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水平小说乡土叙事探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乡土社会历史悠久,中国文学作品的发展也大多从乡土文学开始。早期的乡土文学创作并没有树立起丰富的农民形象,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流派的文学创作开始走上文学的历史舞台。随着众多乡土文学作品的发展,这一类别的文学作品已从之前颇具政治性的批判色彩开始向展现当代农民的原生态开始发展,其中以山西青年女作家葛水平最具代表性。本文主要研究葛水平是如何掌握“乡土”这一关键性的文学创造类型,使得文学创作在关注乡村现实和农民生入手,展现农民的真实生活,体现生活化的底层群体的生活状态,这种文学创作形式展现了葛水平特有的乡土叙事风格。本文主要结合其文学作品,分析其具体的叙事风格和写作手法,以此推进中国文学同类型作品的发展。
  关键词:葛水平;小说;乡土
  中图分类号:I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19-01
  一、葛水平乡土小说的叙事时间
  葛水平所创作的乡土小说的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几乎都不一致,她不仅能够将短时间的故事内容使用较长的语言表述出来,也能够把很复杂的故事内容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文字语言从容简约、结构合理,把故事和文本的时间安排的及其有序。
  1.错时时序。故事的发生顺序和文本的时间顺序不相吻合就叫错时,葛水平就是将其想要表达的故事贯穿于具有其个人特色的场景设置,形成独特的先后顺序。在其所创造的小说中《空地》就是将错时时序应用的最为彻底的一部小说,其中张保红和李庆怀的矛盾明显而又交错,这种叙事手法强化了小说的张力。
  2.极端的时距。葛水平在进行小说叙事的时候一般喜欢史传叙事,但她并没有将叙事的主体放在历史上,而是在描述太行山农民的实际生活状态的同时体现了历史的变革。她注重提高叙事的,并且运用极为简单的叙事方法表述出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的生活状态和农民生活的实际变化,《狗狗狗》中叫秋的主人公的终身命运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展现出来的。另外葛水平还擅长运用不同的场景减缓故事的节奏,我们知道,叙事小说最忌讳概要讲述,只有将概要和情景有效的结合才能实现故事情节的完美展现,她善于让小说中的人物自行展示生活,比如《地气》这部小说给我们展示了两家人的矛盾,但并没有对矛盾做出介绍,而是让人物通过故事将矛盾自行演绎出来。
  二、葛水平乡土小说的叙事聚焦
  1.零聚焦叙事。葛水平的乡土小说展现的故事内容主要源自于历史和生活,一般通过第三人称进行表述。在这些作品类型中,叙述者和聚焦者一般都共同于同一主体,但是这个主体并没有参与到故事当中,而是像《守望》中的叙述者一样,他无所不知,不仅知晓米秋水的过去,甚至能够知晓她的未来,在所有故事清洁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直击主人公的内心,掌握其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表现股市索要展现的内涵。故事的叙述者往往能够自由的表达故事的空间,从人物的内心入手,结合各种场合展现不同的变化,这也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小说内容的重要叙事手法。
  2.叙事转换。不管是零聚焦、内聚焦还是外聚焦,所有作家在展现小说内容,刻画人物性格的时候都可以随意运用,这几种方式可以结合使用。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聚焦模式使用的同时融入了其他的聚焦模式,其他聚焦模式在凸显个体作用的同时烘托了主要聚焦模式的主导地位。葛水平的《黑脉》就结合了零聚焦和外聚焦两者结合的形式,叙述者无所不知的展开叙述,同时结合外聚焦叙事展现故事的深层次含义。
  3.聚焦对象。对于叙述者来说,不管是哪一种聚焦模式,不管两者是否作用于同一整体,聚焦对象的存在都是不可否认的。葛水平乡土小说的聚焦对象很丰富,不仅有自然风景中的大山、煤矿、土地,更有颇具生命力的动物,还有引人注意的女性角色。不管是哪一类别的聚焦对象,这些实际存在的主体都是作者进行小叔叙事的重要组成,更是表达文学幻想,展现文学内涵,深入文学主体的良好切入点。作者将情感寄托于实际存在的聚焦对象,通过不同的聚焦对象展现自身的情感寄托,表达文学作品的情感内容,进一步深化乡土小说的文学主旨,引导人们、体会小说内涵。
  三、葛水平乡土小说的叙事意象
  葛水平出生于山区,对于山区土地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她热爱山水草木,感受农民生活,这一情感也在她的很多小说内容中展现出来。
  1.自然意象。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尤其重视对自然景物的创造,葛水平的小说创作也是如此,她深深热爱生养她的大山,她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喜欢自然、热爱大山,更关注生活在山里的人民。葛水平小说中所有的自然景物都是具有生命一样的存在,这些景物承载了人类的感情,表现了故事的悲欢,她给与所有的自然景物以情感,甚至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展现了其表象和意义的双重特点,体现了浓厚的人性特点。
  2.社会意向。在大多数人将创作情感贯穿到城市商业生活的时候,葛水平依然将自己浓浓的创作欲望回溯到乡村,她不屈从潮流,真实的展现农民生活。比如在创作小说《黑脉》的时候,她深刻的表现了依靠煤矿权钱交易的社会缩影,其中不同的人物特征展现了不同的社会现状,不管是苦难亦或是辉煌,它都是葛水平所要表达的社会最基本的现实。
