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探讨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es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农村人口的转移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农村人口向现代化城市迁移的过程中,现代化都市被他们带回乡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对于花鼓灯艺术以及民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我国花鼓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花鼓灯文化根基遭到破坏,文化神韵逐渐丧失;传承人年龄老化,传承主体出現断层;年轻人对花鼓灯认识不足,尚未形成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演出方式过于传统,商业演出发展受限。本文对花鼓灯的传承渠道与传承特点进行了紧密分析,指明当前我国传统花鼓灯的保护与发展的现状,从而针对性地提出非遗视角下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非遗舞蹈;汉民族舞蹈;花鼓灯;民族工艺;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057-03
  【本文著录格式】吴尚.非遗视角下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1):57-59.
  一、安徽花鼓灯的存在价值及传承渠道和特点
  (一)安徽花鼓灯的存在价值
  第一,安徽花鼓灯的存在具有科学价值。花鼓灯是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生产生活发展的重要产物,花鼓灯文化具有400多个词汇和丰富的舞步,有效实现了动与静、放与收的紧密结合。花鼓灯文化中身体曲线的变化以及身体在空中的站位,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具有科学价值。例如,花鼓灯舞蹈中的“三掉弯”充分体现了东方传统舞蹈美学观念。
  第二,安徽花鼓灯的存在具有历史价值。安徽花鼓灯作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以舞蹈和民歌的形式展示了淮河流域人民生产生活的状态和重大历史事件。例如,舞蹈《小花场》展示了农村青年的友情和爱情故事。花鼓灯文化中的歌曲小调与舞蹈是淮河流域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展示,对研究中华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第三,安徽花鼓灯的存在具有文化艺术价值。花鼓灯是一种以灯舞蹈和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首先,花鼓灯的锣鼓具有强节奏、技法丰富的特点;其次,花鼓灯歌的歌词具有文学性,同时兼具地域性,容易为人民群众喜爱和接受。
  (二)安徽花鼓灯的传承渠道和特点
  首先,安徽花鼓灯的传承渠道。在现代社会,花鼓灯的传承仍以口传身授为主,建立在血缘、家庭关系之上,以花鼓灯班传承和训练基地作为辅助的传承形式。例如,在蚌埠“冯派”花鼓灯的传承中,具有明显的家族性,几代人口传身授,吸取各家之长,形成“冯派”的艺术特色。此外,灯班也是传承的重要渠道。例如,在冯嘴子村中,采取师傅教徒弟的灯班形式,遵循自由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传承方式,更具稳定性,有利于花鼓灯精神的传承。
  其次,安徽花鼓灯的传承特点。第一,群众性。安徽花鼓灯的演出通常选择大型场地,观众可以有效地融入演员的表演之中,增进了群众与演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了演员与群众之间的互动性和表演艺术效果。同时,花鼓灯的表演往往与人民群众追求良好生活品质的精神活动相关,规模较大,具有较高的开放性水平,使得花鼓灯文化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第二,创新性。花鼓灯文化的创新性主要包括在音乐上的创新和表演创新。在花鼓灯音乐创新中,唱词的选择往往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锣鼓是花鼓灯文化表演者的重要角色,能为表演烘托气氛,增添了花鼓灯表演的色彩。
  二、安徽花鼓灯艺术传承与保护现状
  (一)花鼓灯文化根基遭到破坏,文化神韵逐渐丧失
  首先,花鼓灯的文化根基遭到了破坏。花鼓灯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发展的产物,根植于乡村。传统的农村闭塞的生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完整地保留花鼓灯文化,使其避免遭受过多外来的冲击。
  但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花鼓灯文化的根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着乡村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新媒体逐渐成为农村居民日常精神活动的主流选择,逐渐脱离了花鼓灯文化的艺术体验活动,同时,乡村生态环境的变化,严重动摇了花鼓的文化根基。
  其次,花鼓灯文化神韵逐步消失。民俗文化在政府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下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在民俗文化回归群众日常生活中,却丧失了传统的花鼓灯文化神韵,而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却是民俗文化传承的核心。花鼓灯文化具有显著的淮河流域地区特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传统的依靠土地庙、打谷场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始乡村生态部落消失。
  (二)传承人年龄老化,传承主体出现断层
