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河梯级小水电站对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yh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溪河是长江三峡水库湖北省最大且靠近坝首的支流,干流全长94 km,流域面积为3099 km2,其水能资源丰富,自然落差达1540 m。以香溪河流域内的18座小水电站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10月20日至11月1日分别对河流主要理化指标及生态系统功能(以附石藻叶绿素a浓度为代表)进行测量,分析其对梯级水电站建设的响应。结果表明:5条河流(包括香溪河干流和4条主要支流)的空间异质性较大;从全流域来看,各主要理化因子如溶解氧、水深、浊度、流速等与附石藻叶绿素a含量相关性很高,但不同支流的
其他文献
对于水生昆虫及其它生物而言,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功能性状,但是头宽的测量特别耗时和受人为因素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图像分析技术(一种快速测量大小的策略)可获得传统方式难以获得的大小参数,明确这些大小参数与头宽的关系,对推动这些参数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两种个体大小差异较大的蜉蝣(梧州蜉和光滑细蜉)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头宽与基于数字图像获得的面积,周长,最小矩形的长和宽,最适合椭圆的长轴和短轴
金属材料的表面超疏水改性可以显著改善其耐腐蚀性能。为了制备超疏水铝合金表面,结合化学刻蚀与电化学氧化技术,采用一步法在铝表面构筑超疏水结构,研究了其中盐酸含量和氧化时间对铝电极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接触角测试仪表征了铝表面的疏水性能,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铝表面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和电化学噪声技术评价了改性铝电极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当盐酸浓度为0.015 mol/L,电压为2 V,氧化时间为20 min时,可在纯铝上制备得到接触角为155.8°、滚动角为
为了提高建筑防腐蚀环氧树脂涂层的力学性能,选择在环氧树脂中同时加入胶囊的方法,制得了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建筑防腐蚀涂层,研究了胶囊引起的涂层力学特性变化并测试了涂层自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涂层中并未产生裂纹,形成了致密的组织,胶囊在涂层内保持完好的外形结构,没有出现胶囊的破损或粘结。当胶囊含量提高后,涂层硬度保持基本恒定,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加入4%胶囊(粒径100μm)时,涂层冲击强度增大18.0%左右,拉伸强度增大13.9%,此时显著提高了裂纹的修复速度,可以对涂层裂纹起到更高效的修复
在管道使用过程中,由于管道介质中夹带微小固体颗粒易产生冲蚀磨损造成管道穿孔而发生泄漏等问题,为此,运用Fluent软件中的DPM冲蚀预测模型,对不同气流方向下的T型三通管的冲蚀、应力和形变量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得出受冲蚀磨损比较严重的区域以及产生最大应力和形变的区域。结果表明:经过分析,三通管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冲蚀磨损、应力集中区域和形变部位,因此对三通管材料的力学性能存在着较高要求。分流a工况下的冲蚀速率为5.59×10-9kg/(m2·s),受到的冲蚀磨损最大
目前,传统的腐蚀挂片法已不能满足腐蚀行业对于数据量的需求,为此研究了电阻探针监测技术和传统的挂片失重法在武汉大气环境下腐蚀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5℃≤θ≤35℃且相对湿度RH≥60%的大气环境中,腐蚀挂片法得到的腐蚀速率是电阻探针法的1.3倍。在上述温度和湿度范围内,温度和湿度越高,腐蚀速率也就越高,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腐蚀速率有正向影响。相比较腐蚀挂片法,电阻探针技术有较好的实时监测效果。
为了揭示工作气体对DLC涂层的影响及为DLC在高温下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通过控制工作气体中乙炔含量(C2H2/Ar流量比=100∶0、75∶25、50∶50),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在304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不同含氢量类金刚石薄膜(a-C:H);采用红外退火装置对样品进行了恒温退火处理,使用球-盘式摩擦仪测试了它们的摩擦曲线,并使用显微硬度仪测量了各种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硬度;使用差热分析仪、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分析表征了薄膜
为了提高05Cr17Ni4Cu4Nb材料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扩大其应用范围,采用QPQ热处理工艺对05Cr17Ni4Cu4Nb不锈钢材料进行表面强化处理,通过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不同渗氮时间和基盐中氰酸根离子浓度对该材料表面渗层厚度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05Cr17Ni4Cu4Nb不锈钢棒料,氰酸根离子浓度分别为32%~35%、35%~38%,渗氮时间分别为30~40 min、35~45 min时,材料表面渗层厚度能够达到20~30μm;对于05Cr17Ni4Cu4Nb不锈钢板料,氰
为了提升ML20MnTiB精线表面磷化膜的质量,满足客户大变形多工位高速冷成型需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酸洗拉拔工艺对ML20MnTiB合金钢丝磷化膜的膜重、SEM形貌和成分的
为给微合金钢的设计开发理论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显微组织表征、干湿交替循环试验、中性盐雾试验和电化学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稀土微合金钢和铌微合金钢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对比分析了其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微合金钢的显微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并且铌微合金化有助于细化晶粒并能阻碍珠光体组织的形成。在腐蚀初期锈层的主要成分为γ-Fe2O3,γ-FeOOH,对于基体的保护性并不明显。随着暴露周期的延长,γ-FeOOH逐渐转化为α-FeOOH,提高了锈层对基体的保护作用
目前有关焊后热处理对1.25Cr0.5Mo钢的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尚无文献报道。为此,对正火态1.25Cr0.5Mo钢分别进行淬火、高温回火及调质,模拟不同的焊后热处理,对其金相组织进行分析,并对其腐蚀行为进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对1.25Cr0.5Mo钢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火态1.25Cr0.5Mo钢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淬火组织为板条马氏体,高温回火组织为粗大铁素体和珠光体,调质态组织为均匀的回火马氏体和细小碳化物;淬火处理加速了1.25Cr0.5Mo钢在工业循环水中的腐蚀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