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安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hao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1969年,28000名来自北京的知识青年怀揣着理想信念来到延安,他们将大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片红色的沃土,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求知若渴,将延安精神深深烙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为革命老区注入了新思想、新方法、新动力。
  初到陕北的北京知青们面对的不仅是陌生新奇的生活环境,还有许多现实的困难。比如,如何使用柴火灶?如何用当地的方言同大家交流?如何耕地、除草、收割、打坝、修梯田等等,这些都是摆在北京知青面前需要解决的难题。此时,陕北乡亲们手把手地帮助知青们站稳脚跟,热心地为知青出点子,他们用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使北京知青找到了现实的努力方向,奠定了老区文教、医药、生活全新发展的基础。
  丁爱笛,人称“丁牛”,他在延川县张家河村插队落户,插队期间他担任过四次生产队长,四次大队书记,当时的生产队基本都是大锅饭,大家干活时普遍存在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尤其是夏收刚结束,地里追肥需要挑粪的量更大,但个别人总是偷偷地将粪沿途倒掉减轻重量,带坏了整个挑粪队伍的风气。为了刹住这股歪风邪气,在一次挑粪途中,丁爱笛守在上山送粪必经的一棵老杜梨树下,将腰间别着的秤砣往树上一挂,每来一个人就拦下来把所担的粪称一称,这下有人露馅了,有的壮小伙只挑了25斤不到,而有的妇女足足挑了100多斤。丁爱笛把自己挑的145斤糞放在旁边,谁要是不服气也可以来称一称。总结大会上丁爱笛对少挑粪的人按比例扣除相应的工分。这下炸锅了,有当街骂的,有去公社告状的,甚至给县革委会写信举报,但是丁爱笛生生抗住压力,坚持实事求是,团结周围的群众按规定办事,就这样“丁牛”的外号响彻十里八村。在丰收的分红会上,丁爱笛更是大胆创新,提出将按劳动分配的比例由原来占总收入的20%提高到30%,这一次丁爱笛继续“牛”到底,大家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大幅提升,年底又获得了丰收。他将实践数据结合理论思想,发表了一篇如何提升工人积极性的文章,引起了陕西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丁爱笛就靠着这么一股牛劲,带领着延川县张家河村的乡亲们脱贫致富,将落后的小山村建设成模范山村。
  在北京知青中,仍然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够离开这里,他们成为黄土地的守望者,为延安的发展奉献了一生。汪桂兰就是留延北京知青的一个典型。1969年1月,从北京第一师范毕业不久的她来到宜君县尧生公社思弥大队插队落户,同年7月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克服了和学生之间的语言障碍、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教学方法不当等重重困难终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乡村教师。可就在农村生活了整整9年后,1978年后半年,北京传来确切消息,当年因为“错分配”的原因,1969年从北京第一师范毕业的学生现可落实政策回京。虽说落实政策是个好事,可是一个颇为残酷的现实横亘在汪桂兰的面前:早在1974年汪桂兰已与黄陵县双龙中学的数学老师白昕辉结为连理,并且有了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幸福。而政策规定得很明确,只允许知青一人返京,配偶及子女不在此列!汪桂兰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兄弟姐妹中就缺她一个,远在北京的老母亲早就盼她回来团圆。多少个夜晚,汪桂兰都难以入睡,脑海里充斥的东西太多了,一会儿是北京大都市的风貌,一会儿是黄土地热情、淳朴的民风;一会儿是举家团聚的欢乐情景,一会儿是已经与自己生活了4年的丈夫及两个孩子的身影,还有当地学生们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十多个在当地结婚的同伴一个一个全都与丈夫离了婚,只身返回了北京,汪桂兰也曾犹豫过、痛苦过,但最终她放弃了回城。她心里明白:虽然通情达理的丈夫没有阻拦,可自己一旦回去,这个家就散伙了,丈夫的人生可能就要改变,孩子们就会失去亲娘。当然,促使汪桂兰做出人生这一重大决定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她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这里有她的追求,有她所钟爱的事业。当时首都教师严重缺乏,北京市教育局先后给汪桂兰来过4封信,希望她回京执教,汪桂兰都谢绝了。多年以后,汪桂兰与友人说起此事,一脸的爽快:“不是说我多伟大,反正我当初的选择太正确了!”1998年底,中央电视台推出纪念改革开放20年特别节目——“20年·20人”,汪桂兰位居其中,与体操王子李宁、打假英雄王海、“中国第一村”党委书记吴仁宝、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王选等齐名。《西安晚报》曾以《一个北京知青的陕西人生》为题报道了汪桂兰的先进事迹。延安市委、市政府先后授予她“学雷锋、学英模先进个人”“弘扬延安精神先进个人”、延安市“劳动模范”的称号。
  在上山下乡的热潮中,北京知青用青春书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歌,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着延安精神。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延安精神薪火相传、永不熄灭。在如今这样一个世界形势瞬息万变,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秉承延安精神,弘扬主旋律,是时代的呼唤,是发展的需要。让我们把自己锤炼成延安精神的传承者、发扬者、宣传者,将“延安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其他文献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对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很好概括,作为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工作,实施爱心教育是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爱心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的联系纽带,爱能感人,爱能暖心,爱心能消除人人之间的隔阂,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使人产生一种无形的动力,从而改变一个人。