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x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学从作者落笔成文到与读者见面,要经过投稿、选稿、编辑、出版等流程,过程漫长复杂而又严谨。有限的版面资源让专业编辑或书商的择稿态度慎之又慎。更高的门槛也意味着对文本质量更高的要求。与传统文学不同,网络小说从完篇到与读者见面,其过程是“一键式”的。作者完成文本后,只需在相应平台点击“发布”键,各地读者就可以通过网络看到新鲜发布的作品。原本的“门槛筛选”完全消失。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积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各类新奇文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与之相应的,网络小说文本质量也出现了总体不高的问题。
   一、难以超出大众审美期待的网络小说
   在“读者订阅——作者获益”的迅捷模式中,网络小说的商业属性格外突出。为了获得更多读者,网络小说作者会刻意拉近“写”和“读”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的缩小现象,包括作者迎合读者的阅读偏好,选择当下更受读者群喜爱的故事类型进行创作。更为直接的还有作者与读者点对点交流,按照某个或某些消费意愿更高的读者的喜好修改或创作自己的故事情节。于是,网络小说作者和读者的交流不仅可以发生在读者的“阅读”后,甚至可以产生在作者的“创作”前。
   这就使得网络文学创作与传统文学创作观念中的“文学引导生活”不同,是网络小说的读者在引导情节的走向。“文学”难以位于“生活”之前。创作者向读者无限靠近。二者的先后之分被打破,创作与阅读成为了双方的“共识”产物。因此网络小说出现了两大明显特征,文本狂欢化以及文学社会功能的衰退。
   (一)文本狂欢化
   网络创作环境中更为宽松的审核方式、更易集群的创作阅读环境,使得一些早先不被主流社会关注、认可的小众、三俗爱好也逐渐在公共交流空间找到了一席之地。文学的游戏性质也在网络小说中变得突出,作者和读者的身份模糊化。读者不仅可以影响小说情节走向,甚至可以通过网络续写、改写文本,参与文本故事在传播中的再构建。在网络小说中,所有的悲情和遗憾都可以通过评论区交流和二次同人创作发泄出来。尤其是在社会伦理监控更弱的网络世界,网络小说的阅读与创作更能创造出可迅速获得的快意。这种狂肆的文字活动更便于宣泄现代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愁绪与苦痛,让个体在创作和阅读中尽情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这正是网络小说吸引人所在,却也是网络小说诸多弊端产生的原因。
   (二)文学社会功能衰退
   为了追逐读者流量,网络小说作者更偏向于创作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这就使得网络小说难以避开同质化、浅表化的问题。汉斯·尧斯认为“期待视野是一定历史时期下,读者自身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在阅读接受过程中的能动体现,每一个读者都带着自己的期待视野来参与阅读,而这个视野又带有时代与社会环境的烙印。”[1]与绝大多数读者的期待视野差不多就属于通俗作品。能超出绝大多数读者的期待视野,带来全新审美体验和感知的作品才是完备了社会功能的作品。前者属于消遣范畴,能很大程度上娱乐读者。后者才是对读者审美阅读能力的磨炼。阅读后者,也许过程并不轻松,但的确对人大有裨益。网络小说即是典型的没有超出绝大多数读者期待视野的作品。在商品属性更突出的网络小说身上,网络小说“逐流性”更强,取悦读者的意图更为明显。这就导致了网络小说娱乐特征明显,社会功能衰退的问题。哪怕是看似新颖的网络小说类型,也只是给读者提供更多的口味选择而已,其取悦读者的目的不会改变。青少年群体乃至所谓成年读者大量滑向网络小说等其余娱乐方式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禁止”不能使人冲出困境。让学生在青少年阶段便熟悉写作法则、提高审美能力才是避免集体内卷化现象出现的有效方法。
   二、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一)结合时事新闻
