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配型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医学检验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fe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找配型血小板输注、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便捷方法.方法对92例需要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血液病患者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的检测,研究患者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关系及血小板抗体的性质,并对血小板抗体阳性的病人建立档案,与血站固定的献血者的血液进行血小板配型实验,建立一个患者尽量与多个献血者配合相合的对应关系,并记录存档.对需要再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给予相合的血小板.结果92例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25例,阳性率27.2%,其中HLA抗体19阳性例,HLA和HPA同时阳性4例
其他文献
人巨细胞病毒(HCMV)属于疱疹病毒β亚科,人群感染率高达80%-90%,大多数感染的初期是一个潜伏状态或低量的慢性、非典型的隐性感染[1],但在感染孕妇、婴幼儿以及器官移植受体
结合宝钢2号高炉钛矿护炉实践,重点阐述了钛矿护炉对高炉的影响。根据热力学计算和试验分析,钛矿护炉时须控制铁水[Ti]在0.1%以上,才能保证碳氮化钛等钛化物的析出。宝钢2号
阐述了图书馆读者服务必须重视沟通、环境、操作、标识、规范等细节,结合实际工作,对细节服务的有效落实进行了思考。
室性心律火常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引起猝死,正确认识及处理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