每个小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情也千差万别,这就要 求班主任因人而异的、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拨动学生的心弦;教师要转化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慕课作为“互联网+”的产物,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慕课背景下,通过将慕课融入于高职英语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英语教学资源,有利于增强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强化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充分借助慕课这种方式,实现英语教学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新式、高效的英语教育。  【关键词】慕课背景;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期刊
【摘 要】人所能发挥的潜力是无限的,但是人本身的惰性也是同时存在的,对于学校的教师而言,也是如此。学校的教研组中,包含了专业的师资队伍,而他们的组织惰性也是固然存在的,如何解决这些惰性问题,发挥组织的活力和潜力,促进组织整体的能力和价值提升,是学校转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目前相关院校的教研组组织惰性来看,这一问题有其存在的原因以及具体表现,研究目前教研组的组织变革情况,分析组织变革中存在的突出
期刊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交流和信息获取方式,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包罗万象的网络文化,随着手机等个人移动客户端的广泛普及,这些网络文化对于人们思想的影响较大,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各种价值观确立的阶段,因此,如何在目前大环境下做好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网络文化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随即提出了如何在互联网环境影响下开展高中思想
期刊
【摘 要】独立院校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产物,它结合社会资本和母体高校的优势,在高起点上得到迅猛发展。同时,独立院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根据《独立院校设置与管理办法》,将独立院校适时、有序地转设为完全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既是国家政策导向的要求,又是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转型的必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探索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的教学质量,转变学生原有的就业观念,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舞蹈人才,特别是儿童、青少年舞蹈普及教育师资的需求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希望我们的探索能对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工作和大学生就业工作有所帮助。 
期刊
【摘 要】现阶段,青年教育工作在整体教育系统中占有较大比例,青年学生既属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又是民族传承的重要枢纽。本文针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展开研究,分析线上指教教学方案需要采取教学措施,总结相关教学经验,撰写育人启示,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工作建议,为我国青年教育工作提供促进作用。  【关键词】“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育人启示;线上支教方案  引言  处于新时期背景下,青年教
期刊
近年来,我园围绕内涵发展总基调,以幼儿一日常规为主线,以推进“一班一品”建设为抓手,坚持把时代特征、地方特色融入环创育人和活动育人之中,促使我园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向规范化、特色化幼儿园方向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也涌现出了一批亮点。  1. 思想“风向标”引领思路“方向舵”  2012年,乘着我区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东风,三幼应运而生。建园之初,不管是上级领导,还是社会各界,当时最为热切的期盼就是——有园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进步的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非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双创的背景之下,把非遗文化的发展和高校的具体发展结合在一起,更好地传承非遗基因。在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策略和原则,关注对于校园文创产品的形象打造和产品内涵的提升,加强以面向消费者需求的开发设计模式,不断优化营销理念和思路。因此,本文系统性地介绍了双创背景下非遗与文创产品的融合,详细讨论了校园文创产品
期刊
【摘 要】深度学习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深层次地探究理论知识的实质性内涵与价值的实践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但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概念性知识点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层次,对各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的认识模糊不清。基于此,通过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探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旨在进一步强化小学生对概念性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