   网文创作圈的新闻也可以适当加入课堂。例如2019年7月晋江文学网要求作者修改文章需要付费、2020年6月阅文集团“枪手”合同等事件,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实例。生动的时事新闻能让学生更贴切的理解网络小说创作圈生态情况,对教学亦能产生良好的辅助作用。得益于网络本身的便捷性,网文创作环境自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教师本人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加入网络小说作者交流群,直接与网络小说作者交流,再将交流心得在课堂上分享,做到与研习对象近距离接触。这对提高课堂趣味性,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大有裨益。
   (二)立足学生学情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向下迁移。与必修课程不同,对待校本选修课程学生能投入的学习精力极为有限,且中学生文学理论批评储备本就薄弱。因此教学设计中不宜将过于专业化、学术化的概念引入课堂。因此,在课程设计阶段,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下放、难易度的阶梯形设计。可在同单元课程开始之初,先开设后期文学批评过程中会使用到的一些专有名词的简单介绍环节,做到让学生后期的学习有阶可循。
   (三)对比经典文本
   在对网络小说的赏析过程中,应当常以经典文学作品为参照物。中学生审美能力较弱,与成年读者相比,更容易迷恋猎奇、刺激、令人歡愉的作品。常提经典作品,将二者进行比较,才能让学生对二者产生更为直观的区分。例如,网络小说中的主角们常有“金手指”,或各种被调侃为“主角光环”的超过寻常人的技能或经历。这些特质让主角们即便频繁经历死境,也总能迅速脱困。故事的情节常是遵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得更强”固定套路。这类叙述模式中,矛盾往往来自外界,拥有“金手指”的主角几乎不会观照自身。但经典作品的叙事思路是多样的。以《围城》《罪与罚》为例,小说主角需面对的是存在和“自我”本身。主角遇到的问题常常并没有答案。小说情节更像是对普通人生活的某种投射。经典文本的读者是在新视角中重新体验不同的人生。这样的情节常常不会让人感到欢愉,甚至反而是令人苦恼,但这种苦恼和痛感却能让人变得更为睿智更为包容。
   以上是为了迎合读者而创作的网络小说难以企及的。二者时常相比,才能让学生在文学作品地图中对网络小说有更好的定位。    三、校本教材体例大纲设计,以“耽美小说”板块为例
   (一)专有名词预解读
   1.耽美;2.亚文化;3.流行文化;4.女性主义;5.LGBTQ
   (二)“耽美”圈的新奇读写体验
   与传统情爱小说不同,耽美小说是女性视角下的男子间浪漫爱情小说。部分学者认为,耽美小说有助于中国女性文化健康发展。例如阮姚娜在《“同人女”群体的伦理困境研究》中提出,耽美迷有可能改造中国传统男性本位伦理观,耽美小说的流行与新时代崛起的女性意识直接相關。在耽美小说中,女性最大程度上从“他者”脱出。被看的不再只是身姿曼妙的女性,女性审美主导下的或阳刚或阴柔的男性形象也开始不断出现。
   此外,耽美小说也反应了部分年轻女性读者对传统爱情小说中温柔驯顺女性形象的不满。“强受”形象的出现正是呼应了女性对投射一个更强的自我形象的渴望。
   上述阅读体验是传统男女爱情小说无法给予的,亦是耽美小说在年轻女性群体中获得高人气的主要原因。
   (三)作品主题“浅表化”、读者群体低龄化带来的问题
   与“同性恋文学”如白先勇《孽子》相比,耽美小说对同性恋的描写几乎不涉及与该群体性别认同有关的现实问题。不回答同性恋身份带来的生存困境问题。耽美小说是女性视角下的浪漫爱情小说。她们笔下的同性恋与现实生活中的同性恋群体相距甚远。同性恋群体在耽美小说中更多是“被消费”而非“被重现”。缺乏对现实处境的思考是耽美小说难登大雅之堂的主要原因。
   受众层面,耽美读者群体年龄大多分布在14~25岁之间。近几年随着智能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低龄耽美读者的比重仍在继续增大。许多低龄耽美读者对同性恋者、同妻群体存在极大误解,甚至出现了提出诸如“同性才是真爱,异性恋是为了繁衍”等口号,给身边的异性恋男性“拉CP”,把他们想象成同性恋的“嗑CP”等令人担忧的行为。
   (四)耽美小说的其余痼疾
   1.套用异性恋模式,作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思考。例如传统男女爱情小说中的“灰姑娘”模式复生,只是在形式上变成“灰少爷”。
   2.偏好男性角色,对女性形象保有耻感。耽美小说中,“女性几乎不构成任何话题”。
   3.男男形象代替男女形象后,距离感增加、性耻感降低后泛滥的情色描写。
   (五)讨论反思
   1.为什么世纪初年的耽美小说会被部分学者寄予厚望?
   2.结合先前课上所学,谈一谈为何耽美小说至今仍在文学殿堂外远远徘徊?
  
   参考文献:
   [1]阎嘉等《文学理论基础》【M】1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9:20.
   [2]赵婷婷.《被想象的政治领域:网络耽美小说迷与女性主义、同性恋政治》【D】南京:南京大学,2014.
