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外工作六十年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援助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援外工作核心之一,中国60年来,为173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培训了12万管理和技术骨干。
其他文献
实际工程中的结构件往往具有多个不确定因素,包括材料、几何、载荷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导致构件的局部应力应变响应和疲劳寿命响应具有随机性.因此对低周疲劳分析中的局部应力
新技术并非总是最先在发达国家和先进企业出现,由于沉没成本的影响和先进企业存在的垄断倾向,以及垄断带来的'替代效应'、'效率效应'决定了这类企业在新技术
1956年5月,江泽民同志从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实习归来,担任一汽动力处副处长。他回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会基列夫专家,江泽民的真才实干、谦虚好学和热情诚恳给基列夫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在此后的工作中,年近30岁的江泽民同志和年长他14岁的基列夫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1956年下半年,再次延长援华工作期限后,基列夫开始考虑未来一汽总动力师的人选问题,他向上级推荐江泽民担任总动力师,他认为,江泽民同志是
赵亚夫1982年到日本研修种植技术,1年后带着20棵草莓苗回国。之后,他又18次带着问题去,拿着方案归,经过27年坚持不懈,带领百万农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被当地农民称为“活菩萨”。“要致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  1982年,赵亚夫赴日本研修,在爱知县第一次看到了草莓。他敏锐地感到,草莓在中国一定能成为致富项目。研修1年后,赵亚夫带着如同雅典娜火种的20棵草莓苗,带着学到的一身草莓种植技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