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是官场大忌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55666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才子张溥的哥哥是工部尚书,但庶出的身份使得年幼的张溥在张家很不受待见。更痛苦的是,老爸留下来的家产也被哥哥全数夺去。
  别人越是瞧不起他,张溥就越要做出成绩给别人看。于是,少年张溥发奋读书,甚至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冬天手都被冻裂了,他就端来一盆热水,浸暖双手后继续抄书。自残式的刻苦让少年张溥成为当地著名的学霸。
  崇祯三年(1630年),张溥和好友一起参加举人考试,牛刀小试,便初战告捷。第二年,张溥和好友再次参加殿试,好友为榜眼,张溥则被选为庶吉士。
  按当时的规矩,新进士试卷要印发天下,作为《高考满分作文指南》之类的教科书供后来的举子们学习,序言一定要由导师来写,以示师生名分。可好友不请提携他的房师(明清两代,举人、贡士对荐举自己试卷的同考官的尊称)李明睿作序,而由张溥作序。这显然坏了官场规矩。李明睿很生气,要削掉好友的门生资格。按理说,张溥应该懂得其中的规矩,一开始就谢绝好友要他作序的请求,可他没有这样做,反而认为是李明睿妒忌自己。于是,刚进官场的张溥就和实权派李明睿闹起了矛盾。
  这时,首辅看上了张溥。在首辅的关照下,张溥顺利进入了翰林院。此时,作为一个刚刚进入政坛的新人,不管张溥的人气有多高,他聪明的做法应当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好好在翰林院历练,等待机会实现人生梦想。
  可狂妄的张溥差一点儿就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到翰林院上班,有个老规矩,新来的职员见到领导时要毕恭毕敬;开会时,也不能坐前排,只能老老实实地在角落里待着,聆听领导的训示。可在张溥看来,官场拼的就是人气、才气,而不是什么陳腐的资历。于是,张溥每次见到单位的前辈都不行礼,开会时也大大咧咧地坐前排。张溥的言行刺激了翰林院的前辈们,大伙就集结起来向内阁告张溥的状。内阁成员温体仁明确表态:“张溥有什么了不起的,既然他和同事搞不好关系,目无尊长,就让他卷铺盖走人呗!”温体仁的建议在会议上虽然没通过,但毕竟是给张溥敲响了警钟。
  张溥若从中吸取教训,及时调整心态,低调做人,或许还有缓和关系的余地。可张溥誓要将狂妄进行到底,于是,他私底下搜集了不少温体仁腐败的勾当,然后让好友上书参劾温体仁。
  温体仁很快得知是张溥在背后黑自己,非常生气。本来他就不喜欢张溥,准备将他踢出官场,要不是首辅护短,这个目标早就达成了。现在,张溥主动找茬,他岂能不还击?温体仁联手先前被张溥得罪过的朝廷大员李明睿,时不时地在皇帝面打张溥的小报告。崇祯五年,正好张溥要为父亲下葬,温体仁便堂而皇之地找了个丁忧的借口,将张溥踢出了京城。
  就在张溥回老家的第二年,温体仁坐上了内阁的头把交椅。张溥回到官场的希望彻底化为泡影。1641年,张溥在郁郁寡欢中,病死于家中,年仅39岁。
  像张溥这类眼高于顶、狂妄自大的才子,不懂得欣赏、尊重别人,更不愿意引为同道,于是也为同僚所不容,在一错再错中,难免会将自己推向官场深渊。张溥狂妄的性格实在不适合从政,被淘汰是早晚的事。
  编辑/梓童
其他文献
金太祖的孙子完颜亨性格直率,体力好,武艺高强。他的马球打得非常好,堪称天下第一,一个人可以对抗多个人。完颜亨的另一个绝技是扔铁链锤。有一次完颜亨陪同皇帝哥哥完颜亮去打猎,他把手里的铁锤远远丢出去,正好击中一只野猪的腹部,相当精准。另外他还可以挽强弓,完颜亮任命他为右卫将军,赐给他一张劲弓,完颜亨试了试,很不客气地说:“这把弓太软了,根本没法用。”  这种大实话惹得完颜亮很不高兴,更让他对完颜亨的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用这句话来诠释部分唯利是图的商人再合适不过了。但是有人打破了世俗的定义,他就是晚清富商张振勋。  1840年,张振勋出生于广东,因家贫,年仅13岁的他便辍学到处打零工。185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振勋跟随一位华侨乘坐上了去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船只。  不幸的是,到了那里,没有一家工厂愿意录用他,他们用蹩脚的中文讥笑张振勋:“你来自那个遥远的东方、被称为纸