  
   赵超越,江苏省海门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面粉是人们离不开的主食之一,它的质量优劣对身体健康关系密切。那么,在购买面粉时,如何辨别面粉的优劣呢?  首先是“看”,看包装是否标明厂名、生产日期、地址、保质期等项目。看面粉色泽,优质面粉颜色呈微黄或乳黄色,没有黑点。看麸星,面粉在加工时混入少量麸星是允许的,但过多是不好的。其次是“尝”,取少量面粉放入口中含约一分钟左右,用牙齿咬几下,口感好、不牙碜、不粘牙的为好面粉,如果面粉在口中牙碜、粘牙、
文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梦析门诊 张同延教授    ■说梦人:男,46岁,某企业的老总,最近两个月来反复做一些梦,使他心神不定,感到似乎要出什么事情,但又不知会发生什么,为此来进行梦的分析。  梦者:这梦境出现很长时间了。“在梦中,我与一头像是恐龙又或是变色龙的怪兽搏斗。这野兽又好像是‘神兽’一样的东西。我感到累、紧张、害怕,但是没有出路,无法摆脱它,只能和它对打。后来我旁边出现了两个长的很帅的美国年
20世纪中叶,处于发展初期的香港电影音乐,所采用较为典型的创作方式是选用(套用)现成的乐曲为其配乐。即采用现有的经典乐曲直接植入在电影音乐中,以配合特定、固定的剧情、场景与画面,这种标签式的配乐形式一度被称为“罐头音乐”。  这一现象源于身处殖民文化中的港人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涨,香港音乐人开始转向大陆寻找新的音乐资源,积极探索在电影配乐中体现其文化身份的认同。  同时,伴随着这一阶段以弘扬忠孝
每吃上粽子,都会让我想起童年的端午。  一春的糠菜,把肚子害苦了,好不容易盼来个端午节,撑一条舢板去河心滩涂采摘芦叶,嗅刀15香气,眯那碧绿,然后将芦叶拿回家,用开水一泡,软了。妈妈、奶奶用备好的粽叶卷出小斗灌进湿漉漉的糯米。一会儿,菱角粽、长脚粽,乌米的、红豆的,就有了一盆。  粽子是要煮一夜的,还间杂有鸡蛋鸭蛋。我从不能早起,惟端午节那天,天一亮就醒,一醒来就到了灶边了。好的年头,能分上两三个
20年7月29日,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官方公众号通过Facebook与微信平台发布了周颖、陈震致敬大师斯特恩之百年诞辰线上音乐会。周颖是2018年“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金奖得主,出生于提琴世家,其父周龙曾是上海交响乐团首席,现任美国克尔维尔交响乐团首席。周颖拥有哈佛大学文学学位,这在女性音乐家群体中较为少见。担任本场音乐会钢琴艺术指导的钢琴家陈震,毕业于纽约曼哈顿音乐学
初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有趣。鲁迅先生将自己的童年生活描绘得生动而又富有趣味。那是一种贴近自然的生活,是一种我们已经体会不到了的生活。  通读整篇文章,无处不是妙趣横生。而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景物,更是让我对那种生活充满了好奇与羡慕:菜畦、皂荚树、桑葚、蝉、黄蜂、叫田子、油蛉、斑蝥、木莲、覆盆子……数不胜数,光是这一长串名字,就已经把我带进了那个充满生趣的世界。鲁迅先生说起它
要问现在什么媒介最厉害,多数人肯定脱口而出,网络。的确,自从网络进入我国以来,它已经凭着高速、方便等特点快速成长为许多人的依靠。随着人们对网络的逐步认识,人们不止通过它来浏览新闻了,还渐渐玩起了网络游戏、利用网络聊天、甚至在网上购物等等。网络还有一个功能是其他媒体不具备的,那就是发帖子。虽然随着社会发展,其他媒介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参与到其中,可是能够使人完全没有顾及、将自己的情感完全抒发出来
你以为胖仅仅是影响形象吗?“中国第一胖”梁用因为胖差点送了命,3岁的小豪体重120斤,目前已出现了一系列因肥胖引起的代谢综合症——高血压、高血脂、心脏负荷问题、肺部感染等,所以,千万别把胖不当一回事!    “肥胖”是当今社会严重危害百姓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与吸烟、艾滋病并称为人类健康三大杀手。研究显示:肥胖可导致人的寿命缩短,男性肥胖者死亡率是正常人的1.5倍,女性是1.47倍。专家表示,肥胖问题
摘 要:笔者利用问卷网平台,向市内初中生开展中学物理实验素养的问卷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借鉴国内外物理实验教学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向教育者提出针对问题的改进意见,把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素养;自主探究 ;问题;建议  文章编号:1008-4134(2019)14-0007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
[摘 要]学分制是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教学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学分制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高质量专业课程的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相应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学分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