  首先,传承人面临老龄化、贫困化的困境。花鼓灯文化的传承多数以血缘关系为主,以家庭传承为主要形式,传统的花鼓灯文化传承人年事已高,精力以及体力无法支撑花鼓灯的外出表演。同时,一般花鼓灯文化的传承人在教授弟子时是免费的,存在诸多的经济问题,面临贫困化的艰难处境。
  其次,花鼓灯文化的传承主体存在断层的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想要去外面的世界见识更大的场面,逐渐忽视了花鼓灯文化的艺术价值。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走向城市,使得农村花鼓灯文化传承的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在外务工的人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缺少练习花鼓灯的有效时间,导致其技艺和技巧水平逐渐降低,花鼓灯文化传承的人才日益匮乏。
  (三)年轻人对花鼓灯认识不足,尚未形成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首先,年轻一代对花鼓灯文化的认知较为薄弱。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使得年轻一代接触新事物的途径更加丰富,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对于流行音乐与现代舞等具有更高的追求,逐渐减弱了对花鼓灯文化的关注,导致年轻人对花鼓灯文化的认知较为薄弱,也就无法采取实际行动进行花鼓灯文化的传承。
  其次,尚未形成花鼓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专业队伍。花鼓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队伍既需要引领花鼓灯的领军人物,也需要能推动花鼓灯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当前,花鼓灯文化的发展中,虽然成立了相关的戏剧院,但人才基础较为薄弱,没有建立专业的研究机构,缺少专业的花鼓灯文化研究人才。   (四)演出方式过于传统,商业演出发展受限
  首先,花鼓灯的演出方式过于传统,缺乏广泛的城市受众。当前,花鼓灯的主要演出地点在农村,通常出现在婚、丧、嫁、娶等特定的场合,在表演模式上,以舞蹈、唱腔、唱词、锣鼓为主要形式,难以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同时,花鼓灯文化在城市的基础较为薄弱,传统的演出方式无法提升城市群众对花鼓灯文化的关注度。
  其次,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商业演出。当前,花鼓灯的演出模式以基层慰问演出和大型活动的表演为主,但商业形成独特的规模化的演出模式,不利于花鼓燈文化的交流。同时,缺少花鼓灯文化的艺术精品,无法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
  三、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一)增强花鼓灯的保护与开发理念,丰富花鼓灯的艺术内涵
  首先,应加大对花鼓灯原始生态环境的开发力度。花鼓灯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与中华民族特性。实现对花鼓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必须强化对花鼓灯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对其原生土壤的开发,充分发掘花鼓灯文化的民俗内涵。第一,在花鼓灯文化诞生的农村地区,可以确立花鼓灯文化保护区,将具有丰富经验的花鼓灯的老艺人组织在一起,定期举办大型表演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花鼓灯老艺人的表演,让人们切实体会到花鼓灯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它的生存环境与现实状态。第二,在花鼓灯文化保护区内,应将与花鼓灯相关的各类文化遗产、建筑等进行保存与维护,创造一个良好的非物质文化环境。第三,根据几千年来花鼓灯文化发展的规律,推动花鼓灯文化的改革与创新,在花鼓灯文化的原始生态环境的熏陶下,积极保留花鼓灯文化的传统风格,实现花鼓灯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其次,开发新的演出模式,创新花鼓灯艺术。第一,花鼓灯是淮河流域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借助花鼓灯艺术的地域特性,将其与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特色的花鼓灯文化品牌。借助其他城市的特色演出模式,例如杭州西湖的《印象西湖》、桂林的《印象刘三姐》等,形成对花鼓灯的演出模式的创新性发展,通过开展主题公园演出以及全国巡演等方式,强化对花鼓灯文化的包装,打造独具特色的艺术精品。同时,在保护花鼓灯文化的传统风格时,要注重实现花鼓灯文化内涵的创新性发展,包括音乐、舞蹈、剧目等方面,使得花鼓灯的艺术性更加符合当代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拓展花鼓灯文化传承渠道,完善花鼓灯文化的传承机制
  首先,加强对老一辈花鼓灯艺人的保护,加大对传承人的培养力度。老艺人是花鼓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民间传承花鼓灯文化的老艺人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著名的老花鼓灯艺术家逐渐减少,且在世的艺术家年龄过大,身体状况无法支撑花鼓灯文化的传承,严重制约了花鼓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强化对花鼓灯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力度。根据当前民俗文化发展的趋势,掌握花鼓灯文化发展的具体方向,针对性地寻找一批新的花鼓灯文化传承人,开展广泛性的花鼓灯文化传承活动,完善花鼓灯文化的传承条件,提高花鼓灯文化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同时,在确定了花鼓灯文化不同流派的传承人后,要完善对传承人的保护机制,在社会上形成关于花鼓灯文化传承的积极有效的舆论环境。