  3.民俗意象。山西地区的民风民俗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葛水平所描述的乡村故事就是一个闭塞的社会,它展现出了全面的民俗意象。其中一些风俗习惯的渗入,更为真切的展现了故事情节,这就是民俗意象融入到叙事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四、葛水平小说的叙事风格
  葛水平在乡土小说的创造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风格,一是重视戏剧化的结构,二是强化细节内容。前者主要体现在作者作为一个戏剧编辑善于使用矛盾冲突的特点,不管实在人物塑造、故事编排还是叙事结构上,戏剧化的表现都十分到位。一般小说都比较关注故事的内容,对于时间和因果的情节设定也很重视,葛水平在创作小说的时候则是更关注细节的展现,让读者通过细节体会情节的真实性,感受故事的生动性,体会作家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帮助读者更深入的体会农民的不易和艰辛,真实的展现农村生活。
  结论
  农民是我国人口组成的重要部分,农民可以不关注文学,但文学不能忽视农民的生存,葛水平的小说不仅走向农民,更是将农民、农村和乡土文学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理。她在展现农村底层人的生活状态的同时强化了乡土小说的发展,我们要认真研究她的小说,分析其叙事风格,进一步理解其创作风格和作品内涵,为更深入的文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海霞;二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与都市意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王文胜;乡土情结:走不出的沼泽地——谈沈从文、钟理和乡土小说文化内涵的异同[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02期
  [3]陈焕新;略论本世纪中国小说家的乡土情结[J];南方文坛;1994年05期
  [4]黄志刚;莫言小说乡土情结探源[J];电影文学;2007年18期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确,从小养成的习惯一生都不会改变。良好的习惯对作文来说尤为重要。那么,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作文习惯呢?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工作中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观念和现象也渐渐凸现:学生的自主、平等、法制、民主意识显著增强,传统的高压式控制性教育手段不再灵验;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知识共享是一群体行为,包括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等多个主体,因此知识共享的博弈关系主要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企业与当地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深入研究了河南省城市女性对体育健身重要性的认识、对体育健身的态度、健身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健身行为习惯.结果表明:
摘 要:《 First Blood 》是加拿大小说家 David Morrell 出版于 1972 年的小说。本文试图采用结构主义的分析法,借鉴 Claude Lévi-Strauss 和 Vladimir Propp 的有关理论,提出“结构素”(structron)—— “结构位”(structreme)—— “结构”(structure)这一理论模型,对《First Blood》进行结构主义分
2007年,我们党在召开十七大时,就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任务。应推动该价值体系大众化作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海兴则国强,海衰则国弱。海洋在政治、经济、科技、能源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海洋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笔者从培养海洋管理人才的意义和现状作
甘肃省于2010年秋季开始实施新课程,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以任务形式提出,有利于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将分层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有机的进行结合,实现任务驱动下分层教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讨论了发展适合本土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高校本课程的人本意识和教学效益质量等问题。体育校本课程的本土化,目的在于发展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且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详细记载了从盘古到秦始皇时期的神话.本文将着重分析本书上古时期的爱情神话.上古神话中内容涵盖方方面面,爱情神话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