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患关系在各类医学关系中最重要且最基础,其历经了各类模式的发展才形成了现代比较完善而成熟的理论。而由于医患双方中医疗信息高度不对称的特点,以及以往时期中信息的匮乏,形成了医患矛盾发生的基础。而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经济化与市场化,这种劣势也日趋明显,但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大爆炸无疑使得医怠关系重新定位,患方的主动权越来越大。针对新时代的情形與局势,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医患关系;定位;思考
一、互联网时代下医患关系的改变与重新定位
信息是否完善是影响医生与患者彼此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影响因素。若患者得到了充分的信息,疾病的诊断、病因的探索、病理生理的变化以及治疗、鉴别诊断等经验知识会使得他们更加合理地进行健康决策。研究表明,医疗信息的供给与患者的满意度成正相关关系。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旧格局,带来了新变化。互联网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很可能在于:第一,匿名带来酣畅淋漓的交流,规避现实中的医患面对面交流产生的压力和尴尬:第二,借助互联网求医较为方便,而实际中需要预约等繁琐程序;第三,资源相对丰富,可以获得更多与国内外专家的接触机会。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对于掌握了充分信息的患者则往往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更大的自主性。
大量信息的出现无疑是互联网时代下对医患关系改变的重要基础之一,也因此成了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措施与方式。从以往的文献看,传统的医患关系模式是家长一孩子式、老师一学生式、领导一员工式和工程师一机器式。医生是权威者的地位,而患者缺少信息变得无知,处于弱势地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改变,正一步步改变这种现况与局势。
二、以大数据、云计算的方式整合患方的疾病信息
现今的时代,患者去不同的医院接受治疗时,甚至同一医院的不同科室诊察时,医生都需要按照常规的流程进行诊治,即:询问病史与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而基于能够整合各种数据并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的互联网,完全可以将同一位患者的疾病发病情况、个人史、诊治信息、病历以及个人基本信息等等统一集合,患者在不同的地点接受治疗时,医生完全可以从大数据库中调取患者信息。这样无疑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时间,让医生不需要重复询问病情,也让患者避免了重复诊断、重复检验和重复治疗。
三、实现患者疾病信息的推送
如果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期检查恢复情况或者再次人院手术,网络可以推送该疾病的成因、诊疗过程、治疗手段、治疗时间、注意事项等等,避免患者术后恢复时因为手段或者方法不得当造成二次伤害,也避免了因为护理不得当给患者造成手术不成功的误会。另外,患者也可以根据推送的信息知道下次人院检查的时间、检验项目和注意事项,减轻医生的工作量,也减少患者排队挂号和排队检查的时间。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就患者诊疗情况向患者提供拟进行的诊疗方案、治疗时间、治疗费用预估等,这样的治疗方式在法律、政策规定上是有待商榷的。让患者就诊前心中有数,在自行预评估后再到医院就医,大量减少因为诊断和治疗带来的纠纷。
四、实现互联网药品的取用
2017年国家全面推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价”,全部药品取消加成[4]。医院在诊疗后,可以将患者用药信息通过网络推送到患者终端,患者可以就近到医院药房或者药店购买,避免医院药房排队拿药引发的医患纠纷。另外,部分慢性病患者或者家属需要定期到医院开处方、付费再到药房拿药,这种科室一般也都是人满为患的。当建立患者个人疾病系统之后,网络可以根据患者上一次药量情况提示并为患者预约下一次开药时间,减少患者或其家属挂号和排队的时间。这样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可以交由网络完成,不仅改善了医院的就医环境,减少病人排队,也给医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医患之间发生矛盾的风险。另外,医院也可以利用快递业配送药品给不同地域的患者。当患者疾病诊疗完成后,无须等待药房配药,可在付费后留下地址,药房配药完成后快递到患者手中。如果出现药房药品缺货的情况,也可以利用网络系统直接向药品公司下单,直接配送到患者手中,避免患者为了某种药房没有的药不断奔波在各大医院和各大药店之间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原宝华,屈阿敏,阎樱,梁军,王素萍.“互联网+”时代下促进医患沟通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02):194-197.
[2]李正关,冷明祥.医患关系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03):40-43.
