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明影响芝麻酱贮藏稳定性的关键工艺和核心指标,比较了炒制工艺(焙炒温度、时间)、不同原料处理方式(脱皮与未脱皮)、磨酱次数等关键工艺条件,测定其离心析油率、沉降析油
【机 构】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6;河南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6;洛阳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河南洛阳47102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影响芝麻酱贮藏稳定性的关键工艺和核心指标,比较了炒制工艺(焙炒温度、时间)、不同原料处理方式(脱皮与未脱皮)、磨酱次数等关键工艺条件,测定其离心析油率、沉降析油率等贮藏稳定性指标以及粒径、比表面积等物化特性,通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各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归纳以及相关性分析,阐明加工工艺与贮藏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芝麻的焙炒时间对酱体沉降析油率影响显著,焙炒时间延长析油率呈现先下降趋势,后趋于平稳,焙炒温度对芝麻酱沉降析油率影响不显著,但是温度不宜超过230℃,否则产品有焦糊味,研究发现芝麻酱离心析油率与30、60、90 d的沉降析油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0.955、0.967,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离心析油率与芝麻酱的中位径D50、平均粒径Dav值也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2和0.913,但是与比表面积S/V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30.另外,对比了脱皮芝麻和未脱皮芝麻加工成芝麻酱的离心析油率和黏度,发现芝麻皮的存在可以提高酱体黏度而有利于稳定贮藏,降低离心析油率,综合来看,在焙炒温度220℃,焙炒时间20 min,磨酱次数3次,离心析油率为3.34%,该条件下加工的芝麻酱的离心析油率最低,稳定性最佳.
其他文献
为探究牦牛和犏牛生鲜乳中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种生鲜乳的16S rDNA V4区域,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97%的一致性共得到5516个OTUs,微生
为改善传统发酵鹿肉干品质和风味的缺陷,向复配发酵剂(无戊糖片球菌:木糖葡萄球菌:植物乳杆菌=2:2:1)发酵的鹿肉干加入一定量的鸡脂肪,比较不发酵不加脂、发酵不加脂和发酵加
酒体质量评价以感官鉴定为主,但感官评价易受人的身体条件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评价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建立以理化指标数据为依据的评价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可
The author finds out that good intentions alone are not enough when his attempt to be kind to an old man leaves them both feeling worse than before.In a certain
为降低苹果渣中展青霉素的含量,以一株对展青霉素有降解能力的黑曲霉FS10为发酵菌株对展青霉素污染的苹果渣进行发酵脱毒。以展青霉素降解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接种量、料水比、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四个影响苹果渣固态发酵的因素参数进行优化,然后利用响应面法筛选最优发酵条件,并对最优发酵条件下苹果渣发酵产物的营养物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接种量10%,发酵温度31ºC,发酵时间4 d,料水比1:3.2(g:mL)为黑曲霉生物发酵苹果渣的最优发酵条件,在此条件下展青霉素可被完全脱除。该验证结果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6
本文以牡蛎和纯羊奶为主要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干酪乳杆菌为混合发酵剂,发酵制备牡蛎酸羊奶.以酸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
黄水是白酒酿造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将黄水用水以不同比例进行稀释,制成稀释黄水培养基(黄水为唯一营养源,不添加任何外源营养成分),在不同稀释比
高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新的学校面对新的环境,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特别的新奇和关注。师生初次见面的第一堂课,我们常常称之为“见面课”,学生会有强烈的好奇和期待,如果第一节课,教师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就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开个好头;反之就会给以后的教学造成困难,由此可见,学生对于老师的第一印象即“见面课”是非常重要的。 一、开场白——先声夺人 我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地走进课堂,学生以充满好奇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