宋仁宗时期,西部边疆骚乱,主帅在战争中阵亡。战事传回京师,朝中大臣议论纷纷,说是朝廷派去监军的宦官插手指挥,扰乱了主帅的部署,才导致不幸。大家上奏要求對监军太监治罪,还请求宋仁宗废除宦官做监军的惯例。  得力主将的牺牲让宋仁宗很痛心,他采纳了大臣的意见,下诏将监军斩首。而对于废除宦官做监军的制度,仁厚的宋仁宗犹豫不决:斩了一个,已经起到震慑效果,再取缔监军职务,会让宦官们寒心。无奈,宋仁宗只好向宰
1894年10月的一天,湖南株洲某村,一个女婴的诞生让一户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官宦人家喜气盈门。虚弱的母亲脸上挂着微笑,但这微笑中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她望着女儿稚嫩的脸,心里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男孩啊!  这家的男主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历任云南、山东、安徽财政厅厅长的袁雪安见女儿生得眉清目秀,便给她起名袁昌英,又见她眉宇间有股英武之气,希望她长大后像花木兰一样以家国为怀、有所作为,便将
《水浒传》中,鼓上骚时迁与杨雄、石秀在奔向梁山集团的路上去偷祝家庄的鸡,因此被庄户擒住,引发了梁山三打祝家庄。时迁看起来只会干些见不得光的事,其实,他也很有表演才华,是当之无愧的影帝。  朝廷派遣大将呼延灼去跟梁山集团抢地盘、争生意,摆下了连环马,使梁山集团连连败阵。汤隆提议,他有个姑舅哥哥徐宁会使金枪法、钩镰枪法,可以破呼延灼的连环马。汤隆献计先偷走徐宁家的祖传宝贝雁翎砌就圈金甲,“包办赚他上山
美国数学天才约翰·纳什年仅24岁就担任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助教,加上他1米85的身高、贵族一样的英俊脸庞,“他就像是数学系的黄金单身汉,年轻有为,前途无限,而且非常帅”,他的才华和魅力令学生艾丽西亚深深迷恋。  作为麻省理工学院里为数不多的两名女生之一,艾丽西亚美丽优雅,在学生中非常惹人注目。她的梦想是成为居里夫人第二,渴望和一个优秀的人结婚,共同续写居里夫妇的传奇。年轻英俊、才气逼人的纳什无疑能满足
陈蝶衣是中国著名填词家,一生创作的歌曲作品超过三千首,代表作有《凤凰于飞》《南屏晚钟》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陈蝶衣曾是一位杰出的报人,二十多歲就名满天下。  1907年,陈蝶衣出生在江苏一个书香人家,父亲是前清秀才,清朝灭亡后,陈蝶衣的父亲先是在家乡教书,后来应聘为上海《新闻报》的书记员。父亲养家不易,陈蝶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时他正念国中,每逢星期天便到报社帮助父亲抄写东西。陈蝶衣的字很漂亮
朱元璋称帝的第七年,京郊某个书生连夜温书,忽然看到田间火光四起,看多了《神仙传》的他马上意识到,这是在闹宝贝,于是仗着胆跑去做了个标记。次日平明,书生还真在草标之下一尺左右挖到了一块数百斤重的“巨银”。凭他一人之力,显然无法取出,只能去村里雇了18个人一起来挖宝。  结果不出意外,众人因分财不均,闹上公堂。鉴于银子上刻有“广积”字样,一看便知是大内库银,官员们只能上报皇帝亲裁。吊诡的一幕发生了,往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王延钧没什么大志向,满足于吃吃喝喝,但福建一隅地薄物少,除了鱼虾管饱,其他方面总是捉襟见肘,王延钧为此很是头疼。不过,他很快发现了“理财高手”薛文杰,并将他提拔为财政部长来解决这个难题。  薛文杰的办法很简单,既非开源,也非节流,而是吃大户,把地主家的余粮全部搬进国库。他派人四处查访土豪、富人,然后随便找个罪名将他们的财产充公。这么个搞法,地主被坑,贫民更穷,只便宜了王延钧,
康乾时代号称盛世,虽没出过什么名臣,却有不少清官。以往的清官,一般是以公正廉明著称,但康乾时代的清官,最主要的表现却是苦行僧范儿、寒酸味儿。  被康熙誉为廉吏第一的于成龙,身为一方大员,每日糙米青菜,一年到头都不见个肉星儿。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赵申乔,都做到一品大员左都御史了,依旧布衣蔬食;儿子被上司举报贪赃,牵连到他,来家抄查,查出来的都是破衣烂衫,连件像样的朝服都没有。  另一位清官汤斌,