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影栅云纹的大变形测量及应用

来源 :光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y2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影栅云纹的原理和优点, 将其用于软、硬物质的形变、形貌以及表面平整度检测。实验研究表明, 影栅云纹法适用于软物质的大形变测试, 尤其对大梯度的待测物具有较好的测试效果, 对硬质材料表面平整度及缺陷具有较好的无损识别能力。实验系统配置简单, 实验重复性好, 易于操作。实验结果可以以环形干涉图定量显示或以平面干涉条纹陡拐定性显示缺陷部位。
其他文献
借鉴热电分离式设计理念, 利用图形转移和蚀刻技术将铜合金板材加工成带有导热柱的底座, 然后通过压合工艺将金属底座与FR4复合制备成热电分离式金属基板。利用冷热冲击试验箱对基板进行了热冲击试验, 并借助SEM对历经1000个高低温突变冷热循环后的铜基材与FR4界面形貌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利用结温测试仪、功率计、积分球系统、半导体制冷温控台等仪器和设备, 通过结温及热阻测试对比研究了普通铜基板与热电分离式铜基板在铜基、绝缘层及线路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 对大功率LED模组散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板在经低温-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受体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cellimmunoglobulinandimmunoreceptortyrosine-basedinhibitorymotifdomain,TIGIT)在硅沉着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8月,纳入78例硅沉着病患者,均为浙江省三门县采石矿工人,分为硅沉着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activepulmonarytuberculosis,APTB)组(以下简称APTB组)、硅沉着病合并结核潜伏
在肝移植患者中,合并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为0.25%~6%,其病死率约为50%。本例患者为肝移植术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脑炎,药物敏感试验提示对氟康唑耐药,予伏立康唑治疗获得良好效果。提示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可能致命,对氟康唑耐药的患者可考虑选择伏立康唑进行治疗。
临床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Klebsiellapneumoniae,CRKP)的感染发生率逐年上升,由于CRKP广泛耐药,使可选择的抗感染治疗药物受限。肾移植患者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并发感染。本例患者为青年男性,因"肾移植术后10年,血肌酐升高2年"入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围手术期初次并发CRKP感染,感染控制出院后再次发生CRKP感染,通过拔除输尿管支架管和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
Typically, photonic waveguides designed for nonlinear frequency conversion rely on intuitive and established principles, including index guiding and bandgap engineering, and are based on simple shapes with high degrees of symmetry. We show that recently d
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morganii)是一种隶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革兰阴性菌,其致肝脓肿罕见。现报道1例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以发热伴右上腹隐痛1周为主要症状的肝脓肿患者,脓液培养结果示摩氏摩根菌,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示肝内脓肿破裂,采用肝内脓肿引流和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感染控制后转至外科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而后痊愈出院。
IgG4相关疾病(immunoglobulin-G4relateddisease,IgG4-RD)是由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伴纤维化疾病。现报道1例误诊为颅内感染多年的IgG4-RD病例,患者经多次手术治疗症状无改善,病变累及多个系统,实验室检查示多项免疫相关指标异常,IgG4明显升高,且脑组织病理检查示较多淋巴细胞和大量IgG4 浆细胞浸润,确诊为IgG4-RD,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患者症状好转。IgG4-RD是一种几乎可累及人体各个器官的多系统性疾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极易误诊、漏诊,临床医师应高度关注该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艾滋病患者中常见的一种机会性感染,常见的感染部位是皮肤、肺和内皮网状系统,但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较为少见。本研究报道1例艾滋病合并播散型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患者,因发热伴神志改变入院,通过血培养确诊。提示感染科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减少漏诊、误诊。
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没有COVID-19相关症状或体征,属于无症状感染,他们具备将疾病隐蔽传给他人的可能,形成高风险的传播途径,需要予以特别关注。本研究阐述COVID-19疫情中的无症状感染情况及其实验室检测和公共卫生意义,并提出发现无症状感染传染源、切断无症状感染传播途径、保护无症状感染易感人群3个方面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