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惩罚的方式,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经常运用哪些手段,而且要反思其成效如何,包括对哪些学生有效,对哪些学生无效。有些方式可能对多数人都奏效,如暂时隔离,但也有例外,而有的方式可能只对个别人适用。
惩罚要限于可以有所改进的行为,如学生上课说话、作业马虎等,而学习结果及方法方面的问题不宜运用惩罚,如学生回答问题错误、解题步骤方法不对等方面的问题,采用批评、斥责、羞辱等方式可能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学业成绩中等或较差的学生,在其考不到优秀时,予以惩罚,就不合情理。如果学生在作业或考试中的错误是因为不会而非马虎造成的,严厉斥责未必能产生好的作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为了回避惩罚而完成作业、听讲或努力学习;有的学生怕老师批评就在遇到难题时,随意猜测一个答案,因为他们认为写错了也比不写强,如果不写,老师肯定会认为他们没去写作业。因此,教师要注意分析学生行为表现的真正原因,不能简单地从结果或表面现象来对学生进行惩罚。
惩罚的对象不应该局限于那些学习不努力、常常出错、成绩较差的学生,对于学业优秀的学生,如果犯了不该犯的错,如粗心大意、上课走神、努力不够等,也应予以惩罚。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否则就会影响教师的威信,使惩罚失去应有的作用。
上表可供教师在评价自己惩罚所针对的行为或结果时使用。惩罚应针对的是可以有所改进的行为或结果,如学习更加努力,态度更加认真,听从教师的合理要求等。
惩罚要限于可以有所改进的行为,如学生上课说话、作业马虎等,而学习结果及方法方面的问题不宜运用惩罚,如学生回答问题错误、解题步骤方法不对等方面的问题,采用批评、斥责、羞辱等方式可能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学业成绩中等或较差的学生,在其考不到优秀时,予以惩罚,就不合情理。如果学生在作业或考试中的错误是因为不会而非马虎造成的,严厉斥责未必能产生好的作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为了回避惩罚而完成作业、听讲或努力学习;有的学生怕老师批评就在遇到难题时,随意猜测一个答案,因为他们认为写错了也比不写强,如果不写,老师肯定会认为他们没去写作业。因此,教师要注意分析学生行为表现的真正原因,不能简单地从结果或表面现象来对学生进行惩罚。
惩罚的对象不应该局限于那些学习不努力、常常出错、成绩较差的学生,对于学业优秀的学生,如果犯了不该犯的错,如粗心大意、上课走神、努力不够等,也应予以惩罚。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否则就会影响教师的威信,使惩罚失去应有的作用。
上表可供教师在评价自己惩罚所针对的行为或结果时使用。惩罚应针对的是可以有所改进的行为或结果,如学习更加努力,态度更加认真,听从教师的合理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