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形状记忆材料研究进展

来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q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状记忆聚合物可以对外界刺激做出响应,由初始形状转变为临时形状,最后回复到初始形状,在医疗卫生、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具有生物来源性、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聚乳酸基形状记忆材料有望替代传统合金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手术缝合线和矫形外科等领域.文中介绍了热致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机理,重点阐述了聚乳酸的形状记忆特点和形状记忆性能调控方法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针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抗热氧老化性能差、表面易发白等缺点,以碳纳米管、石墨烯和二硫化钼为改性填料,研究了3种填料及其复配体系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抗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电阻测试结果表明,二维纳米材料可一定程度上延缓热氧条件下环氧树脂老化过程中的电阻上升趋势,其中石墨烯效果最为明显;同时样品的老化宏观表现和扫描电镜微观图像都表明,石墨烯这类片层状纳米填料的引入对于延缓老化具有正面效果,可以明显改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老化过程中的表面发白现象.
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自制水溶性聚酯进行接枝改性,得到了交联型水溶性聚酯.通过红外光谱、相对分子质量、黏度、粒径、乳液分散稳定指数(TSI)及热重分析等表征了交联型水溶性聚酯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产物乳液粒径减小、分散稳定性提升、黏度增大、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增加.当w(KH560)=8%,w(WPET)=10%时,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5×104,多分散性为1.4,交联型水溶性聚酯微乳液的粒径为80.2 nm,TSI指数最低且平滑,热分解温度为415℃,是一种典型的假塑
g-C3 N4因其具有稳定性好、催化性能强、成本低、无毒等优点,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明星半导体光催化剂.在能源、催化、传感领域的潜在价值不断被开发,而且在化学、材料、物理、生物、环境、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为了提高其量子效率、改善光催化活性,已合成了多种不同形貌与元素掺杂的g-C3N4,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在对g-C3N4光催化机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首先详细总结了g-C3N4纳米片的合成方法.其次,概述了提高g-C3N4光催化活性的方法.最后,对g-C3N4在形貌可控化、工业化生产和修复环境等
聚己内酯作为一种无毒且分子量可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由于自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同高聚物相容性以及生物降解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工业及生活日用等领域中,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高分子材料.随着精准医疗理念及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融合发展,聚己内酯被制造成多种结构用于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以提高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降低其副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聚己内酯在多种制备工艺的基础上被制备为微球、纤维、胶束及水凝胶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载体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展望了聚己内酯作为药物载体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作为新兴的癌症治疗手段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个体差异而导致肿瘤免疫响应性低,成为肿瘤免疫疗法面临的巨大挑战.文中从肿瘤免疫治疗遇到的难题入手,基于聚氨基酸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和易功能化等优异特性,总结了聚氨基酸药物递送系统的分类及在肿瘤免疫药物载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聚氨基酸结构设计及在肿瘤免疫治疗的未来发展与临床转化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