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32例护理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li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护理方法。 方法 后腹腔镜下完成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32例,左侧18例,右侧14例,结石大小15mm-30mm,对以上病例的护理方式回顾分析。结果 手术顺利,结石清除率100%,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熟练掌握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后腹腔镜 输尿管 结石 护理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泌尿外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及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泌尿外科手术,目前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具有创伤小、不干扰腹腔脏器、减轻肌肉损伤、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1]。使其在手术的观察及护理上,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我院于2013年1月1日-2015年3月31日对3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行后腹腔镜上段切开取石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25-96岁,平均51岁,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左侧18例,右侧14例,均伴不同程度肾积水,结石直径15mm-30mm。根据临床症状、体征,B超,CTU等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结石。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为全麻气管插管,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放置双J管,4-0可吸收缝线缝合输尿管切口。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高科技治疗方法,也是我科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病人及家属对此了解不够全面,虽然我们向病人介绍腹腔镜下实施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但病人仍对手术存在恐惧,及焦虑心理,表现为紧张,担忧,进而影响睡眠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护士应尊重病人,鼓励其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认真倾听病人的真实想法,配合医生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介绍同类手术康复者,让病人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同时对病人家属,也要加强沟通,在经济和后勤上做好坚强的后盾,让病人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2]。经过合理的心理疏导,32例患者均愿意接受手术。
  2.1.2 术前准备
  术前应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测定,心电图,胸片等。泌尿系准备如腹部平片,泌尿系造影,B超等,了解结石形态,位置。加强生命体征测量的准确性,有高血压者,术前控制血压;有吸烟饮酒史者,戒烟酒,预防感冒,加强免疫力以增强手术耐受性;加强营养,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多饮水,防止便秘,指导患者使用便器,训练有效咳嗽等[3]。如有结石梗阻感染合并存在,尿常规,血常规提示感染者,术前常规静滴抗生素控制感染。手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术前晚给予清洁肠道,排空肠道粪便和集气;手术日晨备皮,遵医嘱给予镇定药物肌注,排尿,减少膀胱充盈而影响手术。备齐术中用药,病案等送病人进手术室,与麻醉师交接。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与麻醉医师交接,了解患者麻醉,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液情况,有无输血,重点观察患者神志,意识,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尿液的颜色及量,及时发现术后出血及肾功能情况。术中气管插管、双J管置入、留置导尿均可引起感染,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做好基础护理,严格交接班,认真做好记录。加强巡视病房,观察创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渗出,应及时更换,保持创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感染[4]。
  2.2.2 疼痛的护理
  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温湿度适宜,减少噪音刺激。本组患者术后6小时后,遵医嘱调节舒适体位,跟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5]。持续疼痛不能缓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经过以上方式处理,本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都能明显减轻。
  2.2.3 引流管的护理
  2.2.3.1 腹膜后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术毕返房后,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管道受压、扭曲,同时作好标识,患者翻身时,防止引流管牵拉,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不堵塞。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准确记录,如有异常,立即汇报医生,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给予0.5%碘伏消毒,严格无菌操作。
  2.2.3.2 导尿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导尿管,从膝下引出,防止受压、扭曲而影响引流,做好标识,保留适宜的长度,便于翻身。每日以0.5%碘伏消毒尿道口皮肤两次,及时倾倒尿液,观察并记录每日尿量,及尿液的颜色;尿袋每周更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指导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防止尿路感染。患者下床活动时,尿袋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逆流。
  2.2.3.3 双J管的护理
  双J管的置入目的是保持输尿管通畅,减少尿漏。术中C臂机定位确认双J管摆放到位。双J管置入期间,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多饮水,及时排空膀胱,常规术后4周拔除双J管。
  2.2.4 术后漏尿的护理
  由于输尿管缝合不严密及导尿管引流不通畅致尿液返流,集合系统压力增高所致。术后密切观察腹膜后引流管的通畅情况,引流液的色泽,量,性质等,如为淡红色液体,且量达到200ml以上,汇报医生处理。本组病人出现两例漏尿,24小时引流量500ml,术后12天后停止,术后两周拔管。
  2.2.5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术后4-8周回医院拔除双J管,指导定期复查,,并做好记录,告知患者在此期间,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双J管脱落。饮食上注意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少食多餐,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达2000ml以上,以保持大便通畅,但注意减少或避免进食易形成结石的食物,如豆制品,黑枣,柿子,动物内脏等,以防止泌尿系结石的复发。教会患者简单观察尿液的方法,如发现尿液颜色变红,或者有腹部不适,有尿频尿急等现象,立即回院复诊。   3 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115分钟,平均65分钟,术中出血量15-50ml,手术后结石清除率100%(32/32),术后5-6天先拔除导尿管,第二天始肾周引流管内无漏尿,则拔除肾周引流管。2例出现漏尿,继续带引流管一周,漏尿停止后,拔除肾周引流管。3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7-14天,平均10天,随访3个月,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与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腹腔镜手术逐渐取代传统开发手术,对于输尿管结石,这种泌尿外科常见病,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方法[6]。而通过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高质量的专业整体护理,不但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而且有效地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了解患者,因人而异,针对性地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从术前患者的各项阳性体征,到术后患者的引流管护理,基础护理,全程加强心理护理,倾听病人主诉,是患者最终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可兵,刘宏,高新,温秀梅,夏宏辉,李文杰,方建明.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72例[J]. 中国内镜杂志,2011,01:65-67.
