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物理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效.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优化实验教学的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搞好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的点滴浅见.
一、认真钻研考试大纲,把握实验
考查特点
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习课程标准,把握考试大纲,把握近年来高考中对实验考查的特点.如注重对基本实验仪器以及基本实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的能力等.教师只有把握了命题的动向,了解试题发展的脉络,教学时才会有的放矢,教学的效果才会达到最佳.
二、把握实验教学的特点,精心制
定教学方法
1.注重基本器材的使用
物理实验离不开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的运用,是开展物理实验的第一步.在教学之初,就要让学生对那些最基本的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的方法、注意事项等烂熟于心.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器材的共性特点做全面的归纳,如测量仪器大多在使用前要进行零点校正或零误差修正等,也可针对那些特殊的器材作个性化的运用指导.
2.理解实验原理,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设计实验、模仿科学家研究物理问题是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物理能力的重要追求.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不同的实验的目的、原理,引导学生开启思维,让他们针对实验目的设计实验.包括实验中运用什么物理定律、涉及到哪些公式,在电学实验中,选择什么样的电路图等.在这样的设计中,哪些因素会导致实验产生误差,如何减小误差,让实验结果更靠近准确值.这些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引导他们去比较、判断,进而做出恰当的选择.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可自身示范,让学生模仿和比较,也可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进行仪器的安装和调试,自主完善实验的步骤.
3.正确记录数据,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是学生实验素养的重要体现.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进而对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操作上,对实验的结果不能正确地记录和分析,则实验的意义则荡然无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指导学生正确实验,更要指导学生正确读取和记录数据.如记录要准确、及时,如注意按有效数字的形式记录,注意数据的单位等.而对于数据的处理,则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计算处理,也可运用图像处理.尤其是运用图像来处理数据,更是教学中需要强化的地方.
4.针对关键实验,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中,电学实验往往是热点.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这一重点部位,强化学生对电学实验的认识.如教会学生认清电路,将电路分为:电源电路;测量电路;保护电路;测量仪器几个部分.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电路原理的认识.此外,经常与学生对实验进行归纳,如将具有相同实验思想或实验方法的实验进行归类,从而让学生领悟这种思想和方法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如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实验都是以“欧姆定律”为原理的,如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等,将这些实验及时整合,提炼出共同的规律,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实验的内在规律深入把握,也可深化对欧姆定律的深刻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迁移水平.
5.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
物理实验中常见的思想方法有等效法、控制变量法、留迹法、图象处理法等,这些方法不仅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更要能够融会贯通的运用,要能让学生明白在每个实验中涉及到了何种物理思维方式,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去感受,把握其精髓,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领会实质的效果.如对于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就运用位移替代速度,从而涉及到了等效法,用复写纸留下了小球落地后的点,又涉及了留迹法等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动思维,积极分析,从而找出每一实验中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把握实验的本质.
三、挖掘实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
的实验热情
物理学科是研究我们身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因此,物理现象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同样,物理实验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这就需要我们养成发现的慧眼,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开展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优化新知教学的效果,更可让学生产生物理就在身边的意识,从而吸引他们走进生活,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让物理学习变得更加鲜活实在,物理知识也变得更加亲切,学生学习起来自然热情高涨.
总之,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的生命.我们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始终如一地将实验教学置于首位,以实验作为切入点,凸显学生的物理能力,将实验教学打造成提升物理教学效益的最佳平台.
一、认真钻研考试大纲,把握实验
考查特点
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习课程标准,把握考试大纲,把握近年来高考中对实验考查的特点.如注重对基本实验仪器以及基本实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的能力等.教师只有把握了命题的动向,了解试题发展的脉络,教学时才会有的放矢,教学的效果才会达到最佳.
二、把握实验教学的特点,精心制
定教学方法
1.注重基本器材的使用
物理实验离不开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的运用,是开展物理实验的第一步.在教学之初,就要让学生对那些最基本的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的方法、注意事项等烂熟于心.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器材的共性特点做全面的归纳,如测量仪器大多在使用前要进行零点校正或零误差修正等,也可针对那些特殊的器材作个性化的运用指导.
2.理解实验原理,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设计实验、模仿科学家研究物理问题是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物理能力的重要追求.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不同的实验的目的、原理,引导学生开启思维,让他们针对实验目的设计实验.包括实验中运用什么物理定律、涉及到哪些公式,在电学实验中,选择什么样的电路图等.在这样的设计中,哪些因素会导致实验产生误差,如何减小误差,让实验结果更靠近准确值.这些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引导他们去比较、判断,进而做出恰当的选择.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可自身示范,让学生模仿和比较,也可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进行仪器的安装和调试,自主完善实验的步骤.
3.正确记录数据,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是学生实验素养的重要体现.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进而对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操作上,对实验的结果不能正确地记录和分析,则实验的意义则荡然无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指导学生正确实验,更要指导学生正确读取和记录数据.如记录要准确、及时,如注意按有效数字的形式记录,注意数据的单位等.而对于数据的处理,则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计算处理,也可运用图像处理.尤其是运用图像来处理数据,更是教学中需要强化的地方.
4.针对关键实验,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中,电学实验往往是热点.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这一重点部位,强化学生对电学实验的认识.如教会学生认清电路,将电路分为:电源电路;测量电路;保护电路;测量仪器几个部分.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电路原理的认识.此外,经常与学生对实验进行归纳,如将具有相同实验思想或实验方法的实验进行归类,从而让学生领悟这种思想和方法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如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实验都是以“欧姆定律”为原理的,如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等,将这些实验及时整合,提炼出共同的规律,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实验的内在规律深入把握,也可深化对欧姆定律的深刻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迁移水平.
5.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
物理实验中常见的思想方法有等效法、控制变量法、留迹法、图象处理法等,这些方法不仅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更要能够融会贯通的运用,要能让学生明白在每个实验中涉及到了何种物理思维方式,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去感受,把握其精髓,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领会实质的效果.如对于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就运用位移替代速度,从而涉及到了等效法,用复写纸留下了小球落地后的点,又涉及了留迹法等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动思维,积极分析,从而找出每一实验中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把握实验的本质.
三、挖掘实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
的实验热情
物理学科是研究我们身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因此,物理现象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同样,物理实验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这就需要我们养成发现的慧眼,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开展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优化新知教学的效果,更可让学生产生物理就在身边的意识,从而吸引他们走进生活,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让物理学习变得更加鲜活实在,物理知识也变得更加亲切,学生学习起来自然热情高涨.
总之,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的生命.我们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始终如一地将实验教学置于首位,以实验作为切入点,凸显学生的物理能力,将实验教学打造成提升物理教学效益的最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