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Dickkopf-1(DKK1)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中的水平,探讨其与关节炎症的关系.方法 建立CIA大鼠关节炎模型,分为模型组、对照组,采用足爪容积、关节炎指数(AI)评价关节炎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DKK1、骨保护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模型组大鼠足爪容积大于对照组(模型组:2.01±0.21,对照组:1.55±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39,P=0.000);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每周AI值逐渐增加(分别为7.20±0.25,10.64 ±2.18,12.81±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36,P<0.05);模型组在造模后1、2、3周血清DKK1水平分别为(60±15),(73±16),(82±2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0±9)pg/ml,F=45.866,P=0.000];模型组在造模后1、2、3周血清TNF-α分别为(221±102),(300±87),(344±7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01±38)pg/ml,F=27.689,P=0.000];模型组在造模后1、2、3周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分别为(240±168),(130±61),(71±37)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50±14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29,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DKK1与AI、TNF-α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8、0.513,P<0.05).结论 CIA大鼠血清DKK1水平可能与炎症相关,或许是通过TNF-α进行调控的。
Dickkopf-1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中的水平及与关节炎症的关系
【摘 要】
:
目的 观察Dickkopf-1(DKK1)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中的水平,探讨其与关节炎症的关系.方法 建立CIA大鼠关节炎模型,分为模型组、对照组,采用足爪容积、关节炎指数(AI)评价关节炎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DKK1、骨保护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
【机 构】
:
200052上海市长宁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内科,湖南省安仁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052上海市长宁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内科,200052上海市长宁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内科,200052上
【出 处】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17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攻手、学生管理的主导者、学生成长的主心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管理工作,也是政治工作,最终要达成教育的目的,培养能够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系统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能力,促进辅导员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近年来,辽宁师范大学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及要求,全面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制度建设为顶层设计,以专题教育、考核测试等实践活动为契机,使辅导员建设之路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用于评价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无心脏受累症状的46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通过普通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查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同时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早期心脏受累的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NT-
目的 通过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CD147(sCD14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相关性的分析,探讨sCD147在RA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分别检测RA、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各36例及30名健康人血清中sCD147含量;测定RA患者病情活动度(DAS28),分析sCD147水平与其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RA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及二膦酸盐类制剂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及骨组织Hedgehog通路的影响.方法 骨活检检测: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分成初诊组20例(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激素组20例(标准剂量糖皮质激素).其中激素组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0例(标准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即泼尼松首始剂量≥1 mg·kg-1·d-,治疗过程规律减量,如有复发,随病情需要加用糖皮质激素),治
目的 研究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m-blot法检测健康人皮肤、盘状红斑狼疮(DLE)患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皮损组织中HMGB-1表达.结果 健康人皮肤组织HMGB-1主要表达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胞核中.DLE患者皮损区HMGB-1主要表达于真皮浸润的单个核细胞中,表皮角质形成
摘要:近年来,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程度一直在增加,但是职业教育的质量未曾发生根本性变化,毕业即失业,在中职学生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中职学生不被社会所接受,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学习能力弱、动手能力差、技能掌握不熟练。因此,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高质量计算机专业人才是目前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中职计算机课堂教
期刊
目的 探讨Fas抗原与Fas配体(FasL)及可溶性Fas(sFas)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急性期和缓解期K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上Fas和FasL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KD患者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清sFas的含量.同时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 急性期KD患者PBLC上Fas和
目的 探讨抗膜联蛋白A2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和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 18例RA患者、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包括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等)及3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抗膜联蛋白A2抗体检测,分析抗膜联蛋白A2抗体在各结缔组织病患者中的阻性率.②详细记录118例RA患者各项
目的 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白塞病(B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并分析该抗体与BD患者临床特点及与其他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底物抗原,检测73例白塞病患者、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5例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62例系统性血管炎患者和40名健康献血员血清中的AECA,并评价其与BD患者
目的 比较雌二醇(E2)对SLE模型鼠-(NZB×NZW)F1(NZB/w F1)雌鼠发病前后脾脏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探索雌激素对DC的调节是否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进展相关.方法 抗CD11c单抗标记的免疫磁珠纯化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和细胞因子,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对脾脏T细胞的刺激功能,半定量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DC内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