅骨、下颌骨及牙齿,进一步论证早在中新世晚期,始熊猫(Ailurarctos)与始熊(Ursavus)就开始并行发展,前者发展为现生的大熊猫,后者发展为真熊,即今熊科中的各种熊.
其他文献
国网浙江电力在实施"阳光业扩"服务过程中实现了多种创新。在服务模式方面,改变了被动受理业扩项目模式,强化政企联动,主动把业扩报装业务融入政府政务服务体系,优化浙江政务数据平台和国网浙江电力营销系统接口。在服务体系方面,通过深化营配业务末端融合设立城区营配合一供电分公司,集约10(20)千伏业扩项目全流程和配套电网项目建设
期刊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辽宁省职业教育大会工作部署及《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提升服务辽宁振兴能力的意见》,职业教育要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为此,职业院校应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改革、教材、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数字辽宁、
大熊猫身世非凡,早在800万年~900万年前,那时人类起源尚处在森林古猿时期,在云南西北禄丰、元谋等地的热带潮湿沼泽接近森林的地方,已生活着始熊猫,它是现代大熊猫的直系祖先。从发现始熊猫下颌的化石牙齿结构分析,它们已经从古食肉类的祖先经过约300万年~400万年的时间,距今1200万年前已经转变为杂食性了,推测约有现在大熊猫的1/4大。
期刊
营养不良与危重症儿童结局直接相关。提供合理的营养治疗可减轻疾病引起的高分解代谢状态,减轻细胞氧化损伤和调节免疫反应,并改善临床预后。危重症儿童营养供给已经从辅助支持转变为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肠内途径是提供营养的首选途径,但肠外营养是肠内营养供给不足或缺乏时唯一的补充和替代手段。该文就危重症儿童肠外营养启动时机,肠外营养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早期肠外营养产生不利影响的机制以及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问题进行了
精准教学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科教学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聚焦课堂教学价值,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科学教学结构,细化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实现预期目标和完美教学结果的活动过程。具体讲就是教师通过对课堂各要素的分析研究,使课堂教学各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有效整合,从而达成科学高效的现代教学模式
期刊
新生儿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需求很高。早产儿和危重疾病新生儿常面临胃肠营养供给不足或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等情况,此时,肠外营养的供给就显得尤为重要。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抢救、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存质量上效果显著[1]。国内外均有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指南及共识发表,分别从新生儿肠外营养的适应证、所需热量和液体量、主要组分和剂量、并发症及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和推荐,为临床安全有效使用肠外营养提供支持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临床药师对新生儿科不合理肠外营养医嘱的干预对策,探讨安全有效的肠外营养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我院新生儿科3 869例患儿的肠外营养医嘱,统计不合理医嘱数量、比例,根据是否进行临床药师干预,将3 869例患儿分为干预前组与干预组,比较两组患儿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干预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
目的:比较序贯化营养与肠外营养在急性胰腺炎(AP)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AP患儿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西省儿童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7月收治的63例AP患儿,按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分为序贯化营养组(n=32)、肠外营养组(n=31),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及病情恢复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前后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CD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