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校图书资源服务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等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目前高校图书资源服务中存在的图书资源不足、电子资源利用技巧与方法缺乏以及馆员与读者之间存在矛盾等问题,提出通过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加强培训与资源整合和着力解决馆员服务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等措施,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进而推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图书管理工作
  作者简介:周海霞(1983-),女,江苏徐州人,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河南 焦作 45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013-QN-02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252-02
  高校图书资源服务工作是高校办学的重要组件之一,在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等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知识和信息的飞速发展,图书资源需求量的骤增以及不同人群对图书资源的个性化需求给现代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2]当前高校图书资源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发展,它要求捕获的信息更广泛、更快捷、更能彰显时代特色。[3]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资源需求的特点,以及高校图书资源服务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高校图书资源需求的特点
  1.图书资源访问量相对较大
  高校图书资源需求的一个最重要特点是图书资源的访问量相对较大。高校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场所之一,且绝大多数是以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和教师为主体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群体,日常学习、工作和科研的需要使其对图书资源的访问量相对较大。以河南某高校为例,该校目前有在校大学生约32000人,在校研究生约4000人左右,在校教职工1900人左右,文献资源的访问量大约在20000人次左右,如此大的访问量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对较大的压力。
  2.读者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
  高校图书资源的读者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且所涉及的学科门类众多,这就要求高校图书资源的门类要齐全,层次要相对专业化。以河南某高校为例,该校目前有在校师生约37900人,学历层次包括博士、硕士、学士和在校大学生等,共有20个学院,包括75个本科专业。这就要求图书资源服务工作不仅要考虑不同专业的需求,而且要考虑不同文化层次的需求。
  3.读者访问图书资源的目的存在显著差异
  按照读者学历层次的异同,读者访问图书资源的目的不同。高校读者访问图书资源的目的主要包含如下几种:一是在校大学生。大多数在校大学生以专业知识学习或补充专业知识学习为访问目的。二是在读研究生。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在读研究生对图书资源访问的目的由单一的专业学习转变为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且访问次数较在校大学生也有所增加。三是高校教师。高校教师访问图书资源的目的主要集中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
  二、高校文献资源服务中遇到的若干问题
  1.图书资源不足
  (1)纸质资源。一方面当前高校对图书资源的投入仍然偏低,这将严重阻碍其自身教学科研的发展;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图书馆有相当一部分图书资源的借阅频率特别低,而这些图书却有至少5~8个复本,出现了图书馆高价进书,却鲜少有人借阅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图书馆本就紧张的经费资源。
  (2)电子资源。电子资源匮乏仍是当前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首要问题。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学术界亦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只有与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进行很好的交流,才能促使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持续稳步发展。电子资源,特别是Web of Science和一些专业性强的外文数据库是与国外学术领域进行良好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资源的欠缺必然会导致知识资源的闭塞,进而束缚与国外专家、学者的进一步交流,从而束缚自身的发展。
  2.读者缺少有效利用电子资源的方法与技巧
  掌握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可以大大缩短读者获取所需资源的时间,特别是在查找、筛选和下载等方面的技巧可以确保读者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大大节省了读者的精力和时间。一项调研显示,大约60%~70%的在校大学生不知如何获取所需的资源信息,甚至有40%~50%的大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仍然缺乏获取电子资源的技巧,给学习、科研等方面带来了严重的障碍。
  3.馆员服务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馆员服务与读者需求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如下:一是馆员服务态度不好,如怠慢读者、处理问题方法不当等导致读者不满。二是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缺少有效沟通,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图书馆服务水平的低下。三是招聘门槛较低。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席拉曾说过:“最精锐或最有实力的馆员,是那些带着广博知识或某一门专业知识背景而入图书馆行业的人。”人们普遍对图书馆员的招聘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图书馆员从事的工作仅仅是图书馆的前台工作,是单调枯燥的图书借还工作,因此对图书馆员的要求较低,导致很多在职的图书馆员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远远达不到新时代的要求。四是对图书馆员来讲,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不仅仅是个人学术问题,更是优质服务的重要保障。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对图书馆员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很多图书馆员安于现状,不求上进,无法为读者提供有特色、高质量、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三、高校文献资源服务中遇到若干问题的对策
  1.加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
  (1)加大资金投入,优化馆藏结构。只有加大对高校图书资源的投入,不断更新图书资源,才能够确保高校图书馆事业的持续稳步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确保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图书采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所以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与读者沟通交流,随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另外,应对馆藏图书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跟踪调研,避免出现某些资源与教学、科研脱节而无人问津的浪费现象。   图书文献资源建设质量是衡量高校图书馆存在价值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海南大学图书馆引进ISO模式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进行质量监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得海南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得到了持续提高。[4]海南大学图书馆给现代高校图书馆作了一个榜样,高校图书馆应不拘一格,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本馆的管理模式,将图书馆的经费资源用在刀刃上,真正实现“利益最大化”,以期以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师生科研和学习上的需要。