  其次,完善花鼓灯文化传承人的资助机制。当前,花鼓灯文化传承人多数生活在农村,缺少充足的固定收入,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往往缺少文化传承的动力。而随着传承人年龄的不断增长,虽然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传承人补助,但力度较小,无法保持传承的连续性。作为政府,在形成完善的传承人补贴机制的基础上,要强化老艺人的医保机制,采取制度保障与经济资助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老艺人花鼓灯传承的后顾之忧。
  (三)借助高校文化传承的优势,打造专业的花鼓灯文化发展团队
  首先,充分发挥高校优势,促进花鼓灯文化传承。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高校教育的积极参与,高校教育通常情况下具有民俗文化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是实现花鼓灯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花鼓灯文化根植于淮河流域,是安徽省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花鼓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满足安徽省的地方特色,使其具有本土化和地方性的特征。而地方高等院校作为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将花鼓灯文化与高等院校教学体系进行融合,在相关的艺术专业中,开设有关的花鼓灯文化的各类表演课程,增强学生对于花鼓灯文化的认识,将花鼓灯文化的学习与地方服务紧密结合,实现花鼓灯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完美融合。在完成对高校学生花鼓灯文化的培养后,让学生参与到花鼓灯文化教育工作中,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为实现花鼓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奠定人才基础。
  其次,打造花鼓灯文化发展的专业团队。专业团队通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综合实力,是实现花鼓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保障。一支专业团队的建立,在团队人员的选择上应具有合理性,不同年龄的参与者占有相应的比例,每一部分人都不宜过多或过少。老艺人一般具有丰富的经验与精湛的技术,他们是专业团队建设的根基;花鼓灯文化的演出需要一定的舞蹈、音乐制作人才,这部分人员是实现花鼓灯文化演出顺利开展的关键。此外,中坚力量是实现花鼓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核心,他们通常具有系统性与专业性,可以有效促进花鼓灯文化传承与发展。譬如,安徽省凤台县培养了一支专业的花鼓灯民间艺术团,他们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将花鼓灯传统民俗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文化交流,极大地提升了花鼓灯文化的知名度。
  (四)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
  首先,借助网络技术,开发网络社交互动机制。民俗文化的传播无法离开现代网络平台的助力,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形成积极有效的互动形式,是花鼓灯文化发展的重要关注点。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花鼓灯文化的传播不能仅仅是图文、视频的传达,建立民众与花鼓灯文化良好的互动机制,才能有利于民众了解花鼓灯文化的深刻内涵。因此,要拓宽花鼓灯文化在社交平台的宣传维度,借助快手、抖音等形式,形成大众与花鼓灯文化的良性互动。
  其次,借助互联网平台,收集民间终端反馈信息。民俗文化的传播,是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是否获得了更多团体的支持与帮助,是终端反馈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交平台上,实现花鼓灯文化与人民群众的有效互动,坚持网络资源的动态化管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花鼓灯之中,促进花鼓灯文化在民间的传播。同时,有利于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地获取群众对花鼓灯文化的看法、意见,并依此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更好地促进花鼓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结论
  花鼓灯文化是一种产生于淮河流域,集歌、舞、乐于一体的艺术,是当代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花鼓灯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于丰富中华民族民俗文化,实现淮河流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花鼓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增强花鼓灯的保护与开发理念,丰富花鼓灯的艺术内涵;拓展花鼓灯文化传承渠道,完善花鼓灯文化的传承机制;借助高校文化传承的优势,打造专业的花鼓灯文化发展团队;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张静嘉.基于“互联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花鼓灯的历史起源及其传承保护[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12):86-87.
