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以人为中心的协同管理时代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ie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正在加速变化:科技世界正从以信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迁移。我们正在走向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更确切地说,是一个人与物、人与机器和资源深度互联、融合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人对物的驾驭能力呈指数级增长,人类在智能技术和产品的帮助下,大幅拓展发挥作用的领域,而人类的社会关系也在悄然重构。
  从以信息为中心
  向以人为中心迁移
  社会关系演变的动力来自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毫无疑问,演变的根源来自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起源于人们的生产与工作方式的变革。
  今天的人们几乎拥有了无限可能的连接能力和沟通互动技术,这些技术彻底地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组织的关系,从而从本质上颠覆了组织的人际结构和社会结构。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分析,就是在改变组织的边界。这是跨边界的物质流动,是信息交流互动造成的。这种情况曾经是逐渐、悄然地发生着的,从组织成员的兼职、非全职工作、跨组织工作开始,近十年里这种情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甚至产生了主要由网络员工甚至是网民构成的组织。本质上,个人与组织的工作关系、结构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比如,过去个人与组织的工作隶属关系是一个人的工作全部隶属于一个组织,而今则是可能隶属于多个组织;过去个人属于组织的工作时间只有办公时间。虽然也存在个人在业余时间为组织做些事情,但是这种情況一般被视为是“加班”,或者属于例外。现在这种情况很普遍,并且性质被认为与在办公时间工作是一样的。在某种程度上,这延展了组织,特别是企业组织的工作时间和空间。
  连接、沟通使得企业或多或少地演变为消除了边界的无边界组织;即便边界没有完全消失,至少也在削弱。组织内个体之间的连接和沟通强化了组织的协作力度,也加强了个体对于组织的归属感。而跨组织之间的交互活动的增强,使得组织的界限变得模糊。由于连接、联通、互联(沟通)而导致的企业边界模糊,最终使得众多企业形成网状联接的无边界组织。 也就是说,组织的性质、成分和结构都在在变化。泛边界的组织在新的互联网经济时代具有更强的活力和创造力。
  为谁、在哪里、与谁一起、如何工作,构成人的工作方式,也决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人类的生产和工作围绕着哪个中心来展开?显然,在组织边界动态变化的背景下,在一切皆服务(XaaS)、软件定义世界(SDX)、人机一体(M-m)的生产方式之下,组织将不再是生产的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生产与工作也将以人为中心展开。
  充分连接并协同的人
  就是组织本身
  工业革命以来所开创并一直沿用的组织生产模式——“同时—共现性”协作越来越困难,因为这种模式的成本在提高,成效在降低。这引起人们深层的思考:在一个从事生产或其他活动的社会组织(比如企业)中,机器和智能机器人的行为是被设计、被优化了的。在更高级的智能制造阶段,机器和智能机器人的行为会根据实际的作业场景自动学习、优化,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如果控制论先贤们所探索的命题“人是机器”依然部分成立的话,新的命题已经出现——“机器是人”。然而,这两个命题在今天看来都是片面的。其实,新的命题已经有了答案,“人机一体”或“人机合体”。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比如,通信技术很早就在改变着人类的协同活动,使得人们不必同时出现在某一个地点就可以共享信息,从而可以协调行动,实现协作。从电话、传真到互联网,再到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人们已经彻底解决了“同时—共现性”问题。人们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信息协作,已经实现了移动、泛在、互联式的工作——在任何地点、以任意方式、与任意需要的人和信息互联并协同工作。
  人们的工作方式除了与获取和沟通信息的方式密切相关之外,更与组织的结构和运转方式相关联,甚至取决于组织的流程结构和运转特征。不经意间,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甚至改变了人的思想,以及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这个世界变了,人的时间和空间都越来越碎片化了,用更短的时间来做不同的事情,思考不同的问题。人们不断地切换“信息内存”,阅读更小的信息片段,在一个本已短小的时间单元里,分时地处理不同类型的事物或任务。微信、微博、微阅读,微碎化的生活,貌似个体行为上的改变,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关系和协作效率。