  (2)多种途径弥补经费不足。目前电子资源的建设已经引起高校图书馆的普遍重视,然而电子资源种类繁多且价格昂贵与图书馆的经费有限之间的矛盾又将阻碍电子资源的建设与发展。面对这样的两难境地,在保证电子资源采购质量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弥补经费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推进资源共享。文献资源共享是指图书馆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存贮、检索和传递,快速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的本馆或它馆乃至全世界各馆的文献信息资料。通过文献资源共享,可以克服单个图书馆馆藏不足的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国内较为成功的资源共享系统是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一期工作共组织集团引进了19个厂商的91个数据库,还建立了数量众多的重点学科导航库、主题特色库、学位论文数据库等等。通过文献传递、馆际互借、联机合作编目等,CALIS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5]高校图书馆应加快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完善人员储备,积极加入到CALIS中来,充分利用好CALIS,加快本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使图书馆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另一方面,开发以网络信息资源为代表的虚拟资源,互联网上的免费信息资源数量繁多、内容丰富,有些内容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由于这些虚拟资源处于无序状态,且呈动态的随机性,给读者的个性化检索带来不便。因此,高校图书馆对网上已存在的电子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建立导航和镜像站点,形成虚拟图书馆资源,方便用户查询和浏览。
  2.加强培训与资源整合
  图书资源的使用方法不当不仅会延误读者获取图书资源的时间,浪费读者的精力,而且会增加图书管理工作的强度,降低图书服务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高校应该不定期的开展图书资源,特别是电子图书资源的使用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培训。
  面对纷繁复杂的电子资源,读者往往手足无措,即使掌握了基本的检索方法,但想要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仍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如何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检索途径,并最终获得全面而精确的检索结果,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目前不少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在不同程度上对本馆文献资源进行了整合,资源整合的目的就是要使用户在同一个平台或界面进行综合检索,其检索范围涉及所有被整合的资源,命中的检索结果包含所有资源。通过资源整合,读者能够更方便、快捷的找到所需资源。然而资源整合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队伍,还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各高校在人才引进及资金供给上应给予大力支持,真正将这项工作做到实处。
  3.着力解决图书馆员服务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
  (1)构建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构建图书馆员与读者和谐关系的根本所在。为读者服务,就必须以读者为重心,研究读者的需要,满足读者的需要,让读者满意。
  (2)图书馆员应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馆员与读者的沟通可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化解读者与图书馆的矛盾,塑造图书馆的良好形象。图书馆员应加强自身修养,掌握沟通技巧,以诚恳、包容、将心比心的沟通服务理念与读者交流,满足读者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3)决定图书馆发展水平的是从事图书馆职业的人,只有具有高素质职业理念和业务技能的图书馆职业队伍才能使大学图书馆赢得社会的认可和读者的赞扬。顾健指出美国大学图书馆在人才招聘上,均要求是图书馆学/图书情报学硕士,而我国大学图书馆则忽视应聘人员的图书馆学教育背景。[6]事实证明,具备图书馆学教育背景的馆员不论在今后的学术研究还是在业务技能上都更胜一筹。我国大学图书馆在以后的招聘工作中也应将具备图书馆学背景作为主要参考条件提出来,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对图书馆学教育的重视。
  (4)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要不断地拓宽和更新,工作中就需要继续学习,并努力钻研业务。目前高校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进行继续教育,如馆内开展的各种业务技能培训,参加自学、函授等形式的继续教育,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研讨会等各种形式提升自己。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结语
  图书资源服务工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高校图书资源服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将会更多,作为知识高度集中和信息存储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采取新的措施,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燕志爱.图书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28(4):61-62.
  [2]娜日苏.谈高校图书馆应用人本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0):153-154.
  [3]刘绍岚.论高校图书资源管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31(10):212-213.
  [4]卢莉华,李春.ISO模式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监控——海南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
  (2):23-26.
  [5]王翠菊,刘珊.依托CALIS建设虚拟馆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83-85.
  [6]顾健.中美大学图书馆招聘信息比较分析[J].图书馆论坛,
  2009,29(1):156-158.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过程中,理工高校学生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理工高校学生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存在着重管理、轻关怀,重共性、轻个性,重科技、轻人文等片面现象,导致其脱离实际,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失人文关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实际,新时期理工高校学生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旨在加强和改进理工高校学生工作。  关键词:人文关怀;理工高校;学生工作  作者简介
摘要:班级心理委员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中重要的环节,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调查了解了班级心理委员的基本情况,以期为心理委员工作的更有效开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心理委员;高职院校;新生班级  作者简介:袁海燕(1981-),女,江苏张家港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讲师。  (江苏 淮安 223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前不久陕西西安某小学为部分“表现较差”的学生发放绿领巾的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中国教育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亟待改善.而日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