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双侧半棘肌单开门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保留双侧半棘肌的改良颈椎单开门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科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66例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3~C6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按手术方式分为保留C2、C7双侧半棘肌止点的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传统组)36例和保留双侧半棘肌的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改良组)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病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JOA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颈椎总活动度(ranges of motion,ROM)、颈椎曲度及术后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传统组手术时间为140.49±36.57min,改良组为122.35±46.5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中出血量为233.66±165.39ml,改良组为281.18±208.1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2例、改良组1例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术后无脊髓损伤、门轴断裂、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感染,无内置物松动或断裂.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传统组随访时间为17.10±3.57个月,改良组为16.40±2.5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为(71.36±8.14)%,改良组为(72.95±1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DI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传统组与改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N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术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传统组颈椎曲度较术前减少3.73°±1.38°,改良组较术前减少1.47°±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ROM较术前减少6.63°±2.09°,改良组较术前减少4.53°±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11例(30.56%)、改良组1例(3.33%)术后发生轴性症状或加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单开门手术相比,保留双侧半棘肌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时,可最大限度保留颈椎后方结构,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和颈椎曲度及ROM的丢失.
其他文献
基于采空区顶板“三带”理论,分析了顶板高位定向钻孔技术瓦斯抽采基本原理,对大直径高位定向钻孔代替高抽巷瓦斯抽采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在新集二矿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举行的这个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其实我并不具备发言资格。从暑假培训班到现在,在这四个月里,我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就让我谈谈自己的心得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