  [2]张怀敏,徐峰.淮河流域民俗体育花鼓灯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建设路径[J].皖西学院学报,2020,36(4):137-140.
  [3]赵东勇,徐峰.景观体育视角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研究——以蚌埠花鼓灯产业开发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9,34(10):6-10.
  作者简介:吴尚(1985-),男,汉族,安徽蚌埠人,大专学历,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演出科长,研究方向为舞蹈表演。
其他文献
期刊
近代西方哲学致力于探究主体的认识能力,出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其侧重于在“技术”和“生产”的层面解读实践,将实践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与改造,这造成了实践与人的生命
艺术独特性决定存在的价值rn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艺工作,应当从哪些方面思考?rn冯:首先要认识到艺术不同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需要不断的创新,升级换代越快越好,科技含量越
期刊
由于生命法学学科自身特点等在内的诸多因素之影响,当代中国生命法学研究正在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其发展步履维艰。但同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法治需求乃至当代生命科技的飞速发展等,也为生命法学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需要广大生命法学研究者抓住机遇,推动生命法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应用伦理学是伦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产物。应用伦理学在指向未来中设置其历史意义,但其展开则只能落实于当下。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复杂,应用伦理学本质上作为伦理学对人类历史的责任关切从未改变,也永远不会改变。应用伦理学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历史性事业,需要一代代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性后果的警钟长鸣和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对在程序共识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共识与崇高价值的不懈追求,对积极构建和不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历史责任的自觉担当,对人类美好未来信念的笃定和坚守。
《孟子》的开篇是《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跟孟子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给我们带来什么利益?孟子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思是如果一个国家它的各级领导人都只是追求怎么对我自己有利,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非常危险。他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说“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那就是说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它不能够先利而后义 ;如果是先利后义,或者是后义而先利,只能导致这个社会的利害争
期刊
20世纪后半期以来,受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影响,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因之受到学界的不断研究和拓展,成果多元。一是文学史和翻译史著述中文化与翻译关系探析成果较多;二是翻译家个体研究中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分析受到重视;三是晚清西学翻译与近代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关系交叉阐释不断深化;四是援用西方译论阐释翻译活动成为新的动向。这些成果,将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推向一定的高度,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梳理。
学科-专业-产业螺旋体是应用型大学围绕区域产业集群打造学科专业集群,依托学科专业产业链而形成的以创新伙伴协作体、创新价值融合体、创新生态综合体为核心特征的学科、专业与产业间的一种集群式嵌入的共同发展状态。在动力机制上,提升应用型办学质量是螺旋体建设的教育创新动力,适应知识生产模式的演变是螺旋体建设的知识创新动力,促进区域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是螺旋体建设的经济创新动力。学科专业产业螺旋体构建的基本策略有:从结构层面打造对接产业集群的学科专业集群格局,从平台层面推动产教融合主体的利益固化,从管理层面深化产教融合主
“以学生为中心”的师范认证理念就是要求教师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具有思考性、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所强调的是:以学生德育为先,学习能力为重,注重学生学识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学方法上,要有开放性、创新性,建立师生共同合作的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上,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并重。这些方法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也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师范类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学符合专业认证要求,实现师范类院校的培养目标。
本文旨在对音乐发生时的时空状态进行描述、分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存在方式及结构问题的部分看法,并对该选题的来源做进一步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