[3]杨同卫,路文涛.国内外医患冲突研究综述[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01):46-48.
[4]胡红燕,苏春芝,王筱萍,吴建浓.多层防御系统对医患纠纷的防控效果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8,35(05):32-34.
关键词:医患关系;定位;思考
一、互联网时代下医患关系的改变与重新定位
信息是否完善是影响医生与患者彼此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影响因素。若患者得到了充分的信息,疾病的诊断、病因的探索、病理生理的变化以及治疗、鉴别诊断等经验知识会使得他们更加合理地进行健康决策。研究表明,医疗信息的供给与患者的满意度成正相关关系。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旧格局,带来了新变化。互联网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很可能在于:第一,匿名带来酣畅淋漓的交流,规避现实中的医患面对面交流产生的压力和尴尬:第二,借助互联网求医较为方便,而实际中需要预约等繁琐程序;第三,资源相对丰富,可以获得更多与国内外专家的接触机会。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对于掌握了充分信息的患者则往往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更大的自主性。
大量信息的出现无疑是互联网时代下对医患关系改变的重要基础之一,也因此成了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措施与方式。从以往的文献看,传统的医患关系模式是家长一孩子式、老师一学生式、领导一员工式和工程师一机器式。医生是权威者的地位,而患者缺少信息变得无知,处于弱势地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改变,正一步步改变这种现况与局势。
二、以大数据、云计算的方式整合患方的疾病信息
现今的时代,患者去不同的医院接受治疗时,甚至同一医院的不同科室诊察时,医生都需要按照常规的流程进行诊治,即:询问病史与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而基于能够整合各种数据并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的互联网,完全可以将同一位患者的疾病发病情况、个人史、诊治信息、病历以及个人基本信息等等统一集合,患者在不同的地点接受治疗时,医生完全可以从大数据库中调取患者信息。这样无疑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时间,让医生不需要重复询问病情,也让患者避免了重复诊断、重复检验和重复治疗。
三、实现患者疾病信息的推送
如果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期检查恢复情况或者再次人院手术,网络可以推送该疾病的成因、诊疗过程、治疗手段、治疗时间、注意事项等等,避免患者术后恢复时因为手段或者方法不得当造成二次伤害,也避免了因为护理不得当给患者造成手术不成功的误会。另外,患者也可以根据推送的信息知道下次人院检查的时间、检验项目和注意事项,减轻医生的工作量,也减少患者排队挂号和排队检查的时间。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就患者诊疗情况向患者提供拟进行的诊疗方案、治疗时间、治疗费用预估等,这样的治疗方式在法律、政策规定上是有待商榷的。让患者就诊前心中有数,在自行预评估后再到医院就医,大量减少因为诊断和治疗带来的纠纷。
四、实现互联网药品的取用
2017年国家全面推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价”,全部药品取消加成[4]。医院在诊疗后,可以将患者用药信息通过网络推送到患者终端,患者可以就近到医院药房或者药店购买,避免医院药房排队拿药引发的医患纠纷。另外,部分慢性病患者或者家属需要定期到医院开处方、付费再到药房拿药,这种科室一般也都是人满为患的。当建立患者个人疾病系统之后,网络可以根据患者上一次药量情况提示并为患者预约下一次开药时间,减少患者或其家属挂号和排队的时间。这样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可以交由网络完成,不仅改善了医院的就医环境,减少病人排队,也给医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医患之间发生矛盾的风险。另外,医院也可以利用快递业配送药品给不同地域的患者。当患者疾病诊疗完成后,无须等待药房配药,可在付费后留下地址,药房配药完成后快递到患者手中。如果出现药房药品缺货的情况,也可以利用网络系统直接向药品公司下单,直接配送到患者手中,避免患者为了某种药房没有的药不断奔波在各大医院和各大药店之间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原宝华,屈阿敏,阎樱,梁军,王素萍.“互联网+”时代下促进医患沟通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02):194-197.
[2]李正关,冷明祥.医患关系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03):40-43.
[3]杨同卫,路文涛.国内外医患冲突研究综述[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01):46-48.
[4]胡红燕,苏春芝,王筱萍,吴建浓.多层防御系统对医患纠纷的防控效果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8,35(05):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