  人不是机器,机器也不可能是人,“人有人的用途”。类似企业这样的社会组织,真正是一个社会性开放系统。人在其中完全不同于其他要素,是具有独特价值倾向的主动性要素。人决定了社会系统(如企业)的目的性,同时是唯一能够应对不确定性并产生创新的要素。因此,人在组织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人使得组织具有了意义。充分连接和协同的人其实已经成为组织本身。
  企业经营和生产活动
  就是人的延展
  人在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中工作,逻辑上讲应该是身在组织的空间之中。那么我们如何来判定组织的空间呢?如果从组织成员在哪里为组织工作的视角来看,不能简单地讲是组织的办公场所、工作场地或者运营场所。
  下面来考察一下组织(如企业)在什么地方需要人们工作。
  组织办公场所,如办公楼、办公室、组织住所及其邻近区域,包括分支机构的办公场所。组织经营场所,即企业或其他组织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场所,有的与办公场所是合一的。组织生产场所,比如工厂、车间、矿区、农场、林场和渔场等作业区域。组织进行商业和社会活动场所,主要涉及商业流通活动的场所,如商店、市场等。此外,还有企业组织的商业活动拓展延伸到的区域,比如商业伙伴的住所、商业或者业务活动得以进行的消费者处所,以及社会公共空间。
  如果要全面地考察企业组织的经营和生产活动,仅仅考虑上述的组织活动空间,其实是不完备的。我们必须考虑组织的时间维度。组织时间是指组织的整个存续时间。商业时间则是指组织对社会或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运营时间,即营业时间。这个时间在电子商务时代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过去消费者要等着商场或者银行开门营业,而今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随时办理业务,深更半夜也可以躺在床上下单买东西、办理金融理财业务。
  组织经营和生产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构成了组织时空。在移动互联时代,企业组织的运营时空就是全时域和全球化。企业经营和生产活动其实就是人的延展。
  管理需要一个支点:协同
  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扁平化了。这意味着过去组织、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普遍采用的层级式管理架构将解体,基于层级结构而采用的各种管理体系也将失效。
  新兴科技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对人的重新发现。在互联社会里,每一个人重新以自我的感受、判断、价值和创造,与其他人连接、沟通、交互,使信息的技术流程把人的社会化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远远超越了以往有限时空共现的交往限制。在亿万差级阈值超越之后互联的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将是社交化的。这还意味着“组织—企业”边界的模糊和关系高度繁复,这改变了每一个人在企业或其他组织中的地位。扁平化、碎片化、社交化必然导致各种社会组织的去中心化,一直行之有效的组织管控模式开始逐渐失效。
  移动、泛在、互联,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特征。移动代表移动互联的生存和工作方式,互联的不仅是通信,还包括语音、文本、图像、视频、会议、多感知……泛在不仅表征社会组织的业务运转方式,也反映了业务分布导致人员分布的全球全时化,7×24×365的同异步工作方式;通过网络互联爆发了社交化商务、企业社会化(企业2.0)。概括起来就是在碎片化、去中心化、社交化、扁平化情境下企业中人和资源的移动、互联、泛在式的配置和运营。如果要使得这种配置和运转高效进行,必须克服基于“同时-共现性”的工业革命时代管理方式的失效。而克服这一不可控状态的方法就是协同,是建立在协同理念和方法基础之上的协同管理,这是因为传统管理理念和方法失效,而新的协同管理理念恰恰就是摆脱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控制的利器。基于协同管理理念设计研发的协同管理工具——协同管理软件,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从组织管控到激发和支撑新的工作方式的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创新。
  企业管理真的需要协同这样一个新的支点,这个支点将引发企业组织与基础管理的革命。
其他文献
对于很多行业用户来说,它们并不需要打印机能够扫描、传真、复印,甚至彩色打印都不需要。比如医院中的自助检测结果打印机、集中办公场所的自动回执打印机等设备,它们对打印机的功能要求不多,但是对打印机的速度和稳定性要求很高。  IDC的数据显示,国内黑白激光打印机产品的出货量连年增加,呈现出了高速产品逐渐开始取代低速产品的趋势,输出速度在30页以上的黑白激光打印机的销量增速大幅领先于整个市场。  正是看到
又到冬天,北京的天空不是刮着大风,就是漫着雾霾,或者飘着白雪。好不容易盼到休息时间的你不想出门,选择宅在家里度过一个周末,好好缓缓紧绷了一周的神经。宅归宅,还是要有一顿丰盛的午餐犒劳辛苦工作了一周的自己的,厨艺还不甚精通的你可能选择了外卖;等外卖的时间不会太长,刚好够时间淘一本新出的小说,很巧,网站推荐的书目正合你意;外卖到了,你也不用匆匆忙忙找钱包,手机就是最好的支付工具,轻轻一扫,支付完成。 
