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Cep70通过调控乙酰化α微管蛋白的稳定性,参与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的机制。
方法⑴采用紫杉醇大剂量冲击方法处理MCF-7,历时6个月,经历了6个加药筛选阶段,直到细胞能在3.5 μmol/L紫杉醇中正常增殖,诱导出紫杉醇耐药细胞株MCF-7/pac。⑵用四唑氮化合物(MTS)法检测不同紫杉醇药物浓度下对MCF-7及MCF-7/pac的IC50值。⑶通过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CF-7及MCF-7/pac的乙酰化α微管蛋白和Cep70表达水平。⑷化学干预乙酰化α微管蛋白,检测MCF-7和MCF-7/pac各组细胞中乙酰化α微管蛋白和Cep70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
结果⑴紫杉醇对MCF-7及MCF-7/pac的IC50分别是22.47 μmol/L和31.38 μmol/L。⑵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乙酰化α微管蛋白在耐药细胞MCF-7/pac中表达明显降低。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ep70的表达与乙酰化α微管蛋白一致。⑷给予紫杉醇孵育24 h,乙酰化的α微管蛋白和Cep70在MCF-7和MCF-7/pac细胞中均表达增加,但MCF-7细胞增加的幅度更大。相反,给予nocodazole孵育24 h后,乙酰化的α微管蛋白和Cep70在MCF-7和MCF-7/pac细胞中均表达明显下调,但在MCF-7/pac细胞中下调的幅度更明显。⑸给予紫杉醇干预后,与同组的MCF-7细胞相比,MCF-7/pac细胞处于G2期的比例也较低。另外,给予nocodazole干预后,与同组的MCF-7细胞相比,MCF-7/pac细胞处于G2期的比例明显减少。
结论Cep70下调乙酰化α微管蛋白,降低微管稳定性,可能是导致紫杉醇耐药的一个重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