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中国超强毒株Harbin—1基因组A节段全长cDNA的连接

来源 :动物医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le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单酶切位点Sal消化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中国超强毒株Harbin-1基因组A节段的上段和下段克隆pGEM-T-P12和pGEM-T-P34,经过去磷酸化以后,再用连接酶将上下段连接起来.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我们得到了全长的IBDV基因组A节段编码区cDNA克隆.本研究结果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为保证临床检验工作正常运行,必须实行全面质量控制(Toc)和全过程质量控制.绝大多数的报道一般均注重分析前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而在Ross和Boone报道指出实验室错误分布频率
1962年,美国Sterling-wintkvp研究所Tesher等发现第1个喹诺酮抗菌剂-萘啶酸(Nalidixicacid)的抗菌活性,于1963年应用于临床,至今长达37a,发挥了强大的抗菌作用,同时不良反应
我院1986-01~2000-12间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312例,死亡25例,本文就其死亡原因、有关诊断与治疗中的失误及体会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
硫醇活性胆固醇结合细胞溶素是重要的细菌毒素,通过与宿主细胞膜上的胆固醇结合,经过一系列过程发生致病作用,是重要的致病因子.细胞溶素的三维晶体结构由四个功能区组成,其
本文在分析大肠杆菌热敏毒素(LT)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子学水平研究的基础上,从蛋白质和基因水平阐述了猪源LT与人源LT的亲缘关系,评述了LT在研制人畜大肠杆菌腹泻疫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