价格和性能并不是赢得“云大战”的决定性因素。在DevOps方面还没有展开攻势的云服务提供商应该迅速调整策略,向着DevOps这个目标前进,  今年年初,各大零售商的价格战让人们联想到了云服务提供商的竞争。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亚马逊AWS、IBM、微软Azure、谷歌等这几大云服务提供商的日子比起那些零售商来说也强不了多少。  价格不是重点  很长时间以来,云服务的一大卖点是价格。云服务商们差不多每
IP协议是互联网体系的重要基石,目前广为使用的网络协议IPv4所能提供的网络地址已不够使用,未来的互联网协议标准将改由IPv6来接替已是大势所趋。  “目前所采用的IPv4协议总数大约有43亿个,并且已经分配殆尽,新版网络协议IPv6具有极其丰富的地址资源。”3月9日,在北京举办的全球IPv6论坛媒体见面会暨IPv6 World Leader 2017颁奖仪式上,全球IPv6论坛主席拉蒂夫·拉迪达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将正式施行。在这样的日子,我们谈论云中数据的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云计算诞生那天起,关于云安全的讨论甚至是争论就从未停止。云计算厂商说,云的本质特征(比如分布式、多副本等)决定了,它其实比传统IT架构更安全。但诸多调查显示,安全问题仍然是企业用户上云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  企业用户上云,以下两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第一,考虑到安全性的挑战,因噎
本报讯 近日,360安全大脑发布的《2018年双十一网购生态安全报告》显示,近一个月内,活跃的虚假仿冒主流购物APP的数量接近4000个,这些APP覆盖超30万移动设备。其中被仿冒最多的购物APP为手机淘宝,数量达到1148个,其次是拼多多,達到639个,天猫、京东、美团、唯品会、苏宁易购等购物平台都在被仿冒的前十名。
捷视飞通科技有限公司(iFreecomm)是一家多媒体通信融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位于深圳高新园,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公司设立有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三级治理结构,北极光创投、华宇软件是公司财务和战略上的投资者。目前公司已有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4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  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专注投入在多媒体通信领域的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在高清晰图像语音交互传输、
本报讯 6月28日,由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主办的“2017北京软件名人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包括专家学者、行业媒体,以及软件企业代表在内500余人共聚一堂,围绕软件产业未来发展,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随着软件应用的逐步扩展,软件定义的概念不断被延伸开来,软件是信息技术的灵魂,在技术进步、产业发展,推动社会和经济转型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灵魂作用。  北京软件名人论坛作为第21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
动力电池是指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池。从技术路径看,主要包括用于纯电动汽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等的蓄电池和专用于燃料电池汽车(FCEV)的燃料电池。  产业发展环境  燃油车退出计划与积分制落地有望缓解补贴退坡与扩产过快带来的供需失衡  近两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加速扩产,然而市场却受政策退坡影响增长变缓,2017年全国有效产能达130GWh,总量严重过剩。积分制的落地以及各
近日,由中国交建所属振华重工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代智能铺路机器人开始进行安装调试。  该机器人由两台液压平板车集合作为支撑,由主机构成框架,由纵行大车、横移小车、提升装置、传输托辊、折臂吊、顶推装置等机械部分和电控、液压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包括预制块抓取、预制块排列预拼装和预制块道路铺设三部分。  工作中两台折臂吊依次通过底部真空吸盘将长4米、宽2米预制块吸起,调整至合适高度,拼装系统将三块预制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