  [2]王功成,侯佩金,庄海军,孟俊嵩,徐宗源,王勇,杨晓松,汤鹏.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32例报告[J]. 安徽医药,2011,11:1370-1371.
  [3]李浩勇,梁培育,周治彦,宋鹏,许海波,颜毅,欧善际. 学习曲线内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手术难点探讨[J]. 中国内镜杂志,2012,07:752-755.
  [4]李健. 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和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J]. 黑龙江医药,2013,01:147-148.
  [5]梁志强,吴杰英,莫逊,伍世杰,洪家文,温星桥,司徒杰. 单孔法与三孔法行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对比研究[J].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04:281-284.
  [6]李优,钟功荣,林峰,廖文成,吴检发,徐开鑫.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在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的应用[J]. 江西医药,2015,01:40-42.
其他文献
蛇为毒虫,但它也有自然天敌。不少动物能打败它,甚至把它消灭。如,满身长刺的小刺狸可以巧妙地吃掉蝰蛇。獴更是毒蛇的劲敌。 獴和眼镜蛇的搏斗场面,十分精彩激烈。笔者在山
【摘 要】 体位护理中的俯卧位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原理。阐述新生儿俯卧位对于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胃肠道运动,利于早吸吮,提高安全感及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应激能力的好处。  【关键词】 新生儿 俯卧位 好处  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膈肌是新生儿最重要的呼吸肌。新生儿在仰卧位时腹内容物压迫膈肌后部[1],导致不协调呼吸明显增多,影响膈肌呼吸功能,会使新生儿心率、呼吸频率变异,增加能量消耗。大
国外购并经验表明,造成企业购并失败的原因很多,但2/3以上的失败案例证明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收购公司筹资渠道的选择失误;二是购并后整合失败.为此,笔者就这两个问题谈
各位委员。同志们: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就要胜利闭幕了。会议期间,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蒋超良,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
【摘 要】 目的 分析普外科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对本科室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30例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原因寻找出对策。结果 30例非计划性拔管中因穿刺置管时固定不妥引起导管滑出19例(其中2例缝线脱落后,患者自行拔除),导管堵塞6例,导管相关性感染5例。结论 置管时的妥善缝针固定,可以大大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深静脉置管及维护中的任
【摘 要】 伴随着当前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麻疹性结膜炎的护理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作为医护人员,为了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在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包括:掌握手术的基本治疗情况,注意事项及手术环境,帮助患者缓解心里压力,术后对患者进行眼部护理、心理护理、饮食调节等等,引导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依从性,积极地配合治疗,减缓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本文
【摘 要】 目的 分析针对神经外科恶性肿瘤患者行临床舒缓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本次研究神经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均为脑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SF-36量表对实验对象即脑恶性肿瘤患者50例在实施治疗前及行纾缓护理治疗一个月后分别使用量表进行评分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患者在接受纾缓护理后的生存质量(除躯体生理功能方面外)都有显著改善。 结论 对神经外科恶性肿瘤患者行纾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